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環保大學問 親身做體會深

環保大學問 親身做體會深

E-mail 列印
走入靜思堂環保站映入眼簾的「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環保站載運著都少人的努力,回收了數以萬計塑膠、玻璃、紙電、鐵罐,希望能清淨在源頭,減少垃圾對地球污染。8月10日高雄三民區本館、鼎金社區的慈濟志工,為 了讓培訓志工,了解環保回收的整個分類流程,由培育幹事張玉梅帶領十位培訓志工,實際體驗回收分類。

◎環保大知識 樣樣都是寶

連日來時雨時晴的天氣,還是沒消暑一樣的悶熱,培訓志工是持戒與承擔的開始,「培,培養正確的觀念;訓,訓練自己堅定的道心。」

十位培訓志工來到環保站,首先是環保站長溫青雲分享,自己因為沒有唾液和淚液,全身多種病纏身,還是一樣認真做好她的工作,做了很多樣版讓更多人認識可回收及不不回收。「能上臺是給我機會,你們知道嗎?一個月回收的玻璃八十五噸。」

她拿出用紙板做的「瓶瓶罐罐、紙電、1、3、5、7」,並且解釋給大家聽,紙電危害最大,瓶:保特瓶、玻璃、鋁、鐵,1、是衣服,3、3C產品,5、五金,7、是其它IC板雨傘之類。一顆二十年大樹,可以吸收二十公斤的二氧化碳,製造十一公斤的氧,塑膠袋不用、少用、重複使用,什麼都不帶,回來都是袋。「來!舉起我們的雙手,愛護我們的地球。」聽完溫青雲講解,大家認識很多回收知識。

接著實地體驗首先從玻璃開始分類,由長期在這裡回收玻璃的志工溫進吉和八十二歲的吳見治來教大家分類。大家邊分類邊提出問題,他們倆一一解說,溫進吉每天從楠梓來,他和吳見治兩個人每天都來,因為沒來玻璃瓶就會堆很多,溫進吉說:「現在玻璃越來越多價錢又便宜,沒有人要回收,連廠商、各地回收都載來這裡。」他指著一堆紙箱說,這些都是裝玻璃的。

◎實做才了解 融入生活中

接著來到塑膠回收及紙類跟其他回收,有的培訓志工回收紙類,有的回收塑膠袋,不懂的實在很多,實際做了才知道,透過實地體驗,幫助大家回收的觀念,回家後先做好自家的資源回收,讓清淨在源頭,落實在每個家庭中。

培訓志工王淑連來學習回收,她覺得環保工作很神聖的,聽完溫清雲的講解,了解到環保分的很細,自己在家裡有分類但不知要分的那麼細,自己在晨光教學要把所學的教給小朋友,清淨在源頭每位小朋友可以分類的好,後端的回收就不用那麼辛苦,甚至影響及家人。

培訓志工吳佳惠很感謝上人設立了環保站,聽了溫清雲講解學到很多,經老菩薩們的指導也學了很多,見習時也有陸續來跟他們相處也很融洽。

培訓志工陳春櫻每天都看大愛臺,大概了解一些,見習時也來做塑膠回收,但聽了講解認識了更多。

外傳價錢好的都被慈濟回收走,其實到環保站看到的回收最多的是塑膠跟玻璃,它們是最不值錢的,沒人要的才送來慈濟。還好慈濟有效利用跟科技結合,塑膠發展出毛毯、衣服,毛毯是用於賑災。最感謝的還是這些環保菩薩,無論颳風下雨,過年過節一樣守著環保站,讓環保站永續的經營下去。

圖左 :溫進吉每天從楠梓來在這裡回收玻璃。[攝影者:劉家智]
圖右 :培訓志工王淑連來學習回收,她覺得環保工作很神聖的,聽完清雲師姐的講解,了解到環保分的很細。[攝影者:劉家智]

圖左 :培訓志工吳佳惠很感謝上人設立了環保站,經老菩薩們的指導也學了很多;見習時也有陸續來跟他們相處也很融洽。[攝影者:劉家智]
圖右 :不懂的實在很多實際做了才知道,相信實地體驗可以幫助大家回收的觀念,回家後先做好自家的資源回收,讓清淨在源頭,落實在每個家庭中。[攝影者:劉家智]

圖左 :塑膠回收及紙類跟其他回收,大家分散有的回收紙類,有的回收塑膠袋。[攝影者:劉家智]
圖右 :實地體驗首先從玻璃開始分類,由長期在這裡回收玻璃的八十二歲的吳見治來教大家分類。[攝影者:劉家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