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不分宗教齊聚愛 年輕人呼朋引伴來建檔

不分宗教齊聚愛 年輕人呼朋引伴來建檔

E-mail 列印
骨髓捐贈目前以周邊血捐贈佔大宗,血液患者所需要的「造血幹細胞」存在於骨髓、嬰兒臍帶血、以及成人週邊血液中。2019年8月11日上午汐止區慈濟志工舉辦「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建檔活動」,共計一百三十五位醫護 、慈濟志工、工作人員齊聚汐止秀峰高中,大家各司其職的在崗位上,現場共分為接待區、解說區、QR code填表區、覆核區、抽血區、器官捐贈諮詢區、結緣感恩區,迎接善心人士共襄盛舉。

活動中,貼心的醫護人員,詢問捐贈者是否有吃早餐,當知道沒吃早餐,工作人員趕緊提供包子果腹,醫護志工表示,前來驗血建檔要吃早餐再來,不要空腹,要多喝水,以免血液過度濃稠而抽不出血,造血幹細胞驗血建檔可以吃早餐,跟一般醫院抽血要空腹,是不一樣。

◎判死的痛 發願助人

炙熱的陽光,照耀大地,帶來第一位幹細胞捐贈驗血建檔的熱血青年,信奉基督教,任職於眼科診所的護理師楊牧曦表示:「幹細胞捐贈不像捐血一樣,可以在捐血車或捐血中心,隨時去隨時可捐,因此,當朋友告訴自己活動地點,就立馬上網查詢,趕來建檔,而且,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在臺灣只有慈濟在做,做得非常好,很讓人信服、沒疑慮。」

百忙中特別抽出時間前來驗血建檔的市議員廖先翔表示:「有能力幫助人,就要趕緊做利益人群的好事。」在建檔中,工作人員非常詳盡解說細節與流程,捐贈幹細胞好比捐血,猶如血液作定期的捐血輸送,它會再生,對身體不會有損害,尤其現今科技發達,技術又先進,若有損傷身體的例子,一定會被社會媒體放大報導,因為安全,所以幹細胞捐贈,是無疑慮的,廖議員期待也感恩有付出的機會,期望能早日配對上,實現救人的願望。

崇德國小家長會會長鄒佩樺談起生命時,不時哽咽、拭淚,曾在安寧病房任職一年,看盡生老病死,也帶著手錶、拿著聽診器,聽往生者脈壓和紀錄心臟停止跳動時間,他表示:「覺得生命從自己手上過去,那種『痛』的感覺很深,很難過,再加上自己的爸爸、阿嬤因癌症相繼離世,更加的心痛。」所以,鄒佩樺對自己承諾,有能力時,願意做幫助人的好事,學校家長會長,是做幫助學校健康的小孩,而當慈濟志工邀約捐贈驗血,就趕緊加入救人行列,為生病、不健康的人,盡一點可做到的力量。

◎克服心理障礙 配對機會增

已配對上,目前等待捐贈的受髓者張文彥帶著太太並邀約三位朋友加入驗血建檔活動。張文彥說:「我今天是以見證者出席,很感恩慈濟的資料庫完整,讓我能配對上和在經濟需要的時候,協助解困受髓者須支付的龐大醫療費用。」

雖然家人、朋友配對不成功,幫不到張文彥,但期望他們加入驗血建檔的行列,幫助等待救援的血液患者:「今年4月4日不明原因的發燒,趕緊到國泰醫院就醫檢查,確診是白血病,突如其來的無常,猶如被雷打到,不相信也不願相信的再到和信醫院再檢查,結果得到的仍是白血病。」一次次地化療診治,讓他身體難以負荷,也讓整個家庭陷入愁雲慘霧,就在絕望中,忽現一線重生曙光「骨隨配對」,沒想到居然在短短的幾個月中,慈濟骨髓資料庫幫忙配對上,他表示:「對自己而言是天大的福報,但緊接而來的醫療費用對家庭是一大負擔的考驗,幸得慈濟即時解圍幫忙。」張文彥以見證人身分向社會大眾呼籲及澄清,請大家踴躍加入救人的行列,血液病患需要大眾伸出援手和慈濟的經濟援助。

抽血會暈眩,第三次才抽血成功的陳勁宇說:「我是等待捐贈受髓者張文彥的朋友,他邀約參加驗血建檔。我看到血就會暈眩,因此我克服心理障礙,閉起眼睛,伸出手臂讓醫護工作人員抽手背,因手臂血管深,找不到又不好抽,雖然過程辛苦,但為了救人,我覺得值得。」陳勁宇太太也加入驗血建檔,她怕抽血,也忍耐撐過。

◎公司即道場 同仁響應建檔

公司即道場的金華山公司,參加造血幹細胞驗血建檔,已連續四年有餘,今也如同往年,在董事長楊清富的宣導邀約,有四位同仁參加。

同仁何心庭表示:「很感動終於可以幫助人,期待早日配對成功,大家觀念好像都停留在舊有觀念,捐贈幹細胞會很痛還有副作用,這些都是錯誤的想法,唯有自己去做、了解,才能清楚捐髓猶如抽血一樣,簡易又安全。」

同仁王偉明也表示,幹細胞捐贈驗血活動,在去年就想要來參加建檔,但因緣不具足,今年志工再告知有幹細胞驗血活動,因此趕緊把握機會加入,經工作人員解說後更加了解:「在抽血時看到自己的血被抽出,感覺猶如一股熱血是用噴的,熱血奔騰的感覺,深深覺得自己真的有做了一件好事。」二十七歲鍾明樺也表示,抽取十CC血建檔是件很容易的事,可以增加病患一個生存機會,期待可以配對成功,幫助血友病患者創造重生希望。

◎十八歲的生日禮物

年輕人呼朋引伴挽袖抽血建檔,他們有的剛滿十八歲,要給自己一份十八歲最好的禮物,有的是透過網路平臺,獲悉慈濟在汐止秀峰高中舉辦造血幹細胞驗血建檔活動,紛紛地從外縣市,桃園、三峽、新莊、板橋、宜蘭各地,乘車、開車的前來捐贈,還有一些是志工的孩子、親屬,也加入響應,他們共同的信念與目標「救人」。

五位正值十八歲的年輕人,他們分別是表兄弟和同學,救人心念相同,相約加入造血幹細胞捐贈驗血建檔,救人的行列,期盡一己之力,為引頸企盼的血液患者,注入重生希望和家庭的圓滿。

年輕的闕宇佑與王靖越是表兄弟,王靖越說:「驗血建檔竟能救一個人,感覺很奇妙,也感覺今天我做了一件好事,期盼能趕快配對上。」闕宇佑也表示,助人為快樂之本,剛好放假,就把握機會建檔救人。

聽了同學的分享,吳子杰表示,期望能收到我被配對上的訊息,達成救人的願望。阮佳聰說:「有機會幫助人,就要挺身而出,捐贈幹細胞是幫助人的一件好事,要勇於加入。」馮名謙也說:「能與同學一起加入救人行列,真好,期待趕快配對上。」

慈濟高中部畢業生黃律濟,今年考取慈濟大學醫資系,是志工李慧珠的孩子,凌晨才從馬來西亞文化交流回來,他一大早就偕同考取慈大傳播系的陳潔儒和表兄李宸翔響應骨髓驗血活動,黃律濟說:「這是給自己十八歲的第一份生日禮物,再疲累也一定要來。」

任職大愛感恩科技的姚成學,一早跟著人文真善美志工宋明章學習拍照,在拍照時,看到好多年輕人湧入驗血建檔,讓姚成學興起一股熱血,他表示,自己也是年輕人,別人可以做到,我也可以,因此於當下加入救人行列,讓配對機率提升,幫助血液患者多一分機會。

◎彌補來不及的遺憾

蕭智耀和張簡美玉夫婦住在三峽,從網路上獲悉慈濟在汐止秀峰高中舉辦驗血建檔活動,特地開車前來。夫妻兩人同歲,加起來剛好八十八歲,他們把握行善救人的機會,趕來建檔,他們表示,育有十二歲及六歲的孩子,志工隨即與夫婦預約六年後帶老大來建檔。

家住三芝的徐志宏在慈濟骨髓中心剛成立沒多久,就知可捐髓救人,因為工作忙錄一直沒有機會參與。直至專科同學白血病往生,才堅定認為自己一定要趕快加入驗血建檔。恰巧善解人意的妻子張靜於八月初經過汐止火車站,遇到在風雨中宣導骨捐的慈濟志工,並主動詢問和拍下驗血建檔活動DM,終於促成徐志宏一直掛在心中的願望。徐志宏說:「捐髓救人可造福他人。」他期發揮影響力,鼓勵朋友參與救人。

勇敢抽十CC血驗血建檔,為了救人,有愛的能量,就能克服一切,就算怕注射針、怕看到血,驗血建檔者均表示,「花一點時間能救人,我們將眼閉起來,頭轉向一邊或抬頭看上面,挽袖忍一下就過了。」

造血幹細胞的資料庫,是血液患者救命之庫,能多增加就是利益血液患者的配對,也是給病患一個活下去的希望,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何樂而不為?經全體工作人員合和互協的努力,為今日募集到八十支驗血建檔新資料。

圖左 :第一位驗血建檔的熱血青年,任職眼科診所護理師,信奉基督教的楊牧曦表示,幹細胞捐贈不像捐血一樣,可以在捐血車或捐血中心,隨時去隨時可捐,因此,當朋友告訴自己捐贈地點,就立馬上網查詢趕來驗血。[攝影者:宋明章]
圖右 :市議員廖先翔(後左)表示,有能力幫助人,就要趕緊做利益人群的好事。驗血建檔,猶如血液作定期的捐血輸送,它會再生,現今科技發達,技術又先進,幹細胞捐贈,是無疑慮的。[攝影者:黃銘村]

圖左 :崇德國小家長會會長鄒佩樺(中)談起生命時,不時哽咽、拭淚的表示,曾在安寧病房任職,看盡生老病死,父親、阿嬤離世,讓心很痛不捨。她對自己承諾,有能力時願意做幫助人的好事。[攝影者:吳珍香]
圖右 :已配對上,目前等待捐贈的受髓者張文彥,帶著太太並邀約三位朋友加入驗血建檔。張文彥說:「我今天是以見證者出席,很感恩慈濟的資料庫完整,讓我能配對上和協助解困須支付的龐大醫療費用。」[攝影者:宋明章]

圖左 :抽血會暈眩,第三次才抽血成功的陳勁宇說:「我是等待捐贈受髓者張文彥的朋友,他邀約參與驗血建檔,我看到血就會暈眩,因此閉起眼睛,伸出手臂讓醫護人員抽手背,雖然過程辛苦,但為了救人,我覺得值得。」[攝影者:宋明章]
圖右 :金華山公司參加造血幹細胞驗血建檔,已連續四年參加,同仁表示,抽血時看到自己的血被抽出,感覺猶如一股熱血在奔騰,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期待可以幫助血友病患者創造重生希望。[攝影者:宋明章]

圖左 :同學關係的闕宇佑與吳子杰以手機輸入資料。闕宇佑(右)說:「助人為快樂之本,剛好放假,就把握機會建檔救人。」吳子杰(右後中)說:「期望能收到我被配對上的訊息,達成救人的願望。」[攝影者:宋明章]
圖右 :從三芝來的徐志宏(左二)因同學白血病往生,因此他一定要趕快加入驗血建檔,恰巧妻子張靜於八月初經過汐止火車站,遇到在風雨中宣導骨捐的志工,主動詢問並拍下活動DM,終於促成徐志宏一直掛在心中願望。[攝影者:宋明章]
圖左 :任職大愛感恩科技的姚成學,一早跟著人文真善美志工宋明章學習拍照,於拍照時,看到好多年輕人湧入驗血建檔,讓他興起一股熱血,他表示,自己也是年輕人,別人可以做到,我也可以,於當下馬上加入救人行列。[攝影者:黃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