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愛在九二一 莫忘上人心慈濟情

愛在九二一 莫忘上人心慈濟情

E-mail 列印
「來了!來了!南投的鄉親,我們來了!想問一聲:二十年過去,您們可好?」二十年,對經歷1999年9月21日凌晨一點四十七分那場驚天動地大地震的人來說,二十年,帶給他們什麼樣的改變?又留下什麼足跡足堪對後 人說?

◎榮董號召 熱烈響應

9月22日,破曉時分,十五部遊覽車,來自文山、新店、中和、永和、板橋、土城、樹林和三峽的榮董、慈濟志工及會眾六百四十一人,浩浩蕩蕩出發,目的地是南投──那臺灣唯一的內陸縣,九二一大地震的震央就在南投集集!芮氏規模7.3的強震,震得九九峰禿了頭,震得地裂橋斷,屋倒人傷,到處是斷垣殘壁!

傾倒的不只是民家,還有警察局、醫院和學校……事後統計,有二百九十三所學校需要重建,其中由民間認養的一百零八所學校中,有五十一所由慈濟基金會認養,基金會不僅出錢,更號召全省志工,一波波進入災區,煮熱食、膚慰倖存家屬以及協助重建學校、大愛屋和景觀工程。9月21日地震發生後,志工設法進入災區勘災,證嚴上人也進駐當時的臺中分會,指揮調度救災與重建事宜。

當年慈濟援建的「希望工程」而今安在否?慈濟北二合心區榮董團隊發起至南投參訪的活動,消息一出,獲得熱烈響應。文山新店區所在的第五聯區合心幹部陳淑女表示,每一年都會為見習培訓學員安排外部參訪活動,得悉榮董團隊有此安排,把握難得機會,洽商合作辦理,參訪人員從三部增加到六部遊覽車。除了見習培訓學員,社區志工及會眾有人帶著一家大小都來了,人人還都獲得榮董結緣的計步器。「主要是希望讓這些新發意的菩薩,親眼見證慈濟一路走過來的付出足跡,堅定他們入人群度眾生的初發心,共行菩薩道。」陳淑女感恩榮董團隊全力協助,讓今日參與者收穫滿行囊。

的確是收穫滿滿,因為行程安排參訪竹山國小和延平國小外,也到了南投聯絡處和竹山靜思堂,法親家人熱情接待,午餐、點心、伴手禮和回程的晚餐,裝滿了每一個人的包包,暖了胃,甜了心,洪啟芬醫師和陳美惠同修以及梁明主任暢述他們要做上人貼心弟子的那一念,更是發人深省。讓我們跟著這六百多人的大隊,在九二一滿二十周年的第二天,一起前進南投。

◎希望工程 學校決不能倒

為了歡迎團隊的到來,現任校長鄒庚辛和九二一發生時的陳清水校長親自接待。甫榮獲教育108年校長領導卓越獎的鄒庚辛校長,是竹山最早推動靜思語的主任,服務其他學校時也繼續推動。深感社會動盪、人心不安寧,唯有教育可以讓人心安頓,更是脫貧的唯一途徑。鄒校長很感佩上人的教育理念既融合儒家有教無類的傳統,更有與時俱進的現代觀念,也感恩上人對災區學校的援建。「我都跟學生老師說,我們學校是由全世界有愛心的人捐贈的,這裡的一磚一瓦都充滿了這些愛心人士的祝福與關懷,我們竹山的孩子、老師和家長很幸福。」他感恩有慈濟,讓世界更美好。帶著大家瀏覽過「慈濟九二一地震援建竹山國小希望工程大事記」的長廊,鄒校長特地帶大家去參觀全臺第一個「靜思人文閱讀空間(今統稱靜思閱讀書軒)」,相信喜歡閱讀的孩子不會變壞,「打開一本書,就打開全世界」,他要帶孩子走進世界,探索未來。

八十高齡的陳清水校長笑稱自己的頭髮之所以不見白髮,因為那是假的!歲月的自然法則,如今的他必須配戴眼鏡和助聽器。看到二十年前興建的校舍歷久而彌新,他說:「今天才知道師父的睿智,與大自然融合為一體的灰色洗石子牆柱,當年曾被批評不新不舊,如今更顯質樸與穩重。慈濟的學校就是漂亮!」說起九二一,陳校長說眼淚會來不及擦,幾天幾夜都說不完,他感恩當年慈濟人的付出,如今他以歡喜心來盡地主之誼。陳校長盛讚證嚴上人不僅是宗教家、教育家,更是建築家,SRC高品質結構,使建築有優質的避震功能,通風、自然採光的綠建築設計,成就百年、千年不倒的學校。

延平國小陳榮昌校長帶著學校四位師長以及退休老師曾彩琴,早上九點就來到學校準備,因為他們有太多的感恩要跟大家說。「謝謝你們,幫我們蓋這麼漂亮的學校。二十年前你們幫我們蓋學校,我們現在才能這麼享受。」導覽的鄒海茵老師從大家一進學校即不斷表達深切的感謝。穿越枝葉茂盛、綠意盎然的欖仁步道,讓人不禁想放慢腳步,做個「懶人」。鄒老師笑說女兒今年剛自延平畢業,升上國中很不習慣,因為延平是這麼美麗和舒適。來到由張文明建築師事務所為學校精心設計的「大佛手」,佛手擁抱延平的親師生與每一位到訪的人,激起大家的童心,忍不住從大拇指的溜滑梯一溜而下,喚起不少兒時記憶。這裡不只是休憩的場所,還是孩子展演的舞臺。青山綠樹環抱的校園,包容孩子的嬉遊,也沉澱他們躍動的心靈。

早在九二一前即已加入教聯會並受證的曾彩琴老師,回憶當年,延平國小本不在第一批援建名單,帶著預算書,她到了臺中分會面見上人,獲得破例加入其中,她難以形容當時的喜悅,學校得於2001年5月4日完工啟用,她有太多的感恩要說。九二一的老照片中,有一張上人膚慰孩子的畫面,曾老師說那孩子正是延平國小的學生,她就在旁邊。

地震發生後,第一時間打電話回花蓮本會向上人求救的林慎老師,今天也來到延平國小向大家致意。從臺北的學校退休二年,返回集集孝親的她不意遭逢此大災難!她提供家中場所供志工使用,自己也投入救災隊伍。慈濟家人對南投鄉親的那份情,她永生難忘。「學校是人生的希望,慧命發展的成長搖籃,當發生災難時,學校應是地方的避難所,所以學校決不能倒。」不問造價,只問能否打造最堅實的學校,在上人的堅持下,每一所學校不僅是學校,還是精雕細琢的藝術、人文與環保兼具的校園,延續教育場域,也延續了孩子的未來。

文山區培訓學員曾淑敏今天聽到竹山國小和延平國小校長和老師們真心表達對慈濟的感謝,自己覺得有些慚愧,因為自己投入慈濟尚不多。淑敏也發現,雖然已經啟用十多年了,但學校建築與設備看起來都還很新,可見當時慈濟一定是非常用心地在施工。二校都設有靜思閱讀書軒,佈置出溫馨的閱讀空間,可以感受到學校對推動人文閱讀及形塑閱讀氛圍的重視。

◎南投大願力 竹築蓮花道

代表「南投願力館」致贈印有「愛在九二一 莫忘那一年」手帕給臺北家人的洪啟芬、陳美惠同修,眼見自2015年發生的「消慈風暴」後會員嚴重流失,但「慈濟腳步不停歇」,只要國內外有災難,全球慈濟人抱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前往馳援,在在都需要有更多人的善心做後盾,重要的是布善種子,共聚善念化解災難。因此他們發起「南投大願力」,要讓南投新增一萬個會員,這樣的目標在2019年年初達成了。他們辦音樂會募愛心,更自掏腰包製作「慈悲有福」的茶具組,要跟捐心蓮者結善緣。

「南投要還上人一個人情。」洪醫師說上人「自不量力」,用一生的歲月「為佛教,為眾生」,為九二一之後災區學校打造希望工程、蓋大愛屋,「我不知道錢在哪裡,但我知道愛在哪裡。」不顧身旁弟子阻止,上人一間學校一件學校的打勾,應允協助重建,「若不是大智大仁大勇,誰能如此擁抱蒼生?」多次遠赴國內外義診的洪醫師親眼所見慈濟所為,更親身參與,他體會上人的悲智願力,要幫上人分憂解勞。

一百零二歲的陳奎村醫師(田中旨夫醫師)雖然身體不若以往健朗,也在參訪之列。他立即響應洪醫師捐心蓮,沒有多想,因為「對的事,做就對了。」高人氣的他深受敬重,利用空檔,總有學員來找他拍照,他也一律來者不拒。人醫會張治球隊長也特地向他致意,感謝他先前參與平溪義診,鼓舞長者。

妙語如珠的竹山國小梁明主任沒有在學校跟大家碰面,原來他等在竹山靜思堂,要跟大家分享他們如何結合佛法與在地特有的竹子來無聲說法。「蓮花轉法輪,竹竹足有法,竹築蓮花道」將上人給竹山的祝福倒背如流的梁主任,放棄升遷機會,只為要留在竹山做傳法人。

把握有限的導覽時間,梁明主任滔滔不絕地解說二樓慈濟部給上人開示用的「孝親椅」的設計緣由及其中蘊含的「四神湯、四攝法及慈濟宗門法脈」,聽得大家既歡喜又佩服。「竹山弟子,一輩子只追隨一個人,那就是上人;竹山弟子,一輩子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慈濟志業。」他豪氣地說出竹山法親的願力。

◎回首來時路 精進莫懈怠

二十年前集合國內知名教練、藍球員為災區學童辦理「暑期籃球生活營」,文山區志工楊彬與同修楊傅秀美今日重回南投,驚喜地與許多當年相熟在地志工們重逢,聊起當年帶著國、高中生的孩子們打球上課,真是一段深刻又有意義的服務經驗。

就在九二一滿二十周年前夕,楊彬收到一封籃球營學員的簡訊,感謝志工們在2000年暑假,為了膚慰災區學子而舉辦的營隊的活動。這封簡訊將他拉回二十年前的記憶,回想起當時的點點滴滴、歡笑淚水。他在營隊裡唯一流淚的時刻,就是圓緣時看到大多數學員們寫下的願望──希望學校能馬上重建,回到校園上課。他也提醒同車參訪的會眾與培訓學員們,用心感受一下 這些當年學員們願望中的學校樣貌以及讓學生們在其中安心學習的場景。

慈濟志工高炳坤有土木專業, 9月21日當天下午四、五點的時候,他就跟著另一團體的車抵達南投,希望能投入救援,但現場管制需專業救難人士才能進入,他轉而發現慈濟在中寮國中籌設的救護站正面臨缺電而無法開張的窘境;幸好號召支援後,馬上就有一部超大的發電機運運抵現場。他跟著現場其他專業師傅們一起完成架設電線,讓慈濟救護站可以開始發揮功能。後來志工邀請他留下來投入新建大愛屋以及希望工程,這也是他加入慈濟志工的因緣。說起往事,他警醒到,現在自己比起當年有所鬆懈,他提醒自己,要更常來參加活動,莫忘那一年初發心。

聽了慈濟志工當年投入的心路以及實際親臨學校現場,師長們對慈濟的肯定,學員吳惠玲回想起這一年參加培訓,培訓團隊都非常用心、友善、有愛心。她很感動地說:「慈濟,從二十年前到現在,不!應該是從自始至終,都是一樣的用心對待所有人事物。我真的非常高興能參與投入這個團體,成為一份子。」

報名參加參訪後,新店區慈濟志工廖文良翻出僅有的幾張與九二一有關的照片帶來跟同車分享。「當年只記得做,沒想到留足跡,這些是事後有人給我的。」從環保走入慈濟,二十多年來,心寬念純的他,接到勤務,只要時間能夠配合,來者不拒。回憶災後每每早上四點集合在正在興建中的臺北慈濟醫院,大家驅車南下,分配到哪裡,就做到哪裡,直到五點收工,用過晚餐再北返,不覺得累,「人苦我悲」面對大災難,得能夠為災民盡一份心力,再辛苦都值得。走進慈濟,他覺得自己獲得的遠比付出的多,滿心都是愛與富足。

志工葉澄英則是在九二一後選擇提早退休,加入志工行列。「我是被九二一震出來的慈濟人。」遭逢家庭危機,「是慈濟救我的,我以前的生命是黑白的,現在是彩色的。」慈濟給了澄英智慧生命,她要永遠跟著上人腳步,做到最後一口氣。

志工駱怡君曾多次深入救災現場,踩進深達小腿的泥濘,舉步維艱令他感受「難行能行」。他見證大自然毀滅力量的可怕,而今地水火風四大不調,需要大家誠心齋戒,影響周遭的人。「地球只有一個,搶救地球,非素不可。有一天我們走了,再回來,才有地球可以住。」即使孩子早已畢業,他依然固定回到孩子曾就讀的國小做環保,就是希望啟發更多人一起來翻轉地球的未來。

地震是有週期的,誰也說不準地震何時再來,但大地震間隔愈久,下一次發生的時間就愈接近!雖不必恐慌,身處地震帶的臺灣,「吾恃地震之不來,正恃吾有以待之」認知地震的危害,個人平時做好準備,地震包、緊急逃生避難常識不可無,而地震的預警、建築的結構以及土地開發等等與地震相關的政策需要政府與民間共同合作,「戒慎虔誠」,才能將災害降到最低。

一整天的馬不停蹄、密集的參訪,沒有人喊累,因為規劃的用心、接待的熱心,滿滿的愛盈溢每一個人心頭。不僅增加了對地震的知識,更對南投鄉親的熱情留下深刻印象。「我們還會再來。」我們再來,不是因救災,是要體會南投的好山好水好人情;我們再來,不是因災難,是要見證慈濟人留在南投的愛。再會南投,期待他日喜相逢。

圖左 :洪啟芬醫師和同修陳美惠,推動「南投大願力」,希望啟發更多善念,布善種子。[攝影者:許金福]
圖右 :竹山國小希望工程紀念石,九二一大地震後,慈濟基金會認養重建五十一所學校。[攝影者:許金福]

圖左 :志工代表基金會致贈「十在心路」墨寶給竹山國小鄒庚辛校長(右五)和陳清水校長(左五)。[攝影者:許金福]
圖右 :培訓學員吳惠玲感動表示:「慈濟,從二十年前到現在,不!應該是從自始至終,都是一樣的用心對待所有人事物。我真的非常高興能參與投入這個團體,成為一份子。」[攝影者:許金福]

圖左 :延平國小退休的曾彩琴老師(前排左一)感恩上人將延平國小納入第一批援建名單,使學校得於2001年5月4日完工啟用。[攝影者:許金福]
圖右 :文山、新店志工在延平國小大佛手的階梯前合影。[攝影者:許金福]

圖左 :梁明主任在竹山靜思堂,分享他們如何結合佛法與在地特有的竹子來無聲說法。[攝影者:許金福]
圖右 :「蓮花轉法輪,竹竹足有法,竹竹蓮花道」竹山法親的用心,令志工開眼界,長智慧。[攝影者:許金福]
圖左 :梁明主任的解說,聽得大家既歡喜又佩服。[攝影者:許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