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發心如初 一心一志做慈濟

發心如初 一心一志做慈濟

E-mail 列印
鄭惟詰師兄,1938年出生於嘉義縣民雄鄉寮頂村頂寮,出生七個月後過戶給生父之結拜兄弟鄭來福(養父),1945年(民國34年)就讀民雄公立學校(國小),國小畢業後,考上民雄初級農業職業學校,1955年( 民國44年)考上臺灣省立嘉義高級農業職業學校(高農)。1958年(民國47年)畢業當年即考上林務局,在玉山林區管理處服務。

因為比較年輕,所以就派任到阿里山森林負責造林及保護森林工作,當時還沒有公車,所以走路上山要三小時;下山要兩小時半,山上沒有燈沒有水,生活不便,工作又辛苦。因為養父只有我一個孩子,本以為不用當兵,但1966年(民國55年)兵役科通知要當一年四個月補充兵,當時二十九歲,是四個孩子的爸爸,那時心雖然不安,但也不得不去當兵。

在嘉義中坑新兵訓練中心聽班長講:「新兵訓練後,大部分會抽到離島地區當兵。」如果到離島,就要等退伍的時候才能回家,如果想假日可以回家看妻兒,唯一的方法就是訓練期間爭取好成績,在訓練中心當教育班長。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新兵訓練之後,以優秀的成績如願以償在訓練中心當教育班長,心中總算放下一塊大石頭,假日也可以回家照顧家庭。

1967年(民國56年)退伍之後回到玉山林區管理處服務,平時上班就在阿里山龍美工作站,在山區負責的範圍很廣,都要靠走路,一個星期或兩個星期才下山回家,就這樣日復一日如常的生活。

1987年(民國76年)剛好慈濟志工王壽榮、嚴玉真與林淑宜在嘉義市一間咖啡廳辦一場小型茶會,在茶會中聽到他們說:「證嚴法師與弟子修行是『一日不做、一日不食』,慈濟是一個『付出無所求的團體』,所有的付出都是救人的。」當時非常感動就加入慈濟會員至今已三十二年。

在嘉義南門公園,常看到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聚集在樹下聊天、下棋、講是非。1991年(民國80年)從玉山林區管理處退休,我不要像他們一樣浪費生命,所以就希望能找到比較正派、可以付出的慈善團體。

1992年(民國81年)4月4日慈濟功德會在嘉義高工舉辦「幸福人生講座」,很高興上人要來演講,我下午三點多就在那邊等,當時嘉義志工不多,所以高雄、臺南的就來支援。演講中,上人鼓勵嘉義志工要辦茶會及共修,這樣才能招募更多志工。從那時候起我也積極的募心募愛,募很多會員,因為好事要大家做。

於是大家就約4月9日一起來檢討往後嘉義區會務如何推動,讓更多人認識慈濟、加入慈濟一起做善事。同時在這天,雖然已繳了六十個月的功德款,但這天才第一次與資深志工林淑宜見面,當時她懷著身孕挺著大肚子,也趕來參加會議。

最後大家決議,先在林淑宜家的大廳共修,讓志工及會眾更瞭解上人的悲心,以克己、克勤、克儉、克難的精神創立慈濟,以「慈、悲、喜、捨」之心,起救苦救難之行,拔苦予樂。過了兩個月,參加的會眾越來越多,淑宜的家已容納不下,必須另謀他處了。當時剛好「慶鋼保養廠」的老闆願意提供場地讓我們共修,嘉義縣市的志工都很高興來佈置成佛堂,總共可以容納一百五十位,只要有共修我都是第一位來開門上香,然後佈置場地。

嘉義資深志工說,要帶動社區志工就必須受證,所以1992年(民國81年)12月26日被推薦在臺中分會精誠研討會受證慈濟委員,受證後隔年1993年(民國82年) 8月在臺南受證慈誠,那一批嘉義共有十四位,嘉義才開始有慈誠隊。

1994年(民國83年)1月1日來到佛堂上了香,跪拜在佛菩薩前發了三個願:一、要帶動嘉義縣市的環保。二、從今天起三餐都茹素。三、把全部時間都給慈濟。上人於1990年(民國79年) 8月23日在台中新民商工演講,鼓勵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民國82年回精舍,上人問起「嘉義有做環保嗎?」大家都不敢回答,因為沒有做,當時在心裡就發願回來一定要推動「環保」。

做環保一定要帶頭衝,只要哪裡通知有資源回收物要給慈濟,一定會去載。當時還沒有環保車,所以有時候就用阮慶萬的水肥車或其他志工車子有空檔,就趕快去載。一方面附近宣導資源回收,另一方面辦茶會講慈濟事、做環保的好處。以前辦茶會有時候還要跑到偏遠的地方,如布袋等。辦活動的器材都要從嘉義市載到嘉義縣鄉鎮,佈置完之後還要上臺分享環保,活動結束後再將器材搬回嘉義歸定位,當時志工跟著我一起做,真的很幸福!

做環保第一個月足足三十天回收物賣掉的錢是八千多塊,我們邊做邊邀請大家一起來做環保,第二個月就達到一萬四千多了,因為沒有自己的回收車,所以也不敢收太多回收物,於是大家發心共同出錢購買一臺二手貨車,我有一個使命就是一定要把環保推動起來。

有了車子之後,就可以到各鄉鎮(水上、布袋、梅山、太保等)載回收物,當月就賣了八萬多塊,大家都很高興。為了激勵大家,告訴他們:「只要隔月達到六位數字,大家就一起來搓湯圓高興一下。」真的下個月就達到了十四萬多,大家約好時間一起來搓湯圓,同時也邀請嘉義溪口人嫁去臺北的慈濟志工陳琇琇,回嘉義來分享在台北如何帶動環保。

當時上臺北邀請琇琇時,剛好何國慶也去找她,就一起來嘉義分享,他們為了鼓勵大家能把環保推得更廣,於是兩位共同捐出一臺環保車,這時候嘉義就有兩臺環保車,可以載的地方更廣、回收量更多,當時我帶動環保真的是全心投入。

環保推動做了幾年後上了軌道後,就傳承給下一任環保幹事。然後,因緣很好嘉義剛好成立慈誠兩個中隊,我就擔任第一中隊長,蕭志誠擔任第二中隊長,隸屬於高雄大隊,王壽榮擔任副大隊長。

1991年2月2日證嚴上人順應雲嘉地方需求,前往大林鎮公所。大林鄉長、鎮長、國策顧問蕭天讚等各級民意首長,誠摯希望在大林建設慈院分院。慈濟基金會向臺糖租借二十公頃甘蔗地,從那時候起,天天幾乎都在那裡砍甘蔗、拔甘蔗、整地。建設大林慈濟醫院的工程是由營建處發包給廠商施工,我們志工主要是協助景觀工程、鋪連鎖磚及環境整理,還有假日時都有遊覽車來參觀醫院的建設,就要規劃動線、指揮交通、維護人員的安全。

醫院第二期宿舍基礎座鋼筋綁好,需要灌漿時,因為一臺水泥車要一次全部灌完,不可中途停頓。所以一定要有人在現場看顧灌漿工程到隔天,我都是自願的留在現場,希望蓋出堅固的建築來保護醫院內的人,我辛苦一點沒關係。我們為了結構體能耐震八級以上的地震,使用的是五千磅的水泥,所以灌漿的時間更久,難怪司機先生開玩笑說:「賺慈濟的錢最難」。

竹崎林文益師兄知道蓋醫院需要做景觀,所以就很發心去租一塊地來種一些樹,等樹生根穩定了再移植到醫院。興建醫院期間,為了造景,我們也發公文向林務局玉山林區管理處想購買樹苗,而他們卻樂意捐了二千株樟樹幼苗,但需要我們自己去搬,我就邀約師兄開車到奮起湖工作站苗圃區一次搬下山,放在慈院二期宿舍旁的苗圃,等大一點再移植到慈院周圍路旁。

1996年(民國85年)10月13日大林慈濟醫院正式動土興建,證嚴上人要親自來動土,所以慶典所需要之器材在前一天就要定位,我與幾位慈誠志工在前一晚在慈院動土現場站崗都不敢睡,當天來觀禮的會眾人山人海。隔天10月14日上人要在中正大學辦第一百場幸福人生講座,也是最後一場,所以器材又搬到中正大學,等幸福人生講座結束後,因為隔天學生要上課,於是大家趕緊收好器材及恢復現場原貌,直到凌晨兩點,連續兩天的活動,讓大家累翻了。

我是第一批醫療培訓志工,那一梯次有六百多位,2000年1月培訓完之後就一直在醫院當志工。當時有受過心肺復甦術CPR的訓練及比較年輕,所以就安排在急診。因為從一大早到晚上都要待在那裡,中午也不能休息,所以需要很好的體力。

2003年3月1日下午2點,事故列車由沼平車站開往神木車站,14:04分行經神木站前鐵橋時翻覆,十人當場死亡,七人送醫急救不治。我記得很清楚,因為當天剛好是我小兒子在臺南訂婚,下午回到嘉義聽說阿里山小火車翻覆,死傷相當嚴重。於是打開電視,真的很多車廂翻覆,現場很多救難人員,嘉義十幾位慈濟志工都已經到災難現場助念。我也換上藍天白雲制服到就近的聖馬爾定醫院關懷傷患及家屬,直到隔天凌晨兩點才回家。

嘉義聯絡處以前是「稚暉中學」的校區,共有二千九百零六坪。上人說:「雖然地方不是很舒適,但有教室,要發揮功能,不要再向別人借地方共修。」於是1996年(民國85年)共修處就遷移到聯絡處。1999年(民國88年)九二一大地震造成教室大樓有點傾斜,於是拆掉後改到後棟餐廳二樓共修,直到靜思堂蓋起來。

志工林水和知道都是我第一個來聯絡處開門的,所以向我提起別區都有志工早會連線聞法,嘉義都還沒有,於是從2008年5月15日在嘉義區開始有志工早會,從鎮江街共修處到嘉義聯絡處,開清晨大門已經14年半,直到前幾年騎機車要到聯絡處「晨鐘起、薰法香」的路上,夜色昏暗,一條黑狗趴在路上,為了閃避它而摔倒受傷,家人怕我已上年紀,早上四點就要騎車來聯絡處,相當危險!不放心,所以才交由其他志工來開門。在慈濟路上很感恩,有菩薩的保佑及志工們的陪伴關懷,有一次簡瑞騰副院長與法親還特地來家裡關懷,真的很感恩。

我的名字以前叫「鄭英年」,有一次去助念時,往生者年紀才十八歲,所以輓聯都寫著「英年早逝」,助念時左邊拉我的褲管、右邊也拉我的褲管,叫我抬頭看四周都是「英年早逝」,助念結束後,師兄師姊叫我一定要改名字,雖然我不忌諱這種事,但為了順大家的意,所以就改名字。那時剛好過幾天收到皈依證,上人賜給我的法號「惟詰」,所以名字就改成「鄭惟詰」。

「雖然現在年紀大了,無法做很多事,但是出來參與活動,對年輕人就是一種鼓勵。」進入慈濟二十七年在慈濟沒有壞的可以學,而好的會再更好!以前還沒進慈濟是天天喝酒,而加入志工行列第一天就改掉這個陋習。我的觀念是這麼「美善」的團體,不能因為我個人的壞習慣而破壞,期許自己每日薰法香,吸收上人的法,能用於日常生活中、斷一切煩惱。

圖左 :鄭惟詰(中)師兄進入慈濟二十七年,期許自己每日薰法香,吸收上人的法,能用於日常生活中、斷一切煩惱。[攝影者:蕭智嘉]
圖右 :鄭惟詰(左)師兄在大林慈濟醫院第二期宿舍基礎座鋼筋綁好,需要灌漿時,因為一臺水泥車要一次全部灌完,不可中途停頓,他都是自願的留在現場看顧灌漿工程到隔天。[攝影者:蕭智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