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加拿大 多倫多支會捐贈文具 孩子做作業不用愁

多倫多支會捐贈文具 孩子做作業不用愁

E-mail 列印
慈濟多倫多支會為了幫學齡兒童能快樂地成長學習,擬定「新芽計畫」,並以登打士公立小學(Dundas Public School)為第一間合作對象,捐贈三至五年級共計九十五位孩子,每人一個書包與文具。孩子們都很高興能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文具,現在既使放學後也不愁沒有文具做作業了。

師兄師姊一一為他們背上書包,噓寒問暖,孩子臉上也露出開心的笑容。[攝影者:黃一哲(濟哲)]
「新芽計畫」是多倫多支會繼捐助三所大學(多倫多大學、約克大學、懷爾遜大學)獎助學金之後,為了幫助更多學齡兒童能快樂地成長學習擬定的新企劃。

雖然多倫多市名列全世界前二十名高所得、高消費的城市之一,但是也有很多家庭的收入遠遠低於平均所得,新移民的家庭更是辛苦。父母往往大部分的精神體力都投注於工作,謀求 生活;年幼的孩子只有交給祖父母幫忙照顧。入學後,文化與語言的隔閡深深影響孩子們在學校課業上的學習。

登打士公立小學(Dundas Public School)是我們根據教育局提供的資料,訪談了數間小學後決定新芽計畫合作的第一間小學。Maria Arone在這間 小學任職校長已超過十五年,不論對校務或是學生的了解,都如數家珍。

當我們與她討論開學文具捐贈時,她參與每一個細節,包括文具內容,通知學童家長並徵求家長同意孩子被拍照,幫我們審查將在捐贈儀式中所用的歌詞或講稿,確定每一個詞、每一 句話不會不小心傷害到小朋友。這期間的e-mail往返不下數十次,吳蕙君師姊與我均受益良多,也深深體會校長與老師們對孩子身心的照顧。

為了不耽擱小朋友上課,校長選擇早上八點五十五分讓小朋友開始入場。捐贈儀式三十分鐘,捐贈的對象是該校三、四與五年級的孩子共計九十五位,每一位小朋友將收到一個書包與 該年級需要的各式文具。雖然時間很緊湊,除了書包與文具,我們還為孩子們準備一堂人文講座,分享慈濟竹筒歲月的故事。

人文學校的陸詩潤老師講慈濟竹筒歲月的故事給小朋友聽,鼓勵小朋友養成儲蓄的習慣,首先問小朋友認不認識竹筒?假如存滿可存多少錢?存下來的錢可做什麼用?每一班的小朋友 都紛紛舉手表達自己的意見,氣氛熱烈。他們年紀雖小,也很有見地表示錢匯聚起來可助人。

當然這段節目也是與校長事先溝通好,校長很感動慈濟的成立篳路襤褸,一步一腳印,積小善為大善,形成社會中一股善的力量。因此詢問我們是否可幫學校內二十個班級,每班準備 一個竹筒,讓孩子們可以實踐他們今天所學到的,積沙成塔,粒米成籮,不要小看自己。

孩子們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捐贈儀式,她們經師姑的引導魚貫出列;師兄師姊一一為他們背上書包,噓寒問暖,孩子也自然回饋一個感恩的擁抱,但一回到座位,即刻迫不及待的打 開書包,翻弄裡面的彩色筆,鉛筆盒……等,愛不釋手。終於有一份屬於自己的文具,既使放學後也不愁沒有自己的文具做作業。

校長與老師感恩慈濟人的用心,捐贈場面溫馨有趣,雖然只有三十分鐘,但可以感受到我們經過細膩的計畫與準備,竹筒歲月的故事更引發小朋友熱烈討論。

我們贈送每一班一個竹筒,希望他們能延續今天的小心願,每天到學校積存她們的愛心,校長語重心長說;「今天我們帶來的禮物將給孩子們深遠的影響。」

最後一位三年級的小朋友出列,她用字正腔圓的國語羞怯的說:「感恩師姑師伯,今天帶給我們這麼好的禮物。」並代表同學與校長贈送我們每人一個印有學校標緻的金蘋果書籤。 「感恩師姑、師伯」是她剛剛從蕙君學姊的開場白與明潔(慈潔)師姑的致詞中學到的新名詞,卻那麼恰如其分的回饋給我們。 .

圖左 : 人文學校的陸詩潤老師講慈濟竹筒歲月的故事給小朋友聽,鼓勵小朋友養成儲蓄的習慣。[攝影者:黃一哲(濟哲)]
圖右 : 贈送每一班一個竹筒,希望他們能延續今天的小心願,每天到學校積存她們的愛心。[攝影者:黃一哲(濟哲)]

圖左 : 捐贈的對象是該校 三、四與五年級的孩子共計九十五位;每一位小朋友將收到一個書包,與該年級需要的各式文具。[攝影者:黃一哲(濟哲)]
圖右 : 小朋友用字正腔圓的國語羞怯地說:「感恩師姑師伯,今天帶給我們這麼好的禮物。」[攝影者:黃一哲(濟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