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桃園 一念心轉 在六度中積富人生

一念心轉 在六度中積富人生

E-mail 列印
「很平常的一件事,上人講來就有藝術、有韻律,聽得很入耳﹗」「如果沒有慈濟,不知道自己會怎麼樣?」桃園資深慈濟志工林陳佳惠坐在靜思書軒裡,娓娓地敘述著自己的慈濟因緣。

11月2日午後,桃園靜思堂為即將 來臨的歲末祝福做準備,各功能組的成員緊鑼密鼓地為段《佛陀的一生》的入經藏曲目做練習,今年七十九歲的林陳佳惠也在榮董功能組的練習行列。她談及三十年前與證嚴上人的師徒之間,滿臉盡是溫和與滿足的微笑。

◎受困於家業 卻揮霍的人生

在二十歲的荳蔻年華,林陳佳惠從鄉下務農人家嫁給家中開設鐵工廠的夫婿,因此在經濟上是衣食無缺的。然而婆媳同住的佳惠,結婚未久即發現婆婆與丈夫皆患有憂鬱症,婆媳之間相處也不和睦,先生更是頻染病疾。

這一連串的狀況,讓她在沉重的家業壓力下,始終覺得自己是個歹命人,也轉而對外尋求各種管道紓解心中苦悶與壓力,平日經常呼朋引伴,去珠寶店買首飾,去委託行買衣服,甚至去地下舞廳尋樂。

在家怨嘆、爭吵,在外揮霍、尋樂,這樣的日子,佳惠懵懂地度過了二十年,直到昔日有位姊妹淘成為慈濟人,不忍見她日日困頓在家業中,於是跟她介紹花蓮有一位師父,可以為她的人生解惑。

佳惠隨著志工們,每個月去花蓮一次見上人,她回憶說:「精舍空間小小的,後面有一間鐵皮搭蓋的簡單房舍,來自全臺灣四面八方的鄉親朋友們,就坐在鐵皮屋下,圍擠在長長的桌子旁,趁著見上人的機會,紛紛地提問自己所面臨的困惑。

「小孩不唸書怎麼辦?」「先生有外緣怎麼辦?」「兄弟互相爭家產怎麼辦?」……各式各樣且繁雜的情境,眾人爭相向上人提出疑問,佳惠說自己很少提訴問題,只是聽著、看著上人耐心地對大眾解惑,「就算只是坐著旁聽,都覺得很愛聽。」

佳惠提到自己靜坐旁聽,都感受著上人以智慧圓融的方式為大家開解人生困惑﹔也透過別人的故事與上人的說法,自己內心的愁困慢慢地隨之撥雲見日,也感觸一切對生活的看待,喜樂悲愁之間,其實肇因於自己心念的態度。

◎一百萬買不到旗袍 體悟在付出中造福

心念的改變,逐漸讓佳惠的生活型態也改變了,她與一些曾經互相吆喝找樂的姊妹淘,慢慢地增加了去花蓮的次數,也對佛教的認識日漸累積,佳惠體會有福的人要繼續造福,揮霍度日只是在消耗福報,她也從繁華走向樸實,一連串的改變,連之前大家一起相約叫車的計程車司機,都曾對她打趣地說:「以前是載大家一起去地下舞廳;現在是載去念佛﹗」

慈濟的理念是必須付出無所求,走入人群行六度,佳惠體會布施是六度之首,且因老公多病之故,她私底下偷偷地存著錢,再抱著布施消災、滅除業報的想法,於是在1991年左右,以先生的名義捐贈了第一個榮董,她一直以為一百萬的善款捐贈,可以換得慈濟委員身上所穿的旗袍,那是她欣羨且嚮往已久的「百萬服飾」,於是,滿心期待慈濟為她送來一套旗袍,焦急地等待著那一天快快來臨。

「捐贈榮董是沒法做長衫(旗袍)的﹗」一位資深志工告訴她要投入做慈濟事、成為委員才可以穿旗袍。於是佳惠開始思考投入做慈濟,進而調整心態與生活型態,她固定去成功國小的環保站做環保﹔駕駛菩薩車讓志工們順利承擔各種勤務﹔聽上人說慈濟人要守戒不殺生,也想為生病的大兒子積福,於是全心全意開始茹素。

除了愛去花蓮或臺北親近上人聽法,佳惠在大愛臺開播後,更在家中廚房擺設一臺屬於她個人的小電視,唯一固定的頻道就是大愛臺,她歡喜廚房,因為有親近上人與慈濟的美好饗宴。

佳惠平日也更加省吃儉用,慢慢地累積為家人募集了七個榮董,她笑說自己以前常常因揮霍花費,導致月底經常缺錢﹔然而在愈加投入慈濟之後,竟然忙得總沒時間花錢,金錢反而多了出來。有感於佳惠的轉變與鼓勵,身邊也有十多位朋友受他牽引,陸續加入了榮董行列。

佳惠笑著回憶,有一次與朋友搭長途飛機去歐洲,她不懂如何操作、觀看前座椅背上的螢幕節目,就一路拿著慈濟的刊物認真地看,同行的朋友太過好奇,把刊物借了過去,佳惠再藉機向友人介紹慈濟、上人與自己所參與的慈濟事,一趟旅程返臺後,朋友夫妻也隨之加入了榮董。

◎九二一的震撼

雖然有心成為委員,也面對多人的相勸與邀約,然而因為家業的沉重,佳惠始終猶豫不決,無法跨出勇敢的那一步,於是這一蹉跎,就耽擱了十年的時間。1999年,臺灣九二一大地震的發生,看著新聞報導,佳惠說自己每一天都因為不忍與著急,而隨著鏡頭哭泣不已。

她不斷地自問:「太多人死了,我可以做些什麼呢?」於是她化悲憂為積極,配合慈濟行動,親自前往南投參與救災,也響應義賣去馳援災區的活動,除了募款,還去認養活動義賣餐食的攤位、大力號召親友來幫忙,自掏腰包買餐食材料、買素淨藍色或灰色的衣服給幫忙義賣的親友穿上。

隨著進一步深入慈濟活動,佳惠體悟到:「一個人慈悲的力量可以加乘放大,進而影響周圍許多人。」在慈濟路上,她雖早已擁有「慈濟榮譽董事」的聘書,然而卻選擇停留在所謂的「舒適區」之中,安於歡喜聽法與自在做志工的想法裡﹔而九二一那如在平地爆出一聲巨雷的震撼,讓她主動走出「舒適區」、擺脫怯懦,決定勇敢承擔起委員的使命,於2001年在她將近五十歲時,正式受證,穿起想了十年的旗袍。

◎歹命、好命一念間

「我把八十四歲的尪婿照顧得很好喔!」言談間的滿足盡現佳惠此刻知足的心情,不再說歹命,她笑談著自己的好命,尤其,把上人教導的「感恩心」當做生活法寶,受用無窮地應用在家庭生活間,對婆婆與丈夫也不再怨懟,進而用心地關照他們,感恩他們讓她從農村女孩日漸成長與蛻變。

她也早已不再逛買於精品店、委託行、珠寶店家中﹔取而代之的是每日早上十點,出現在桃園市區最大的市集「南門市場」裡,來回穿梭在店家間做資源回收,不分夏褥冬寒,滿頭白髮的佳惠,專注地整理與撿拾。

市場通常在午間才陸續結束,往往她一開始做起資源回收,總不自覺地忙碌到下午一點鐘過後,身上的衣服也經常因此汗濕淋漓,身旁親友或路人對她的改變有感到疑惑者、有勸她要注意身體的狀況不要過勞者,然而佳惠總強調:「自己年紀已大,跟隨著上人的腳步,要趕快做、要緊緊跟著做。 」

「修行路上勤精進,不因魔考起退心,菩提樹下力弘願,不悟真理不起身,夜睹晨星光閃熠,頓悟苦寂滅道理,再悟因緣十二義,終證六度波羅蜜……」,12日歲末祝福,榮董團隊承擔法海區,演繹《佛陀的一生》中〈悟道〉的段落。

在彩排的韻律中,佳惠歡喜且認真地唱誦著佛陀為一大事因緣的悟道過程,把對上人的尊敬、對慈濟的愛、也把佛陀的慈悲與行願,一遍遍地認真咀嚼,放入了自己的八識田中。

慈濟榮董們有「富中之富」的企業家或其家屬,也有「貧中之富」的樸實、平凡市井小民,他們護持慈濟的心一樣熱切,一分一毫、日積月累地存起慈濟功德錢,行布施於人間,甚至親自走入人群,實際走上行六度的菩薩道,真實奉獻愛心,襄助慈濟志業的推展,進而幫助世間苦難的人離苦得樂,也用心經營著屬於他們「富有」的人生。

圖左 :「修行路上勤精進,不因魔考起退心......終證六度波羅蜜」佳惠師姊(前排右一)認真地手語演繹,三十年來深信佛法,緊緊跟隨上人,以身體力行來行六度,精進不懈行菩薩道。[攝影者:郭林淑芬]
圖右 :「富中之富」的林陳佳惠,年輕時揮霍花費,如今省吃儉用,圓滿了七個榮董,今年七十九歲的她,近三十年來不畏辛勞地堅定做環保,每日穿梭於桃園市「南門市場」到店家收資源回收,並帶動店家做環保,三十年來堅定一念,精進做慈濟。[攝影者:郭林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