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靜思生活營 啟發一念心

靜思生活營 啟發一念心

E-mail 列印
一部行駛在南迴鐵道上的慈濟專列火車,載著一群身穿青綠色環保衫的實業家學員,正前往花蓮。望向窗外景色依舊風光明媚,這不是旅遊,而是開啟心靈之鑰,看見心靈風光之旅。

「2019年第七十五期全球靜思生活營 」,將於9月20日至22日在花蓮靜思堂展開。由臺南、高雄、屏東四百三十六位志工,承擔的各功能組前置作業也緊鑼密鼓地進行中,為了讓想瞭解慈濟的海內外實業家、各界菁英,回到花蓮,藉此精進研習與志業巡禮。

將有來自海內外國家—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越南、印尼、澳洲、史瓦帝尼及臺灣本地共五百七十八位學員來參加。

◎付出無所求 把握分秒間

負責課務組、生活組、香積組、寮房組、總務機動等工作人員,於9月19日中午前後抵達花蓮靜思堂後,隨即展開營隊動線規劃及活動場地勘查、場地佈置、寮房整理等,大家以迎接家人回家的心,來歡迎學員到來。

德旻師父勉勵大家,「我們做的是從三百六十五行,跳脫出來的一行,叫做付出無所求。我們什麼都沒有拿到,只希望他們更了解慈濟;能啟發人人的愛心,就讓我們感到很欣慰,這種法喜不是金錢可以買得到。世間所有最珍貴東西都不是金錢可以買得到,我們今天就是如此,多珍貴啊!」

負責課務組志工回精舍跑營隊動線,也趁此機會參訪協力工廠,德寋師父叮嚀大家:「我們應該分分秒秒都在慈濟,來生來世就不怕找不到慈濟;慈濟心、慈濟念要深耕在八識田中,不管你在那裏,莫忘善念、莫忘善事、莫忘上人。」

◎團隊齊努力 用心來接引

隊輔長林明玲說:「隊輔的任務不是在活動當中,而是在後續的延續接引部分。」她表示已經花了這麼多的人力把這些學員招進來,要把學員捧在手心上,細心呵護。

慈濟志工林素華則為慈悲迴廊佈置花藝「大圓鏡智」,用了天堂鳥、向日葵、文心蘭的花,電信葉跟松來鋪底。天堂鳥表讓愛飛揚,向日葵是光明。場地佈置是希望帶給每一位家人歡喜圓滿。

慈濟志工楊麗蘭、薛智華以歡喜心為感恩堂佈置含有慈濟人文的花藝。楊麗蘭說:「上人一直跟我們說要給人家溫暖,暖和自己也暖和對方的心。」

慈濟志工翁瑞良和張清文,兩個月前就開始規劃交通票務。翁瑞良說:「票務的問題看似簡單,但其實最大的問題在於「決定數字」。」每一個數字對票務組來說都是預估、猜測。他說:「我們最大的任務就是讓大家快樂回花蓮精進,法喜充滿的回家去。」

六十四位來自臺南、屏東的志工承擔香積工作,其中來自屏東第二次參與營隊的黃菊嬌,特別排除萬難向公司請假來承擔工作,她說:「來這裡除了可以廣結善緣,增進廚藝並放鬆工作壓力,何樂而不為。」雖然要準備仟人份料理,腰酸、背痛,但心靈卻法喜充滿。

◎南迴鐵道上 載滿新希望

同一時間,在南迴鐵道上的慈濟專列車,正載著雲嘉南高屏等地區的學員回花蓮,在列車上,工作人員與學員利用時間進行相見歡,分享參加營隊的因緣。

住在鹿港的施眉憶因南下探親,順而參訪慈濟環保站因而愛上環保,從此將家中事業全權交由兒子處理,南下租房居住並專心做環保,在環保站受黃瑞貞師姊的邀約報名參加靜思生活營。

許智維在法務部矯正署上班,對於慈濟志工能來監獄做關懷,令他感動。他也期許自己在營隊所吸收的正能量,帶回去與家人、同事分享。

學員李廖秀珠說,二十一歲嫁入做醬油的企業家族,到現在已四十八年,一路走來雖然很辛苦,但也走的平順,年輕時個性很好強好勝,還好有上人的法,「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用在生活上,對自己很受用,特別好。

李廖秀珠說自己年輕時個性很好強、好勝,還好有上人的法—「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這句話在生活上對自己很受用。

◎莫忘那一年 敬天愛地心

雲嘉南高屏等地區的學員,抵達花蓮靜思堂後,課務安排三堂課—慈濟志工陳忠厚分享「莫忘那一年-九二一地震」、電影欣賞《如常》、李彝邦醫師分享「人醫筆記」。

曾為九二一受災戶的埔里瓜農陳忠厚,跟學員分享如何走過九二一傷痛及因緣際會成為有機茶農。工陳忠厚管理三義茶園後,上人對於茶園只給三個方向:一用自然農耕法,敬天愛地的精神耕耘,二管理茶園要建立制度,三要將慈濟人文帶入。陳忠厚師兄努力地奉獻自己的心力,只為了讓靜思法脈能融入在茶葉的葉脈當中。

陳忠厚把握當下,利用九二一的經歷,讓他有更開闊的心胸來面對生命,更用「敬天愛地」之心來照顧三義茶園,讓他實現與上人生生世世之約。

學員李雪櫻分享感動:「講師曾經擁有很多房子,因九二一地震的災難,變成很多負債。雖一無所有,但愛慈濟、護慈濟的心還是很堅定。」

◎把握每分秒 行善如日常

學員欣賞電影《如常》,描述臺東區慈濟志工屒期在徧鄉,關懷照顧戶慈善訪視記錄片,真實故事,令人動容。

來自嘉義的學員蔡政宇說:「慈濟的師兄師姊不畏身體的病痛,還能夠付出。讓我覺得做善事不要等待,不要等有錢了或是有時間了,再來做這些善事。」

來自高雄的學員蔡秀慈說:「很感佩慈濟的師兄師姊,他們真的是師父的好弟子,把師父教的法落實在日常生活,每分每秒、每個角落。」

花蓮慈濟醫院牙科部口腔病理科李彝邦主任,跟大家分享「人醫筆記」,述說著他藉由義診所體悟到的感受和行善的點滴。學員被李彝邦醫師的分享點滴所吸引,大家專心地聽講。

來自屏東竹田的學員李廖秀珠分享,「聽完李醫師在義診中的點滴,想起早期自己也曾參與義診的那段回憶,而義診中的點滴也讓自己也感動。」

◎再穿上白褲 相隔十八年

來自嘉義的學員陳湘琪,十八年前(2001年)的志工白褲,如今又再次穿在身上。原來那年她就參加見習,但因緣不具足,所以就中斷培訓,她那時心想:有一天會再穿上它。

陳湘琪歷經公公與大伯賭博需要幫忙償還;十年前(2009年)先生事業出狀況、造成負債,無明的壓力令她害怕;母親突然的過世讓她走不出來。直到二年前(2017年)檢查身體發現罹患大腸癌,讓她覺得自己還有很多事要做。

陳湘琪流著淚水說:「希望給我更多的時間,讓我把愛傳給更多不認識的人。如果我能夠見到上人,我一定很高興。」

回想到當初證嚴上人為籌建花蓮慈濟醫院時,提出「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南迴鐵道上那輛通往心靈故鄉的列車仍奔走不停,只要緣深,不怕緣來遲,只要有緣終究會相遇……

圖左 :午後兩點的慈濟大學,工作人員熱烈拍手唱〈歡迎歌〉,歡迎來自雲嘉南高屏的學員。[攝影者:呂秀芳]
圖右 :德旻師父說:我們做的跟社會各行各業,三百六十五行,跳脫出來的一行,那一行叫做付出無所求。[攝影者:呂秀芳]

圖左 :陳忠厚師兄投身在苗栗三義的茶園中,努力地奉獻自己的心力,只為了讓靜思法脈能融入在茶葉的葉脈當中。[攝影者:黃雪芳]
圖右 :藥石過後上課前,課務組帶著學員簡單團康,讓坐了一天的學員活動筋骨。[攝影者:黃靜蘭]

圖左 :李廖秀珠說自己年輕時個性很好強、好勝,還好有上人的法—「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這句話在生活上對自己很受用。[攝影者:黃靜蘭]
圖右 :陳湘琪十八年前的志工白褲,如今又再次穿在身上。那年她就參加見習,因緣不具足,所以中斷培訓,那時心想:有一天我會再穿上它。[攝影者:劉晉領]

圖左 :從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回到心靈故鄉的學員,身雖疲累內心是喜悅的。[攝影者:邱瑞連]
圖右 :住在鹿港的施眉憶(右)因南下探親,順而參訪環保站而愛上環保。因此將家中事業全權交由兒子處理,南下租房專心做環保。這次參加生活營,要去實際了解慈濟。[攝影者:陳慧華]
圖左 :看到《如常》電影中,慈濟志工無悔付出,直到生命最終,學員都忍不住掉下眼淚。[攝影者:林道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