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6月02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追尋佛陀芳蹤 法師布展弘揚正法

追尋佛陀芳蹤 法師布展弘揚正法

E-mail 列印
慈濟基金會舉辦「2024年佛誕浴佛・孝親感恩祈福會」,5月12日下午六點,於臺北中正紀念堂進行。浴佛大典結合「禮敬與感恩——慈善人文特展」,今年是第二年展覽。此次展出「回饋佛陀故鄉—傳續正法到佛國」與 「證嚴法師說故事—落實佛法在人間」二個系列。5月11 、12日兩日設置在中正紀念堂主堂階梯兩側,讓社會大眾可以認識佛陀期望帶給人間的教育目的,再進一步了解浴佛的意義,並且藉由法師親自為大眾宣說佛法,讓浴佛更有意義。

◎佛光普照 廣淨佛國

大地和風,祥雲繚繞,金色陽光從雲間灑落,彷彿佛光普照,在此莊嚴殊勝的靈山法會,眾人虔誠心念上達諸佛諸天聽,彷彿法華經文所述的境界,安住願力,廣淨佛國。慈濟五十八周年,今年浴佛以「共善信願行,蔬食護大地」為主題,並在主堂階梯下法師浴佛區塊,布置藍毘尼摩耶夫人寺遺址的場景,猶如法師就在佛陀故鄉浴佛,與佛同在。

布展區展示佛陀一生,由凡轉聖,帶領大家走進八大聖地佛陀足跡,讓大眾了解佛陀本懷,以及三節合一的要義。兩千五百多年前的古印度,佛陀在現於尼泊爾的藍毘尼無憂樹下誕生。在王宮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內心苦思生命的意義,決定別離王宮,經歷多年參學苦修之後,於菩提迦耶的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覺悟成道,並決心走入人群說法度化眾生。

然而佛法流傳二千五百多年,在尼泊爾、印度兩國,卻僅能透過一些遺址,才能找到當時的佛陀足跡。佛教在當地式微,除了是觀光勝地,佛寺、塔廟、佛像遍布之外,外圍環境落後衰微,人民生活依舊貧窮,食物、醫藥以及教育資源極度缺乏。

慈濟人追隨佛陀本懷,⾝體⼒⾏實踐⼈間佛法,繫緣濟苦。證嚴上人呼籲落實人間佛教,弘法利生,希望深受佛陀教法,實踐慈悲與智慧的慈濟人,能把佛陀正法帶回佛陀故鄉,以回饋佛國。於是,2022年4⽉慈濟志⼯踏入佛國,持續接⼒關懷至今,在佛陀的出⽣地藍毘尼及成道地菩提迦耶深耕,希望帶動⺠眾⼀起成為⼈間菩薩。

◎回饋佛國 續傳正法

「回饋佛陀故鄉」展出全球慈濟人以至誠之愛,回到佛陀的故鄉,在尼泊爾與印度,深耕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帶動村民,期盼能進而改善他們的生活,啟動在地人的力量,行佛陀正法,自利利他,讓正法在佛陀的故鄉永恆傳續。

真善美志工朱秀蓮導覽時分享,去年六月她到菩提迦耶承擔紀錄,感受到我們能生長在臺灣實在是太有福了!在當地從出門到勤務結束,三、四小時都無法上廁所,四、五月高溫攝氏四十多度,非常炎熱。上人說:「苦難的人走不出來,有福的人要走進去。」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慈濟志工在當地從慈善開始,提供物資、營養品、義診、健康檢查及教育等。當地大多都是低種姓百姓,慈濟人開始穿街走巷串起愛,更鼓勵他們力行竹筒歲月的精神,每天存五毛錢,存一把米,就如同貧婆布施一樣,就算再苦的人,都要鼓勵他們還是可以手心向下付出。但翻轉佛國,需要更多本土志工,所以要接引本土志工,要讓菩薩從地湧出。最後她希望大家知福惜福、多造福。

志工林靜君導覽時分享,翻轉佛國要四管齊下,從慈善、醫療、教育、人文著手,從去年三月到今年三月屆滿一週年,其中教育部份,慈濟教聯會志工進校園教英文、靜思語,發覺兒童的頭蝨問題很嚴重,從檢查指甲、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開始,給予衛生教育。當地婦女地位低落,沒有自主權,不允許自由外出到較遠的地方,志工成立縫紉班,請她們縫製福慧環保袋,讓婦女可以自力更生,也教靜思語。當地居民很感恩慈濟人可以幫助低種姓的村民,因此很用心學習,讓志工覺得很感動。志工每週七天無休息地去邀約村民來職訓班學縫紉、電腦和英文,現在也邀請他們浴佛及為父母浴足。志工用身教、言教來帶動村民的同時,都可以感受到村民的用心與認真學習的態度。

◎真實佛法 落實人間

西方精舍釋禪戒法師連續兩天不畏烈日,在佛陀足跡展導覽說法。法師告訴大家,上人所說的佛典故事裡,文殊菩薩用讚歎法門,接引迦師那國的國王和人民聽聞佛陀說法,使佛法在該國慢慢普遍、昌盛。上人用此佛典故事告訴大家度眾的智慧,如靜思語「柔和的語言能啟發人心最大的力量,要彼此讚歎、相互感恩。」以及貧婆一無所有,但卻願意布施一小塊衣角的故事,讓大家了解「布施不一定要有錢,但一定要有心!」

法師分享,上人用遙遠的佛典故事,來告訴大家佛法是可以落實在生活中的,例如:愛心商店放置愛心竹筒,慈濟志工用溫言暖語讓商店認同這樣的善舉,而同意在店裡放置愛心竹筒,所以到目前為止臺灣有二萬多家商店響應此活動,一點點的善心、零錢,就如同善的種子種在土裡,終會發出善芽、種出善果,成就一方善地,可以減少很多災難,慈濟志工推廣佛法時用善巧方便,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之中。

莫三比克在2019年伊代風災重創當地,慈濟人去賑災,並教授農耕技術,因為要擺脫貧窮,唯有布施,但布施不是有錢人的權利,只要有心就可以。志工教當地居民開創大愛農場,陽光、雨水、土地都是免費的,種出來的蔬菜,除可以溫飽自己,還可以幫助貧苦的人,這是濟貧教富。

因為今天氣象預報將會下大雨,法師出門前跟佛菩薩祈求,希望今天的法會圓滿,與會大眾都能法喜充滿,滿心歡喜,法會圓滿之後再降雨,因為這是一個因緣非常殊勝的日子,大家齊聚一堂共同發心成就善法會,真的是讓善法能透過慈濟的演繹,讓大家能攝受,讓善法深植人心,是一個非常吉祥的事情。

法師讚歎說:「慈濟都能將佛法的精神落實,發揮在日常生活中,即使是非常細微的事情,都發現慈濟菩薩非常用心,不僅在法會上展現,同時也回饋到日常生活之中,並帶回到生活影響周圍的人,讓善法能普及,這就是我們推廣佛法很大的一個動力。」

◎事理印證 藉事顯理

圓通佛學院釋清玄法師敘說難陀戒除驕奢的故事,佛陀的弟弟難陀,常穿奢華服裝向貴族化緣,求得高級食材,引起非議,經佛陀勸說要改變習氣後,依教奉行,住墓園、著破衣向窮人乞討食物,體會惜福的意義並守規矩修行,這就是證嚴上人所說的靜思語「凡事以我為大,難走入人心;縮小自己到幾乎看不到,才能讓人心中有我。」正如志工上街頭募心募愛,放下身段、縮小自己彎腰鞠躬行禮,以誠懇心、柔軟心來付出愛心。

法師分享,佛陀開示掃地有五功德,一是自心清淨,二是令他人內心清淨,三是諸天歡喜讚歎,四是植下來世相貌端正莊嚴的善因,五是命終往生天界。法師說掃地掃心地,要以歡喜心來掃地,以身作則、以愛待人,才能帶動團隊合作。

法師第一次參加慈濟的浴佛盛典,很開心、很法喜,來之前很專注將佛典重新溫故知新,法師認為其實佛陀所講的法,都離不開生活,尤其是佛典故事,掃地的功德對所有人都受用無窮,讓每個人掃地時,心裡都很歡喜,不會邊掃邊起埋怨。他期許,大家要修心養性,要把自己過去累積不好的習氣改掉,尤其出家眾,很多不好的習氣也是需要繼續努力的戒除。

法師看到慈濟人將上人所教導及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不願意走出來,囤很多物品在家,造成經年累月的髒亂沈痾,法師覺得慈濟人很了不起,不畏辛苦去幫忙清掃,一次、兩次、三次很有毅力跟屋主溝通。屋主自己本身不知道是處在又髒又臭的環境,可是慈濟志工願意放下身段去幫忙,尤其很多是老闆、老闆娘,事業很成功,仍為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打掃,這種心讓人很敬佩!法師感嘆說,連我自己都做不到,可是你們願意放下身段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很了不起,臺灣有慈濟真好!

◎用心聞法 自省其心

會眾葉若冰印象很深刻的是「掃地五功德」的佛典故事,因為前兩天在做福田,她非常認真的掃地、做得很開心,一心只想趕快掃乾淨,每一個位置都不能疏忽,完成後有位志工讚歎說:「我發現你做得好認真,真的是菩薩。」她心裡當時很意外,因為她只是想做好一件事情。而今天聽到法師分享,沒想到一個掃地會是這麼好的功德,讓她覺得很開心,對她來講是個很大的鼓勵。

有次葉若冰和志工上街頭為賑災募心募愛,有位陌生婦女,只因她穿著慈濟制服,就請她原地等候,回家拿了好幾萬元的善款,要布施幫助災民,葉若冰感到社會大眾對於慈濟人誠信的信任,她覺得能付出真的非常榮幸、也非常感動!她回想到浴佛時祈禱和回向時,感動和眼淚就冒出來,心裡就無限的歡喜,希望自己所發的願能上達諸佛聽。

今年正參與慈濟志工培訓的蔣瓊姿,前幾天曾來幫忙貼地標,雖然身體很累,但今天還是很高興地來參加佛陀足跡展,法師們為布展弘法,她專注聆聽,學習到很多,體會要感恩父母恩,孝敬父母,用自己言教、身教,讓孩子有好的學習典範,受到良好的教育,孩子自然會乖巧、家庭和睦,未來能回饋、服務社會;以及即使掃地也要用心,掃地猶如掃心地,自淨其心。

平常每週三她會邀請朋友到家裡一起參與讀書會,今晚她還邀約五位朋友一起來浴佛,她每年都很期待、也很快樂,可以共聚善念,把祈禱的功德擴揚出去,她也希望能圓滿志工培訓,得到證嚴上人的授證。

證嚴上人教導慈濟人,依教奉行,依佛陀的法脈精神在人間力行慈濟菩薩道,期待所有人也因此與佛結緣,追隨佛陀教法與足跡,實踐「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

圖左 :圓通佛學院釋清玄法師分享佛陀開示掃地有五功德,掃地也要清掃自己的心地,會眾都覺得很受用。[攝影者:吳雪慧]
圖右 :圓通佛學院釋清玄法師看到慈濟人將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放下身段助人打掃髒亂的住家,讓人讚嘆。[攝影者:吳雪慧]

圖左 :西方精舍釋禪戒法師連續兩天不畏烈日,在佛陀足跡展導覽,闡釋布施不一定要有錢,但一定要有心![攝影者:吳雪慧]
圖右 :釋禪戒法師分享,上人用佛典故事告訴大家佛法是可以落實在生活中的,讓愛心商店認同這樣的善舉。[攝影者:吳雪慧]

圖左 :志工朱秀蓮導覽分享,去年到菩提迦耶承擔紀錄,感受到長在臺灣實在有福,希望大家知福惜福、多造福。[攝影者:林瑩欣]
圖右 :志工林靜君導覽分享,翻轉佛國要從慈善、醫療、教育、人文著手,並讓他們養成良好衛生習慣開始。[攝影者:林瑩欣]

圖左 :會眾葉若冰(著白衣者)印象深刻「掃地五功德」佛典故事,讓她覺得很開心,對她是個很大的鼓勵。[攝影者:吳雪慧]
圖右 :今年參志工培訓的蔣瓊姿,專注聆聽法師們為布展弘法,體會要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用言教身教讓孩子有好的學習典範。[攝影者:吳雪慧]
圖左 :各界諸山長老、法師虔誠禮佛足,用最清淨的心接法香,自心虔誠薰法香,並感念佛恩讓法水洗滌心靈。[攝影者:陳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