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醫療服務的ABCD

E-mail 列印
科技日新月異,不僅醫療技術持續提升,尤其在資訊科技普及,網際網路傳輸無遠弗屆,醫療資訊也幾乎全面步入e化。善科基金會董事長張善政先生,在2019慈濟人醫年會第三天課程中為學員講述「醫療服務的ABCD」 。

張善政說明,所謂醫療服務的A、B、C、D,就是醫療服務已經藉由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藉由自動化機械設備來協助醫療行為;利用網際網路的區塊鍊串聯與傳輸(Blockchain),然而必須注意到其中資訊的安全與隱私的維護,尤其不可任由他人竄改;所有資料彙集在雲端(Cloud),因此雲端儲存廣泛運用,硬體設備投資及維護支出相對減少;至於蒐集大量資料,運用大數據法則(Big Data),進行資料研判分析,進而協助決策的訂定。

過去軟體與硬體企業涇渭分明的態勢,彼此的藩籬到現在已經逐漸消失,因為軟體不斷升級,促使硬體跟著更新擴充;而同樣硬體的更新擴充,軟體也必須隨著升級。因此軟體公司不僅投資生產硬體,硬體公司也投入軟體開發。張善政強調,在新資訊科技時代,最有價值的部分就是客戶端所提供的資訊,因此各種網路平臺,無不想盡辦法藉由電腦及計算的方式,在對方無法察覺的情況下,大量蒐集客戶的資料。

大型資訊相關產業,為期能夠大量取得資訊,也不再熱衷於限制使用的專利申請,而是轉向更開放的使用平臺,以便吸引更多使用者的加入。同樣過去企業的軟體多以買斷為主,現在考量到軟體不斷更新升級,則是轉向鼓勵客戶租用,以定期收取租金方式,維持雙方的長期合作關係。

截至目前為止,在醫療方面運用最先進的技術,就是將相關影像或資料輸入,再運用人工智慧進行判讀,提供醫護人員進行醫療行為的參考。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經核准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簡稱MRI)判讀,掃描影像之後再透過虛擬跳動心臟,來評估病人罹患中風的機率,類似的影像判讀,只要六分鐘就可完成,而同樣運用人工判讀,如果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醫師,平均需要五十八分鐘,大約是電腦的十倍。

目前運用在腫瘤的影像判讀技術,電腦準確率幾乎高達百分之九十,而同樣是經驗豐富的專科醫師,人工判讀的準確率大約只有百分之七十。既然節省時間,準確率又高,如此是否可以大量以機器來取代醫師?張善政提醒大家,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醫師所面對的是有生命的人,醫病之間的互動與信任,才是醫療的核心價值,機器只能協助醫師進行篩選,作為醫療行為的參考。

當然將人工智慧運用在醫療方面,仍有多方疑慮,其中反對者,則對人性持保留態度。而支持者認為主要取決於政府的態度,特別是資料取得的道德風險管控,並且規範資料取得的方式,資訊的公開,資訊在不同機構間的移轉,其中既要保護消費者的隱私,又要兼顧到資料流通運用,未來人性的前途,決定於每個人的同理心。

堅信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因此,醫療服務的資訊管理,重點是著重在專業智慧,經驗的累積,而不只是軟體的運用。」張善政董事長最後結語。

圖左 :藉以吸收專業知識,慈濟大學四十七位印尼籍學生(右後端),也在「醫療服務的ABCD」課程中聆聽分享。[攝影者:黃銘村]
圖右 :就在現代人手一機,網路資訊傳輸無遠弗屆的時代,課程中利用手機相機功能,學員大量收集講述資料。[攝影者:黃銘村]
圖左 :張善政強調,科技廣泛運用在醫療,但資訊管理應著重在專業智慧經驗的累積,而不只是軟體的運用。[攝影者:黃銘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