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與人醫結善緣 細心籌備

與人醫結善緣 細心籌備

E-mail 列印
慈悲是大愛的家,愛從慈悲啟航;每年中秋的約定,一群分布於全球,願為社會付出愛心的人醫團隊將陸續歸來,匯聚在花蓮靜思堂,他們有人年年來,有人是第一次來,共同的心念是參加2019年9月11日至9月14日, 二十三屆「國際慈濟人醫年會」。他們除了進行彼此的相互觀摩,和醫學研討交流,也是與證嚴法師相約團圓的日子。

為此,共伴善行的三百多位各功能組志工,9月9日上午,約九點抵達花蓮,隨即進行各項前置作業。以感恩之心迎嘉賓,各司其職在各功能組的崗位上,展開如火如荼的前置籌備作業。

◎有別以往 強化專業特色

「2019 年國際慈濟人醫年會」,主題是「慈悲蘊智慧‧人文育科技」,總協調呂梅英(慈讓)表示,二個月前即開始展開籌備各項前置作業,安排各功能組,如場布、課務、機動、總務等,安排執掌的分內事,及協調團隊分工關懷各功能組。營隊籌備的安排有別以往,主軸是強化專業課程特色,營隊場布以簡約、質樸、有人文為主,再則是傳承,帶領年輕鼓者學習承擔慈濟大型活動。

承擔人醫營課務的周綺慕表示,因應今年課程特色,在學員抵達時,會有AI機器人與工作人員一起迎賓。於課程中邀請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團隊,林盈宏總監分享人工智能發展趨勢,在醫療上的應用,及在開營典禮,邀請花蓮慈院何宗仁副院長,帶領太極八法與學員做互動。

同時也因應世界長照趨勢,邀請荷蘭博組克資深顧問 Thijs de Blok,以荷蘭經驗為例,全程英文分享「居家鄰里照顧模式」,期望全球來的人醫團隊,在AI智慧與長照經驗分享,將滿滿的收穫帶回居住地推廣發展。

透過專業講師經驗分享,讓海內外的醫護人士看到新穎課程,吸引他們前來報名參加。期讓每位學員在營隊中有收穫,感受到慈濟的人文與傳承,以及讓每位學員都感受到「家」的溫馨,回到僑居地的行囊是滿滿的愛與祝福。

除了課程安排,承擔空間場布以環保、簡約、典雅為主材,和象徵佛教的菩提樹。會場的花花草草,大都取自靜思堂後花園盆栽做裝飾,一切以節約、不花錢,兼具人文氣息。

課務團隊之一的蔡郭淑珍,經常在人文營隊裡承當行政隊輔,從實際參與中有不同的體會。蔡郭淑珍說:「光是排桌子,就有很多的眉角,如何讓空間更大。」課程設計要帶給學員有歡喜心,感受有道氣;也要讓學員學習慈濟人文,並將上人所教的法與學員有共識。如王本榮校長說過:「不管在哪個場合,我們的調頻要調到與學員一樣,還要有同理心,才能與學員有所融入。」

◎接棒之姿 視己如海綿

慈濟已走過五十三年,年長的志工也陸續在凋零,需新世代年輕人接棒學習,這次四位鼓者,就是以接棒之姿,承擔課務機動和企劃工作,由資深志工帶領陪伴。鼓者接棒學習承擔的蔡宥茂,第一次勇於扛起總務機動工作。

蔡宥茂三十六歲,任職工程師,父親蔡明鴻是資深志工,用心又認真做慈濟,是他的標竿。承擔人醫年會課務機動協調,他說:「我把自己當作一塊海綿來學習;因此向公司請假一星期,回花蓮做志工。」

宥茂表示,承擔起源於今年四月份籌畫「Young善青年回家去」揚善青年朝山活動,組織、企劃、籌備、課程,全由一群沒經驗的鼓者承擔。在籌畫過程中,遇到不懂和需要調整的地方,常請教呂梅英和父親蔡明鴻從旁協助,也因而從上次的籌辦活動,深覺瑣碎的事情,和要應變的變化球很多,但也從中學習到「臺上十分鐘,臺下絕對不是只有數周就可完成,甚至是好幾個月。」

「學到了,最受益的就是自己。」蔡宥茂在承擔大型活動中,見識到慈濟人才濟濟,甚至是臥虎藏龍,可以從中學習志工的經驗,讓自己的視野變寬變大,對工作上的組織企畫,待人處事都深具幫助。在活動中,宥茂很感恩資深志工,不吝傳承經驗,和感恩呂慈讓給予他機會學習承擔。

滿頭銀髮,從美國南洛杉磯回臺二十多年,八十歲的臺北淡水區志工高林淑美(慈萱),不時低頭包裝結緣品,和檢視結緣品內容物小茶杯、金屬叉,是否有遺漏。她除了承擔關渡園區的諮詢接待外,也常陪同花蓮常住師父到美國,協助在當地做關懷、接待、交流。自比猶如機動組的淑美說:「做慈濟事,我是不分工作,從中讓我收穫最多的,是做事與待人要寬容,退一步海闊天空。」一份與人醫學員的結緣品,是臺灣志工用愛,以手工縫製而成。

大型活動挑戰多,變化球也隨之增加,但也是最好的修行時機。任何一個大型活動能順利圓滿,歸功於各功能團隊用心在每個環扣細節,和懷抱著與眾結好緣的心,期讓回到家的全球家人,領受到感恩尊重愛與滿滿的祝福。

圖左 :各功能組志工,9月9日上午,約九點抵達花蓮,隨即進行前置工作會報。[攝影者:游濬紘]
圖右 :呂慈讓(右)承擔2019年國際慈濟人醫年會總協調。[攝影者:游濬紘]

圖左 :首次承擔人醫營課務的周綺慕(左),與課務團隊用心規畫有特色的課程。[攝影者:陳明清]
圖右 :蔡郭淑珍(右)是課務團隊之一,經常在人文營隊裡承當行政隊輔,從實際參與中有不同的體會。[攝影者:陳明清]

圖左 :蔡宥茂(左)是資深慈濟志工蔡明鴻的兒子,以父親為標竿,把自己當作一塊海綿來學習,因此向公司請假一星期,回花蓮做志工。[攝影者:游濬紘]
圖右 :劉俞杉(中)第一次承擔人醫年隊輔動線,以「戒慎虔誠」的心,與團隊規劃順暢動線。[攝影者:游濬紘]

圖左 :高林淑美(左一) 表示,做慈濟事,從中收穫最多的,是做事與待人要寬容,退一步海闊天空。[攝影者:游濬紘]
圖右 :一份與人醫學員的「結緣品」,是臺灣志工用愛,以手工縫製而成。[攝影者:游濬紘]
圖左 :課務機動志工團隊,協調畫線貼標位置。[攝影者:陳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