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南投 有願有力 許一個愛的世界

有願有力 許一個愛的世界

E-mail 列印
由無數志工付出心血建構的「南投願力館」預定於8月18日正式開展,10日開始已有團體預約參訪。11日,五部遊覽車載來二百一十一位中區見習培訓學員及陪伴的志工來到南投聯絡處參訪,南投志工熱誠迎接。

受限 於展館的空間,學員分成A、B兩個大隊,交叉進行展館的參觀及在佛堂聆聽南投志工分享;而參觀展館時,又以車次為一組,聆聽各主題館志工的導覽,讓參訪達到最高的品質。

「南投願力館」主題共分為「主題牆」、「法脈宗門綱要(大事紀)」、「慈善志業」、「醫療志業」、「教育志業」、「人文志業」、「愛在921館」及「環保人文館」八個部分;藉由照片、影音、文物具體呈現五十三年來慈濟的法脈源頭及宗門的重要足跡。

◎用心規劃 展館啟人心

走進「慈善志業館」,一張上人和印順導師的法照吸引學員李瓊妮的目光,回想起許多年前在臺中榮總醫院上班時,見過印證導師到復健科做復健,備感親切。聽了導覽志工陳景美的解說「一秒鐘 一輩子」海報,李瓊妮表示:「原來幾十年來上人就是本著印順導師的囑咐『為佛教、為眾生』奉獻一生,感觸很深。雖然現在才加入慈濟,但感覺這個大家庭很有正能量,所以我很喜歡,希望以後能夠跟隨上人行菩薩道。」

來到「教育志業館」,導覽志工吳秀銀指著海報上的字眼:「慈濟教育志業理念――教之以理、育之以德、導之以正,傳之以道」,說明上人強調教育的目的是要培育出正人君子,人類未來才有希望。

帶著小孩一起參訪的學員沈寧致心有戚戚焉。他覺得現在的社會紛紛擾擾,太多負面的東西,需要人人有多一點的愛和正能量。「我們可以從影響自己的和身邊的小孩子做起,把慈悲心注入他們的心裡,種下一顆顆善的種子,將來社會就會有更多的善和愛。」沈寧致的眼眸裡閃爍著希望的光輝。

在「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裡,處處可見以寶特瓶為素材的展示,以及吸睛的環保再生教育製程(一條龍)。當聽到導覽志工賴錦文講到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從2009年回收寶特瓶再生製作環保織品,至今年八月底已回收使用寶特瓶6億8773萬支,學員嚴錦堂無比讚歎:「大愛感恩科技公司將寶特瓶做成衣服、鞋子、毛毯等等產品,把寶特瓶回收作為一個最好的運用,對地球是一個很大的愛護。」

嚴錦堂敬佩證嚴上人對環保的注重,從1990年開始呼籲人人要用雙手去做環保,喚起世人對環保的重視,對地球有很大的貢獻。他也會牢記賴錦文的叮嚀:「寶特瓶最好不要用,如果一定要用,一定要做好回收。」

二十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在「愛在921館」的海報上看到地裂山崩、橋斷屋毀的災況,仍然令人感到怵目驚心。學員蔡佩如覺得人都是健忘的,時間久了,大家就忘了九二一的傷痛,「最近上人一直重申『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人、莫忘那一念』,今天參觀『愛在921館』更能感受上人的心,就是要由我們時時心存警惕,也要保持做慈濟的初發心。」

她說災難不一定什麼時候發生,所以平時一定要做好保護大自然,一旦災難來時,就要集合眾人的力量去幫助受災的人,撫平災民和大自然的傷痛。

◎熟能生巧 導覽入佳境

今天的導覽工作由埔里區的志工承擔,雖然事前努裡做準備,但因是第一次上場,人人都抱著戒慎虔誠的心情,他們利用早上學員還沒到的時間加緊演練。

接下導覽的工作,王基明的心情一則已喜,一則感到惶恐;喜的是可以跟無數參訪的會眾結緣,惶恐的是要如何把慈濟的精神理念分享出去讓會眾能夠知道。

礙於學員參訪的時間有限,每一館停留的不長,如何在豐富的內容中做取捨,在為第一車組學員導覽時,王基明覺得時間上不是掌控得很好,但經過一次又一次導覽之後,漸入佳境,掌控得宜。

「當我們在為他們導覽的時候,從他們的眼神或表情當中看到,似乎他們聽得懂我們的導覽,回饋我們的是點頭,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結束導覽後王基明的內心感到歡喜,但他覺得那還只是自己的感覺,「事實上還是要充實自己,從導覽當中就可以做一個反省和檢視,自己對慈濟的精神理念涵養有多少?」

◎募心募愛 有願就有力

當A大隊在展館裡參觀的同時,佛堂裡有志工的分享在進行。

首先上臺分享的是草屯和氣隊長許昆龍,九二一地震當年他擔任草屯炎峰國小校長,因慈濟援建該校,援建期間看到教聯會老師到學校來推動靜思語教學,以及慈濟志工來學校設茶水站,提供熱食、茶點給工地朋友吃,付出無所求的精神令他感動,而發願退休後也要當慈濟志工。

退休後他不忘當初一念的感動,化為行動,積極投入慈濟,陸續承擔社區親子成長班班主任、公關、人事等功能,勇於承擔、樂於配合。他說:「承擔功能是責任、是使命,也是修行。」「甘願做,歡喜受」,做慈濟,他做得滿心歡喜,他也期勉學員們一起付出。

接著由南投合心團隊彭秀蓁和南投區慈濟志工張美露依序上臺分享「募心募愛」。

「當年上人要認養五十一所希望工程時,有人告訴上人慈濟沒有錢,上人說:『我不知道錢在哪裡,但是我知道愛在哪裡?』」彭秀蓁問臺下學員:「愛在哪裡?」有人回答:『愛在心裡。」彭秀蓁接著說:「愛在每個人的身上,而且要付出行動,愛在心中口要開!」

「人人都希望遇到困難時有貴人相助,想一想,為什麼我們不當別人生命中的貴人?」彭秀蓁指出,截至六月底,僅僅南投縣,慈濟的長期照顧戶及居家關懷戶就將近一千五百戶,而且每個月都在增加中,這些善款要靠勸募。她強調募款是委員的本分事,募款可以啟發對方的善心,讓他有機會布施種福田。她呼籲眾人:「要勇敢開口說慈濟,當別人生命中的貴人,而且有願就有力。」

「在社區如何做志工?」張美露一上臺就問學員。她說:「募心募愛、募志工,多一位慈濟人,多一分吉祥平安。」她表示,「有願就有力」、「願大力大」是她在社區逢人說慈濟的動力。去年她募到一百二十戶、三百八十多位會員,今年募到三十人捐心蓮(一朵心蓮一萬元),贏得臺下熱烈的掌聲。

張美露向學員分享她鼓勵許多人布施植福而翻轉命運的故事,吸引學員專注聆聽。她感恩上人,讓她有機會到處分享,可以救人。「募心募愛不用怕,時時發好願,對自己要有信心,但心中一定要有上人的法,可以多看大愛臺。」

◎心念一轉 募愛勇氣增

聆聽兩位志工分享募心募愛,學員林奕妘覺得受益良多:「秀蓁師姊講到讓自己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這句話啟發了我,讓我可以突破心理的障礙,因為向人募款,是讓他有機會布施植福,就種下了一顆善的種子,我們也就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兩位師姊的分享,讓我在向人募心募款的時候,就比較敢勇於跨出那一步。」學員凃如蕾體會到愛還是要說出口,肯開口就有機會,勸募更多善款就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一趟南投願力館的參訪,學員們或感動、或受啟發,志工們期待他們能將這分感動化為行動,打開心門,在18日見習志工圓緣之後,繼續在慈濟道上付出一分良能,為世間注入更多愛的力量。

圖左 :長達整個廊道的「法脈宗門綱要」,以綱要的形式呈現出「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的精神理念。志工蔡鳳寶為眾人解說。[攝影者:廖迪恒]
圖右 :聽了「一秒鐘,一輩子」的導覽,學員李瓊妮才知道上人一生「為佛教、為眾生」在付出,感觸很深。她希望以後能夠跟隨上人行菩薩道。[攝影者:施金魚]

圖左 :「大愛環保科技人文館」裡,志工賴錦文解說「環保再生教育製程(一條龍)」,如何將回收而來的寶特瓶透過機器加工成環保毛毯及環保再生產品,學員感到神奇,專注聆聽。[攝影者:廖迪恒]
圖右 :「愛在921館」裡,志工曾麗玲透過模擬實驗,帶領學員觀察地下水多的地方,震動時會迫使水往上移動,房子瞬間下沉,感受「土壤液化」的嚴重性。[攝影者:廖迪恒]

圖左 :慈濟志工王基明表示,身為導覽人員可以廣結善緣,但一定要充實自己,透過導覽過程可以檢視自己對慈濟的精神理念涵養有多少?[攝影者:廖迪恒]
圖右 :慈濟志工彭秀蓁表示,募款可以啟發對方的善心,讓他有機會布施種福田。她呼籲學員要勇敢開口說慈濟,當別人生命中的貴人,而且有願就有力。[攝影者:廖迪恒]

圖左 :慈濟志工張美露以自己經歷鼓勵學員募心募愛不用怕,時時發好願,對自己要有信心,但心中一定要有上人的法。[攝影者:廖迪恒]
圖右 :學員凃如蕾(左一)專注聆聽臺上兩位師姊分享「募心募愛」,讓她體會到愛還是要說出口,肯開口就有機會,勸募更多善款就能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攝影者:廖迪恒]
圖左 :五部遊覽車載來二百一十一位中區見習培訓學員及陪伴的志工來到南投聯絡處參訪「南投願力館」,第二車人員在「主題牆」前歡喜合影。[攝影者:廖迪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