全球社區網

06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日本 「見舞金」發放 細心安排見尊重

「見舞金」發放 細心安排見尊重

E-mail 列印
日本東北地區今年3月11日下午發生芮氏規模9.0強震,當天慈濟日本分會即成立了協調中心,開始各項因應與籌備;災後近三個月,為了6月9日至12日的岩手縣釜石市和陸 前高田市兩市五地慰問金發放,更於5月下旬起,每天緊鑼密鼓地展開事前演練,期許大家務必要做到環環相扣,不出絲毫差錯,並避免造成對鄉親們的二次傷害。

◎用心準備見舞金

此次發放,除了承擔交通安排之外,也協助核章給付組這片福田,由於戶數眾多,每天發放一至二千多戶,故時間緊湊,每戶要在一分鐘之內完成作業,因而請慈青們將名冊上的頁數 和序號先填寫在罹災證明書上,以方便核章組迅速找到該戶資料,並經核對確認之後,再請本人或代理人簽名蓋章,然後承擔給付的師兄師姊便以最恭敬虔誠的心,代表上人致上來自 全球五十多個國家所募集而成的愛心,也就是所謂的「見舞金」,是屬於因應急難時以現金發放,在日本稱做義援金的其中一種說法。

見舞金都裝在一個簡潔素雅、摺疊而成的封套中,開啟後是上人寫給鄉親的日文慰問函,將左邊附上的慈濟志業簡介抽出後,即可自鏤空的菩提葉形小窗確認金錢,據金發師兄表示, 這全都是經過上人多次參與設計,並親自簽名精心製做而成的。

慈濟一向把握因緣,遇事就快速因應,此次東日本大震災及海嘯,又加上福島核災,造成前所未有的複合性大災難。若非慎重考量現實的安全問題與種種因應對策,國際賑災團應早已 成行;儘管困難重重,慈濟的百人賑災團隊仍不畏艱鉅,前往災區膚慰。

◎環環相扣不馬虎

6月9日發放第一天,早上七點結合來自台日澳等地的整齊隊伍就抵達了釜石市Sea Plaza會場,而數十位鄉親早已依序入座。做完各種準備,師兄師姊各自定位,經過最後 一次現場演練等等,一切安排就緒,為免讓鄉親久等,便決定提早發放。

從問安、核對、填表、蓋章、到說句祝福話語等等,要在一分鐘內完成,還真考功夫;又聽到排隊人龍由二樓等待區迂迴延伸到一樓展示區,甚至迤邐在豔陽下,真不忍讓鄉親苦候, 志工們提神、專注、加快,讓一切完備。從就位開始作業後,到站起來時已過中午,感恩慈青抽空過來遞水。

從一對對愁苦的眼神裡,讀出了人生的無常;看著眼前顫抖下筆的雙手,體會到別離苦的傷痛。志工以最柔和的語氣,傳遞一份真誠的關懷,誠心期望能為每一位分憂。

依照日本法律,災難失蹤人口一般在六個月後才會宣布死亡,這次的大災難為了讓亡者靈安,讓生者早日重新起步開展新的生活,特別決議短縮為三個月;就在發放第三天,震後三個 月的那一天,6月11日下午兩點四十六分鐘聲響起,全場一同默禱後,隨即慈濟日文(祈禱〉歌曲齊聲祈福。果真從這一刻起一絲期望將隨之幻滅?又或新的人生從此就能毅然決然 展開!歌聲飄揚,合著鐘聲持續鳴響,心胸一緊,兩眼熱淚潸然而下。

◎連月忙碌忘不安

6月12日,全體志工會合於高田小學進行最後一天的發放,一早有志工就先定位在操場的階梯上,為鄉親或扶上攙下、或問安道別,並看著鄉親憂容不安而來,但歡顏開懷而回。在 雨後天晴,微微吹著涼風的松蔭下,放眼望去盡是一片連綿至海岸的廢墟,景物已不在,人事亦全非,而遠邊那已然平靜的藍藍大海,真會是無數次出現在電視畫面上那鋪天蓋地、翻 湧而來的黑潮惡水嗎?

在志工扶著一位八十多歲老太太上階梯時,老太太紅著雙眼訴說著她的境遇,她生於斯、長於斯,也在這所小學念書,深愛這片臨海家園;邊說還邊回首,就是不明白為什麼在垂垂暮 年會遭遇如此巨變,一瞬間失去一切所有,悽苦之情溢於言表。等到她領取了見舞金,加上沿途的師兄師姊們親切又溫馨的關懷,在回程中認出攙扶她上樓的志工,讓她感動得拉著這 位志工的手一再道謝,還詢問有關慈濟志業的種種。

12日深夜一點,全體志工平安返抵分會,發放多天後,圓滿達成任務,而留守家園(分會)的師兄師姊們,早已準備好熱騰騰的烏龍湯麵及茶水相迎。慈濟人互相關懷、彼此體諒、 噓寒問暖、互道感恩,有如夜晚的星空,閃爍生輝。

13日,在臺灣師兄師姊前往羽田機場的送行車上,有志工很感恩王明德師兄和幾位法親為大家加菜補營養,師兄輕輕地回應:「一點小小的心意,也為大家壓壓驚。」曾幾何時,忙 碌的慈濟人,有誰還記得自己也曾因餘震不斷而惶惶不安過呢?

圖左 : 慈濟精心設計的見舞金封套和DM。[攝影者:慈涓]
圖右 : 日本志工接引臺灣師兄師姊,來到日本分會。[攝影者:慈崧]

圖左 : 長部小學體育館前,鄉親們整齊有序地排隊,等候領取見舞金(慰問金)。[攝影者:慈涓]
圖右 : 許引捷及金發師兄(左一起)在外場跟早到的鄉親們問候。[攝影者:慈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