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親子環保與藝術之旅

親子環保與藝術之旅

E-mail 列印
星期天(20191110)嘉義親子成長班,前往高雄參觀慈濟鳥松環保教育站以及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進行戶外教學,共有一百一十九位學員參加。

立冬過後的清晨稍有寒意,七點左右家長與孩子們陸續完成報到 。背著背包、水壺,帶著飛盤、玩具飛機等,無論大人或小孩都滿懷著期待。

大夥兒集合在廣場前,志工林美玲再做一次行前叮嚀。志工李曄芬發揮她的專長,將靜思語編曲成歌,教大家唱:「走一步,進一步,愈走愈進步。」學員們朗朗上口,一行人帶著歡樂的歌聲,邊唱邊依序登上遊覽車,出發前往目的地。

◎環保人文與建築之美饗宴

學員長陳建銘日前先經過場勘,發現高雄鳥松的環保站很有故事,也充滿慈濟人文之美,於是特地安排學員們前來參觀學習,並順道前往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他說:「藉著戶外教學的機會,帶孩子們出來拓展視野,增廣見聞,學習他人的長處,並經由團體導覽為他們種下一顆藝文之美的種子,日後他們可以個人前往再深度的造訪。」

經過將近九十分鐘的車程,終於來到了高雄鳥松環保教育站。首先志工陳昭和介紹環保站的緣起與故事,放眼望去,環保站內隔層分類的很有次序,完全沒有異味,翻轉了一般人對環保回收的印象。站內還布置許多用廢棄回收物作成的藝術品,不少作品都出自志工蔡宗成之手,其中「流淚的大樹」和「大紅花轎」還得到高雄市環保比賽的第一名。無論是用安全帽做成的動物頭套,或是蓮蓬頭、電扇,這些化腐朽為神奇的創作,都令人讚歎志工們的巧思與用心。這些利用回收物做成的藝術品,讓不少學員都爭相與之合照。

志工李曄芬說:「各地的環保站都有它的特色,鳥松環保站的設施很完善,展現出慈濟人一貫盡心盡力的人文精神。」

接著環保分站活動,分成兩隊室內與戶外進行分類實作與DIY創作。

戶外的分類活動分成四站,第一站志工陳怡芳分享正確的環保觀念「愛地球很簡單」,一筷省水,蔬食三好,隨身五寶,從日常中落實環保行動,不僅環境好、健康好也是尊重生命的好行動。第二站志工吳桂花教導寶特瓶的分類方法,其中包含分色、清洗與再製成救災毛毯的故事。第三站志工彭國衛教導玻璃罐的分類,燈管、藥品、酒瓶等,雖然原始製材都是玻璃,但因為材質不同,分類也不同。第四站志工薛照美教導環保十字口訣,瓶瓶罐罐紙電1357。瓶瓶罐罐的種類最多也最複雜,透過口訣學會各種塑膠罐、鋁罐、鐵罐等的分類,讓人不再霧煞煞。

◎廢物再利用 創作DIY

室內的DIY分成三個主題,桌上有五顏六色的打包帶,志工徐彩霞教學員們利用回收的打包帶編成戒指;志工張秀琴教學員們編織可愛的金魚;志工蔡宗成利用軟木塞、瓶蓋、彈珠和鐵絲做成環保童玩天秤不倒翁,大人小孩都玩得不亦樂乎。

家長游宜君全家四個人一起參加,她說:「這個活動不僅讓小孩們更加清楚地認識資源回收的觀念外,還親手實作,令人印象更深刻。我們也學到回收前要先做清潔再回收。此外,製作這些都是我們小時候的童玩,也可以讓孩子體驗到不一定都要花錢買玩具,利用回收的物品做成的玩具不用花錢也很好玩!」

鳥松環保教育站是實業家王獻聰等人共同捐助興建的,一草一木都是當地的志工親手舖設種植的,儼然就是一座凝聚愛的環保站。不僅硬體設備充滿愛,茶水、點心和午餐加上溫暖親切的笑容,嘉義親子班的學員、家長和志工們,也感受到高雄鳥松慈濟志工給予賓至如歸的熱情款待。中午時分,揮揮手向他們道聲感恩和再見,一行人又驅車前往衛武營。

◎參觀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這是飛碟嗎?」「好像海浪啊!」一來到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映入眼簾的巨大流線型建築讓學員們驚嘆連連,在導覽員王寶淑的解說下,得知這是荷蘭建築師法蘭韾.侯班以衛武營榕樹群為靈感,融合地景地貌與高雄的鋼鐵業與造船技術的傑作,對於它的建築設計與工法,令所有學員嘆為觀止。

衛武營戶外遼闊的大草原,讓學員們可以盡情的奔跑玩耍。拿出準備好的野餐墊和飛盤,席地而坐享受大自然的陽光與微風。

無論用廢棄回收物再創作的藝術品,或是國際級藝術大師的傑作,這一天親子成長班的學員們,除了感受到慈濟的人文之美外,也見識到了國際級水準的建築之美。這些美善的種子期待在未來也能長成一棵棵茁壯的榕樹。臨走前留下一張張紀念的照片,帶著滿臉的微笑,一行人踏著夕陽滿載而歸。

圖左 :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的建築設計與工法,融合地景地貌與高雄的鋼鐵業與造船技術的傑作。[攝影者:王翠雲]
圖右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擁有全臺唯一的葡萄園式音樂廳與世界最大管風琴。[攝影者:王翠雲]

圖左 :衛武營兒童遊樂場,讓學員們可以盡情的奔跑玩耍。[攝影者:王翠雲]
圖右 :高雄鳥松環保站志工陳昭和介紹環保站的緣起與故事。[攝影者:王翠雲]

圖左 :用安全帽做成的動物頭套,或是蓮蓬頭、電扇,這些化腐朽為神奇的創作,都令人讚歎志工們的巧思與用心。[攝影者:王翠雲]
圖右 :環保DIY,由張秀琴老師(著紅衣者)教學實作;學員體驗以資源回收打包帶,製作簡易手戒。[攝影者:林家芸]

圖左 :環保DIY,由志工陳宗成(左)教學實作;學員體驗以資源回收瓶蓋、軟木塞、鐵絲製作簡易童玩不倒翁。[攝影者:林家芸]
圖右 :志工徐彩霞(左)專業教學實作;以資源回收打包帶來製作簡易童玩-金魚。[攝影者:林家芸]
圖左 :志工吳桂花(左)分享寶特瓶的分類方法。[攝影者:林家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