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堅實種子將萌芽

E-mail 列印
昨天下午三點,占巴薩省的發放圓滿完成,大隊隨即趕往距離四個多小時路程的沙灣拿吉省。清晨(12/3)五點,天色未亮,即啟程前往沙灣拿吉省的發放地點。今天要在三個地點Nanongphom寺廟、Paphou m寺廟、古佛寺院(上下午各一場),發放四場,嘉惠二千六百多戶受災村民。

寮國是個農業國家,一望無際的是等待復耕的稻田,悠閒的牛群啃食的不是青草,而是收割後乾枯的稻梗。適逢旱季,路面少了泥濘卻依然顛簸,一百五十分鐘後,A組抵達Nanongphom寺廟。

經過三天的發放,團隊默契愈來愈好,物資、布置、動線,各功能組、村民志工、學生志工,快速地各就各位。在Nanongphom寺廟發放五百多戶,Nanong Pham、Toumgnei兩村的村長,勘災後發放前就開始共識,了解慈濟的用心,允諾會將發放通知單一一送到村民的手中,把慈濟人的愛傳達給村民。透過他們的協助、通知、村民志工的配合,將物資親自交到村民手中,圓滿了發放。

◎最好的一件事

因商務會議,中午要飛往上海的寮國實業家林耀文先生,一早便到了發放現場,先和領隊許學智、A組組長郭糧鳴說明後,再到發放物資區交代村民志工們:「午餐後,記得要回來繼續下午場的發放。」接著示範發放物資時要鞠躬、要說祝福的話。同時指派具有領導能力的村民志工Meio,負責帶領村民志工、學生志工。他說:由本地人來帶領、指揮村民志工,語言溝通無障礙;而且一看Meio的面相、說話的樣子,就知道他有領導能力。

正如林耀文先生所說,Meio真的非常稱職,發放進行中,他隨時注意動線、物資傳遞是否順暢,還會幫助老弱的村民提物資。Meio覺得:「和很多人一起在這裡幫助人,有一種很團結的感覺,能夠幫助自己的村民心裡很高興。」還說:「每個人都有一種善良的想幫助人的心,知道你們要來幫助我們,大家都非常願意來幫忙。」看到村民有好的物資可以領取,讓生活好一點,這是一件好事。他連聲道謝:「非常非常感謝你們,不管多還是少,每個人都能拿到物資,看到每個人的笑臉,是最好的一件事。」

林耀文團隊從發放第一天開始就跟著A組同進退。連續幾天發放儀式進行前,Pele先生經由泰國志工彭秋玉的陪伴與指導,無論是帶動團康還是對村民志工、學生志工,說明動線以及發放時應有的感恩和尊重,Pele先生都能如實如儀的執行。彭秋玉表示,三天來的發放,Pele先生和村民互動時的熱心和誠懇,我們都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希望未來他能成為慈濟在寮國的堅實種子。

全程參加發放的還有一位長者PHETPASEUTH,他是林耀文先生的岳父,總是默默地在動線中補位;哪兒需要,他就到哪兒。每天跟著女婿到發放現場幫忙,長途奔波一點也不覺得累,因為他很喜歡幫助人的感覺。

◎學習付出歡喜多

沙灣拿吉省當地中華理事會秘書林修光先生,帶領崇德學校三十位師生來參加發放。下午,有十五位同學跟著A組轉往Paphoum寺廟進行發放。他說:是崇德學校董事長馬勵娟委託我,陪伴老師、學生來的。「今天是星期二,是寮國學校的假日嗎?」林修光先生笑笑地說:「不是假日,是特別給的假。」一旁的李漢亮同學以還算流利的華語補充:「今天是上學日,是學校特意給的假,請老師帶我們來服務。很開心能來服務,真的有不一樣的感覺。」

林修光先生看了這些學生的表現,非常滿意:「能夠來這裡跟著你們學習服務他人,對年輕人來說是一件好事,也是很難得的機會。」他很感謝馬勵娟董事長的信任,也很讚歎她:「董事長是很有愛心的教育家,她希望崇德的學生都能成為願意付出的人,她的委託,再忙我都要幫忙。」原本只是陪伴學生來的林修光,卻成了慈濟志工最好的溝通橋樑。

每到一個發放點,都有村民志工、學生志工投入服務行列,今天也不例外,不同的是更多的女性村民志工加入。林秋玉很欣慰,一年多來,慈濟在寮國所做,已經得到善的效應,她希望這股力量能夠在村莊不斷綿延,未來有更多菩提種子在當地生根茁壯。

◎不一樣的體悟

發放組的臺灣慈濟志工江明貞,很感恩有機會和村民們近距離的接觸,更可以感受他們單純的心。她舉例:一位媽媽帶著雙胞胎來,小朋友不怕髒就在紙箱旁玩得很開心,他們很相信大自然,就是和大自然為伍的那一分純真的心。

一些領完物資的村民,好奇的站在旁邊看志工,由於語言不通,而且發放進行中也不能耽擱,她靈機一動,轉身帶他們到樹下,比手畫腳一番「把外箱拆開、鋪平或踩平、再疊好,看清楚了嗎?」他們似非懂得懂的依樣畫葫蘆,一會兒功夫,一堆回收紙箱就被拆疊好了。江明貞非常開心:「原來,做環保可以不用語言,手動動、腳動動,就可以了。」

付出無所求還要說感恩,因為收穫最多的是自己。確實,一趟海外發放行,她有了不一樣的體悟:「我們不要有太多名利的追求,在臺灣有很多的名相,在這裡沒有,他們都很純真。上人教導我們擁有赤子心,寮國人民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對象。」

清修士王明春(思修)第一次來寮國,首先印入眼簾的就是看到一大片的農田,非常的純樸的鄉村景物,讓他回想小時候的情景,而且每個人給他的感覺都非常純樸良善。他還有兩個心得:「一是感恩有機會來寮國,如果不是在慈濟世界,可能這輩子也不會想要來寮國。」因為寮國對他來說是個非常陌生的國度,想都不曾想,有一天會來寮國。

第二是感動,發放時與受災村民們眼神的互動,感覺他們非常的善良。「帶動竹筒歲月時,每一個人都非常願意付出,雖然不是很富有,但是他們願意把身上所有的錢拿出來布施,這是我參加過的國際賑災比較少看到的,真的是非常的感動。」

發放儀式中,慈濟志工恭讀上人慰問信時,每一位受災村民都很認真地跟著閱讀。一封薄薄的信箋卻能讓人人擁有心靈富足,甚或留給下一代成為傳家寶,多年後帶著發放通知單來和慈濟人相認,就像青海玉樹鄉親不曾忘記慈濟人誠與情的見證。

圖左 :更多的女性村民志工加入。林秋玉很欣慰,希望這股力量能夠在村莊不斷綿延,未來有更多菩提種子在當地生根茁壯。[攝影者:吳碧華]
圖右 :全程參加發放的還有一位長者PHETPASEUTH,他是林耀文先生的岳父,總是默默地在動線中補位;哪兒需要,他就到哪兒。[攝影者:吳碧華]

圖左 :發放儀式中,慈濟志工恭讀上人慰問信時,每一位受災村民都很認真地跟著閱讀。[攝影者:吳碧華]
圖右 :Nanong Pham、Toumgnei兩村的村長,勘災後發放前就開始共識,了解慈濟的用心,透過他們的協助、通知、村民志工的配合,將物資親自交到村民手中,圓滿了發放。[攝影者:吳碧華]

圖左 :Meio真的非常稱職,發放進行中,他隨時注意動線、物資傳遞是否順暢,還會幫助老弱的村民提物資。[攝影者:吳碧華]
圖右 :如果不是在慈濟世界,王明春(中)可能這輩子也不會想要來寮國,也沒有機會服務寮國人民。[攝影者:吳碧華]

圖左 :無論是帶動團康還是對村民志工、學生志工,說明動線以及發放時應有的感恩和尊重,Pele先生都能如實如儀的執行。[攝影者:吳碧華]
圖右 :沙灣拿吉省當地中華理事會秘書林修光先生(左二),帶領崇德學校十五位同學跟著A組轉往Paphoum寺廟進行發放。[攝影者:吳碧華]
圖左 :發放組的臺灣慈濟志工江明貞,很感恩有機會和村民們近距離的接觸,更可以感受他們單純的心。[攝影者:吳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