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聽見老人心聲 打理居家環境

聽見老人心聲 打理居家環境

E-mail 列印
「我常常聽見她對菩薩講話。」大伯公廟打掃的志工周福興看見黃亮(化名)阿嬤經常到廟裡,在燒香拜拜後,一坐就是大半天;有時候,到晚上十一時許,阿嬤才慢慢走回家。這種不合常理的舉動,引起周福興的注意,他便報 請慈濟志工前去關心。

「神龕上菩薩只是一尊神像,龕底下的我們是人間菩薩,會動、會說話,聽見苦,就得趕快動員社區人力來幫助她;一人力量有限,人多力量就大。」周福興說起自己的想法。

◎人間菩薩 解阿嬤苦

馬六甲愛極樂高原社區一間單層排屋前,擺放一張供著水果、小餅乾等祭品的桌子。「阿嬤!阿嬤!你係度嗎?(廣東話)」志工李敏珠(慈沛)打開嗓子往屋裡喊。不久隨著應聲,一蒼髮身影,笑瞇瞇地出現在眾人面前。李敏珠鬆了一口氣,對同伴說:「幸好,她在。」

七十八歲,患有膽固醇、血壓高、青光眼,獨居的黃亮阿嬤,除了到廟裡拜拜、逗留,她也經常到茶餐室、涼亭,聽一群長者聊天,從不插話。茶餐室老闆和食客對她很熟悉,不僅讓她賒賬,也有人代她「買單」。

慈濟志工接到個案通報後,在2019年5月便登門拜訪黃亮。志工們發現她家物品不多,但雜亂無序;塵埃厚積有異味,外食餐盒堆積在洗碗槽;浴廁浸放著一桶桶的衣服,滋生蚊蟲。

之後,李敏珠連續探訪,三個月來,她發現曾有慈善團體和鄰里幫忙阿嬤打掃居家環境,但是維持不久又恢復原狀,尤其屋前、屋後雜草叢生。不忍老人家無力清掃,李敏珠計劃先解決屋前的雜草與老人家安全問題,再動員為老人家整理環境。

◎志工動員 內外整理

志工於8月6日下午,開始為阿嬤整理家園。徵得阿嬤的同意,志工余根財(惟瑳)在樓梯旁安裝扶手,再從屋內到屋外拉電線,並將為她準備一部二手洗衣機,以減輕老人家的勞力運作。

隔天一早,志工們陸續前來為阿嬤清理家園。志工陳溫漢(濟楙)帶著自家的割草機來清理雜草,並清除屋子前後被雜草掩蓋的粗壯樹木。

8月11日,社區動員二十人左右,開著卡車、帶來工具,進行整理、清掃、修繕及美化工作。一群人除了志工,還邀得專職水喉匠、獎助學金學生、照顧戶孩子齊來幫忙。

斯文安靜的學生黃桐(化名),首次除草,握著志工遞過來的鐮刀,有點手足無措。眼見其他志工把雜草慢慢割下,三兩下就把大片草地翻土,他不敢怠慢,動作也漸漸加快,還嘗試拿著小鋸子、斧頭與志工們接力砍下粗壯的樹木,主動協助在空地上鋪絨布地毯、壓上磚塊,讓雜草不生。看著原本雜亂無序的地方變得整齊,黃桐靦腆地笑開:「很有成就感!」

慈濟照顧戶的孩子阿福(化名)原本沉默寡言,經志工持續互動,漸漸有問有答。他勤力砍樹,收拾草堆、鋤地;聽到大家的讚歎,他笑說:「相較之前和志工去印裔人家打掃,今天的活兒辛苦多了,還被紅螞蟻咬。」志工鼓勵他:「每一次的打掃工作都不一樣,經驗只能用心體會,沒有重複。」

志工吳必忠一樣做得大汗淋漓、氣喘吁吁,「這工作比平時打羽毛球更累!」他表示「斬草除根」就像是去除個人習氣。自從投入考驗耐心及毅力的慈善訪視和環保工作,他學會調整個人脾氣,在工作上緩和語氣、耐心溝通,下屬看見他態度改變,願意與他商量,團隊向心力更強了。

看見電視、收音機都壞了,志工建議安裝大愛電視臺,讓阿嬤生活有寄託。屋外大整頓,屋內大清理。三間臥房、飯廳、廚房、客廳和廁所,逐一整理、清掃。水喉匠義務幫忙接水管、安裝二手洗衣機;志工們也徵求阿嬤的確認,將屋內物品一一清理。

◎故事分享 克服障礙

牆上掛著一張在2007年3月,家人在八十多歲的母親出殯時的合影。黃亮回憶:這屋子是她在新加坡做裁縫掙錢買下的,曾和父母、弟妹同住。「父親七十歲往生,兩年後母親也病倒以輪椅代步。」她辭去工作回家照顧母親,以縫織女裝鞋賺取微薄收入。當時,母親睡床,黃亮在地上打地舖,母女倆相依為命。

母親去世後,因有太多忌諱,她不敢睡母親躺過的床。十二年來,皆躺在客廳躺椅,夜夜淺眠,並常常買許多冥紙在屋前拜祭,家裡的燈也不曾關上。

黃亮共有七位兄弟姊妹,她排行第四,只有同母異父的弟弟(阿國)與她互動最勤,負責保管姊姊的福利金和生活費,其他妹妹則幫忙繳付水電費。黃亮一人獨居,沒有朋友、失去人生目標;不願煮食,只往外走;家居沒有收拾,更不願留在雜亂的家;即使有人幫忙整理,不久又堆滿雜物。阿國和太太也一起幫忙整理房內櫥子的舊物,他形容姊姊就像「拾荒老人」。

「她不會節省,整天愛吃,腳痛都要走到外面去……」有時候,黃亮會請人打電話給弟弟,說沒錢吃飯,他就趕快從古魯蒙(Krubong)駕車把錢送來給她。「沒辦法啦,沒有人照顧她,我有在一天就顧著他,看著她……」面對獨居姊姊,阿國滿懷疼惜卻也無奈。

◎煥然一新 像一個家

阿國的分享,讓志工莊寶珠(慮岱)恍然明白,阿嬤不是沒能力做家務,而是「沒心情」做;志工清掃只是起步,更重要是引發老人家「想要行動」的動力。

「看到老人家就像看到自家長者一樣,更何況是已經七十八歲的獨居老人,要導正她的觀念也需要耐心。」周福興與社區志工有共識,先幫忙打理好她的居家,再慢慢引導阿嬤到床上睡,並帶她到愛極樂環保教育站做環保結善緣,藉眾緣和合力,引導她有動力打理居家。

半天過去,屋子內外在志工用心打掃擺設下,煥然一新,空間變大、走道無障礙。阿國放下心中巨石說,「終於像一個家了。」

在梅花、燭燈點綴下,神龕上原本染塵的觀音菩薩更加莊嚴清淨,阿嬤不禁雙手合十說:「很靚呀!」志工陳善江(濟俅)笑說:「 現在這間屋子可以呼吸了!」他並引導阿嬤在菩薩像前許願:「祝福自己身體安康,有能力做家務事,也可以去環保站!」

「載你去環保站好不好?」午餐後,阿嬤感受到屋內外都是人氣,對志工的邀約她神清氣爽,臉龐展露微笑,點頭回應:「好呀!」

圖左 :志工吳必忠做得大汗淋漓,並體悟「斬草除根」看似一項工作,實際體會卻像是去除個人習氣。[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志工跟黃亮(化名)阿嬤確認需處理的物品。[攝影者:黃玉花]

圖左 :黃亮阿嬤外食用過的餐盒堆積在洗碗槽,久久清洗一次。[攝影者:周麗珠]
圖右 :志工余根財為黃亮阿嬤在樓梯旁安裝扶手。[攝影者:羅秀蓮]

圖左 :8月11日,一群男眾志工舉起鋤頭,從屋前到屋後「斬草除根」。[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志工送一臺二手回收洗衣機給黃有,並為她安裝。[攝影者:黃玉花]

圖左 :弟弟阿國(化名)幫忙整理房內櫥子的舊物,翻出自己陳年的結婚照。[攝影者:黃玉花]
圖右 :周福興把神桌、香爐、神像清理乾淨,只因看見黃有阿嬤對神明的虔誠。[攝影者:黃玉花]
圖左 :社區人力大動員,帶來工具,進行整理、清掃、修繕及美化工作。[攝影者:黃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