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共識共行 全力配合

E-mail 列印
2018年寮國因水壩潰堤加上今年的雨季釀災,村民苦不堪言。慈濟人經過勘災、前往進行場地勘查後,有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越南、緬甸、臺灣等六個國家的志工前往發放。11/22告假時,上人慈示應秉持感恩、 尊重、愛之精神,親手遍布施,讓受災村民接受全球慈濟人的祝福。

先遣小組於11月23日先行前往,大團則於11月28日出發。來自臺灣各地的三十六位志工,11月27日傍晚在桃園靜思堂集合,進行物資打包暨行前叮嚀。

◎共識 共行

寮國是東南亞唯一還沒有慈濟人的國家,而且發放戶數多達一萬多戶,五萬多人,需要很多志工共同圓滿。行前共識會議時,領隊許學智說明此次寮國水患援助發放團,有先遣小組和大團人數共計一百二十五位志工,來自六個國家。此行還準備了灰色志工服,要給當地投入發放行列的新發意志工,希望透過此次援助行動接引他們加入慈濟。

二十多年總務經驗的資深志工吳啓明,親力親為指導發放團隊,如何分配、打包的方法。「先秤個人行李,再搭配公用物資,泰國轉機時每個人只能二十公斤,不要超重喔!」他隨機提起身邊的行李廂,掂掂重量說:這個還可以加接……」接著說:這一梯準備的除了一萬多份靜思語卡,其他都是志工需用的物資,如:香積飯、素鬆等等。

總務工作繁瑣,如何有條不紊地快速地完成打包作業?他謙虛表示,都是做慣的事,不困難。只是前置準備時,要先與宗教處相關同仁連繫,知道有哪些物資,還要了解各個航空公司限制的重量,再把物資分類、平均分攤打包就完成了。他看著正在封箱的湯仁淳說:「他們年輕人學得很快,做得很好。」

行前共識會議,首先由曾前往寮國多次勘災的資深志工羅美珠、游美雲,和大家分享勘災、場勘的過程及感動。羅美珠提醒大家:六個國家慈濟人一起去發放,彼此可以學習、傳承,一定要謹記上人叮嚀,人人都要有粽串精神,合和互協共同完成,同時將粽串精神傳遞到寮國,接引本土志工就近幫助寮國子民。期待藉由這次發放的因緣布善種子,能夠人間菩薩從地湧出進而一生無量。

許學智叮嚀時提及上人的三憂:天地敗壞太快,天下苦難偏多,弟子慧命的成長。因此他勉勵團員:一心一志做好慈濟事,能夠參與發放是因緣俱足,因此要把握當下全力配合,共同成就整體之美。要珍惜能與眾人結好緣的機會,發放過程中展現慈濟人文,更重要的是人間菩薩大招生。

◎事前用心

11月28日早上,臺灣大團從桃園靜思堂出發搭機飛抵泰國曼谷,傍晚再轉國內航班抵達烏汶飯店住宿一晚。次日(11/29)清晨六點(泰國時間)搭遊覽車,趕往泰寮邊界崇梅,希望在關防人員上班之前抵達,盡快辦好出入境手續。經過漫長等待,終於完成入境寮國手續,到達占巴薩飯店已經超過午餐時間,泰國志工早已備好便當等待臺灣志工的到來。

簡餐後,隨即展開寮國水患援助發放說明會議。來自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越南、緬甸、臺灣等六國的慈濟志工齊聚一堂,聽取各個發放點的場地、動線、物資數量。由於先遣人員早已將發放場地的布置、物資集結及和村長的說明會都已完成,宗教處同仁梁貴勝只針對發放的注意事項做提醒,柳宗言則解說使用雲端資料庫 (Ragic系統)發放的幾個步驟。

在緬甸運用Ragic系統第一次大型發放後,他針對缺點改善,設計出更完善的系統作業,希望操作手機掃描的志工,上線時能夠得心應手,讓發放流程更順暢無誤。為了讓志工更清楚發放流程、系統操作,A、B兩組組長和三位志工上臺示範,實地操演發放流程:三個人一條動線,第一位看得懂寮文,核對祝福卡上的姓名與發放通知單是否一致?第二位負責手機掃描報到,第三位負責指引受災民眾簽名或蓋手印。

有位志工提問,如果姓名不符要如何處理?柳宗言回答:我們設有特別服務組,村長會處理、解決發放過程中所遇到的任何問題,請大家放心。一萬多戶受災家庭將於發放現場領取油、鹽、糖,至於稻種、大米,為減輕受災民眾的負重,比照緬甸模式在Ragic系統登入後,憑著簽收單據到指定地點領取。說明會告一段落,發放A、B兩組、活動組、系統操作組,繼續分組討論。

◎共同心願

會議室外,三位來自臺灣的隨隊醫師鄭竹晏、呂秉勳、龔彥綸,忙著幫先遣志工舒緩多日來的勞累。同時提醒大家:多喝水,累了就休息一下不要強撐。

來自嘉義的鄭竹晏醫師,就讀中國醫藥大學學士後中醫系時,選擇到大林慈濟醫院實習,受到醫護人員、志工的影響,畢業後留在大林慈院服務至今。呂秉勳、龔彥綸兩位是慈濟大學後中醫系的同學,畢業後分別在臺北慈濟院和花蓮醫學中心服務。三位大醫王準備了不少的痠痛藥布、針灸醫材,他們一致希望這些醫材都是備而不用。

事前用心,事中盡心,事後寬心。各功能組志工專心聆聽先遣小組規劃、地點、動線、物資項目的說明,用心演練發放流程,為的是讓受災村民快速領取物資及後續提領的大米、稻種,五天圓滿發放,是2019年寮國水患援助發放團共同的心願。

圖左 :二十多年總務經驗的資深志工吳啓明(左),親力親為指導發放團隊,如何分配、打包的方法。(右為潘仁淳)[攝影者:吳碧華]
圖右 :曾前往寮國多次勘災的資深志工羅美珠提醒大家:六個國家慈濟人彼此可以學習、傳承,一定要謹記上人叮嚀,人人都要有粽串精神,合和互協共同完成發放。[攝影者:吳碧華]

圖左 :曾前往寮國多次勘災的資深志工游美雲,和大家分享勘災、場勘的過程及感動。[攝影者:吳碧華]
圖右 :11月28日早上,領隊許學智帶領臺灣大團從桃園機場出發。[攝影者:吳碧華]

圖左 :宗教處同仁柳宗言,解說使用雲端資料庫 (Ragic系統)發放的幾個步驟。[攝影者:吳碧華]
圖右 :馬來西亞志工張柏林,說明發放動線。[攝影者:吳碧華]

圖左 :為了讓志工更清楚發放流程、系統操作,A組志工上臺示範,實地演練發放流程。(左起:張柏林、蘇福明、郭糧鳴、洪清夏)[攝影者:吳碧華]
圖右 :總機動組林木德說明發放中的注意事項,隨隊醫師呂秉勳(右)、龔彥綸(左)用心聆聽。[攝影者:吳碧華]
圖左 :活動組討論在發放儀式中的帶動方式。(中:泰國志工彭秋玉)[攝影者:吳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