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大愛引航 從善出發

大愛引航 從善出發

E-mail 列印
「我的教育理念,是啟發孩子的善性,這個善性,是所有辦教育最重要的東西,而啟發善性要從那裡來呢?老師自己本身要有善念,你才能啟發孩子的善性。」內壢國中林祺文校長相信啟發孩子善心,孩子的品格及對人對事自然 正確。

「大愛引航‧品格學堂」2019年桃園區暑期教育研習營,8月10日第一天上午邀請內壢國中校長林祺文,來分享將慈善融入教育的經驗,豐富的內容,吸引現場學員與工作人員共一百九十位專注凝聽。

◎啟發善念 最為價值

林祺文分享,因為李文義老師而認識慈濟精神,當李文義提議晚上去家訪看學生,他說好。李老師說,去夜市把學生找回來,他也說好。他說,校長不是領導者,而是跟隨願意做事的人。老師想做的事,他都支持,並走在前面。內壢國中有很多老師願意做好事,他看見一群人無私為社會,為孩子付出,這是讓他感到最美的風景。

林校長也分享,在校園裡當他彎下腰撿垃圾,孩子會說:「校長我來撿。」他也帶領孩子去冒險,登大霸尖山、奇萊山,讓他們知道努力可以達成。聽到有孩子問老師:「兩百元如何過一週?」校長和老師成立食物銀行,讓孩子們安心就學,並保護孩子,讓孩子下課才來領取,並讓孩子擔任志工,自主管理食物銀行。校長表示,要投入言教、身教、境教、自教去啟發孩子,這是他辦學的理念。

在新竹擔任大愛媽媽的楊瑜玲,聽完林校長的分享,讓她很感動,校長看見了每個孩子的價值,不是只有讀書第一才對社會有幫助;讓孩子活出生命價值更重要。校長也提到,有這麼多有愛心,願意付出的主任和老師們一起規劃,讓孩子參與,雖然過程辛苦,但是回頭看這麼多人一起付出、支持,認為這就是整個國家的希望,也看到人文素養,是最有價值的地方,讓她很佩服。

教職退休後擔任大愛媽媽的邱玲美,聽林祺文分享後,她覺得善會開花,因為她接引李文義到慈濟教聯會,李文義又帶校長認識慈濟,兩人共同在學校推展慈善教育。一個學校如果校長願意支持,就能帶動學校老師跟進,如此善的循環就有如花開一樣接續不斷。

◎分站教學 教案演練

活動來到下午的分站教學,一百一十四位學員分成三組,分別帶往三個分站教學站,每一站進行教學三十分鐘,第一站為「讓愛非揚」、第二站「震耳欲聾」、第三站「勇闖黑森林」,依照三種不同教案,帶領學員進行實際教案演練。

第一站「讓愛非揚」靜思語教學,由劉美嬌及黃春子老師,負責向學員們展示教案,首先由劉美嬌老師敘述2019年3月熱帶氣旋伊代兩度登陸非洲東南部,造成莫三比克、辛巴威、馬拉威嚴重洪災。受災母親慌忙逃命並爬到樹上產子,以及眼看親人被洪水沖走失去性命等。希望能將這個教案帶到社區啟發孩子們的善行善念,長養慈悲心,讓大家把愛帶到非洲去。

課程設計成四段,第一段體驗以一公分鉛筆與一小張紙片,坐在地板上沒有桌子,寫一句靜思語或感恩的話,親身體會窮苦國家,小朋友連一支筆、一張紙都無法擁有的情況。當下大家懂得知足,希望擁有一隻正常的筆就好了。第二段講述故事,觀賞「樹蔭下的課堂」影片,莫三比克一群小朋友以大地為紙,樹枝為筆,樹下克難的學習,如此的匱乏。以及講述「曬書的小女孩」將被水淹濕書本攤開曝曬,珍惜擁有讀書的機會。

故事講完之後的省思,是向學員提出四個問題,最後帶入結語來傳達靜思語「知福,惜福,再造福」。講師希望學員將教案帶回學校,或社區讓孩子們知道,自己一個小小行動及善念,就能成為別人生命中的一盞亮光。

擔任大愛媽媽的戴郁婷感動哽咽,想到小朋友用那麼短的鉛筆寫字非常不捨,因為自己本身也是非常喜歡書寫,所以那樣的景象讓她覺得非常震撼。雖然她的孩子已經是高中生,回家後也會將今天所見所學傳遞給他。對於她的學生,她認為除了讓孩子看影片外,需要研究如何讓孩子感同身受,而不會流於口頭形式。

在楊梅親子成長班擔任隊輔的張芷瑜,表示無法想像世界的另一個角落,居然有人在曬書,在看到「曬書的小女孩」才發現孩子對知識的渴望,生在臺灣的我們是如此的幸福。她回歸社區後會將課程體驗與孩子們分享,期望能啟發孩子的善念,進而幫助別人。

◎體驗學習 境教深體悟

第二站「震耳欲聾」,將學員分組,一組抽籤背一句話,並蒙上眼罩。另一組在原地不動,依抽到的紙條指示,大聲或小聲地反覆念,讓戴眼罩的學員循聲找到自己那句話。遊戲結束,有少數幾對沒有找到對方,分析原因之一,大聲容易配到,小聲容易被忽略。

站長廖惠美老師問沒有配對到的學員陳朝燕,如果有人習慣大聲強勢,會覺得怎麼樣?陳朝燕回答會反彈。老師續問,如果是為你好而大聲說話呢?陳朝燕猶豫一下,回答仍會反彈。這讓她反省到自己在家是虎媽,對孩子應該輕聲一點。學員陳秀琴在中壢擔任大愛媽媽三年,覺得這遊戲有團體凝聚力,回去可以帶孩子玩,也讓孩子學習說好話。同樣的好話,語氣不同,聽的感受就不同。

第三站「勇闖黑森林」一進場,地面上排滿了數字拼盤,站長林錦珍先行解說闖關的遊戲規則,假設模擬災難、地震發生時,志工團隊們一起通過地上的數字關卡,彷彿如同勇闖黑森林,團隊勇於突破困境,達到解救災民的任務。

全員分兩組同時出發,一次一個人行走一格,走錯路就回到原點,換另一位前進,學員們記住不要重蹈覆轍,走在森林裡正確的道路下,拼出十個對的數字,背面有主軸字卡,就是拯救地球的「武功祕笈」。待全員過關後,排列組合成一句靜思語,全員一起大聲念出,就能解救災民。

「20號我踩過了,不要再踩了,27號沒踩過,30號是錯的……」團隊學員七嘴八舌地不斷下指導棋,讓行走的人總是舉步維艱,戰戰兢兢。經過二十分鐘的激烈行進,最後其中一組成功闖關,團員並齊念靜思語「傷在他的身,痛在我的心」完成闖關,最後由站長邀請學員們分享闖關心得。

學員曾細菊分享,過程中要勇於嘗試錯誤,團隊合作分工記憶,是成功的關鍵。來自蘆竹親子班的吳雙環分享,透過遊戲中體悟,大家都一直把時間耗在走對的數字,沒有思考去嘗試走其他數字,如同平常做事,總是堅持自己所執著的盲點,而忽略了去嘗試換個想法,闖關中讓自己學到要勇於嘗試,才能得到不同的境遇與學習。

同在錯誤中學習的劉美鈴分享,她的組員將地面數字平分左右三排各自進行,但最終沒能成功闖關,因為每個人意見不同,缺乏橫向的溝通;應有一位領導來指揮大家,其他學員則努力配合,如此將能迅速達成目標。而陳玲僖則分享越接近成功的時刻,心情則變得更慌亂,領悟到自己的不夠冷靜,這使她學習到,越是緊急時越要冷靜、謹慎,方能準確達成目標。

「不斷失敗,就會成為成功的養分。」最後站長回饋,此次營隊的籌畫,因為颱風來襲,導致籌備工作不斷地變化更改流程,所幸大家有一位很棒的領導,很穩定的坐鎮指揮,讓團隊成員很安心,跟隨著領導者的腳步,能很順利的進行,迅速圓滿完成。

當學員都沉浸在創意思考中,美好時光過得特別快,第一日的課程已到尾聲,在學員長的叮嚀聲中,全體學員帶著滿滿法喜賦歸,期待明日繼續能量的補給,為品格教育撒下一顆顆良善的種子。

圖左 :8月10日第一天上午邀請內壢國中校長林祺文,來分享將慈善融入教育的經驗,豐富的內容,吸引現場學員與工作人員共一百九十位專注凝聽。[攝影者:洪雪梅]
圖右 :「震耳欲聾」學員們依循聲音尋找配對,讓戴眼罩的學員找尋自己那句話。活動可讓孩子學習說好話,同樣的好話,語氣不同,聽的感受就不同。[攝影者:洪雪梅]

圖左 :站長林錦珍回饋,此次活動因為颱風來襲,不斷變化更改流程,所幸有一位很棒的領導,穩定坐鎮指揮,讓團隊成員很安心,終能順利的進行圓滿。[攝影者:郭林淑芬]
圖右 :「勇闖黑森林」假設模擬災難、地震發生時,志工團隊們一起通過地上的數字關卡,彷彿如同勇闖黑森林,團隊勇於突破困境,達到解救災民的任務,藉此學習團隊精神。[攝影者:郭林淑芬]

圖左 :學員劉美鈴分享,她的組員將地面數字平分二隊各自進行,但最終沒能成功闖關,因為每個人意見不同,缺乏橫向的溝通;她省思後覺得應有一位領導來指揮,其他學員配合,將能迅速達成目標。[攝影者:郭林淑芬]
圖右 :內壢國中林祺文校長分享,啟發孩子的善性,是所有辦教育最重要的,而老師自己本身要有善念,才能啟發孩子的善性。[攝影者:呂孟玲]

圖左 :「讓愛非揚」靜思語教學,由劉美嬌敘述莫三比克、辛巴威、馬拉威嚴重洪災,災民困境及親人失去性命等。希望藉此教案能啟發孩子們的善行善念,把愛帶到非洲。[攝影者:呂孟玲]
圖右 :黃春子老師帶領體驗一公分鉛筆與一小張紙片,坐在地板上沒有桌子,親身體會窮苦國家,一張紙無法讀書的困境,意旨要大家懂得知足惜福。[攝影者:呂孟玲]
圖左 :學員戴郁婷感動哽咽,對一公分鉛筆寫字的小朋友感到不捨;她會將今天所見所學傳遞給孩子們,讓孩子感同身受。[攝影者:呂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