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發放圓滿 誠情在寮國

E-mail 列印
2018年7月寮國南部阿速波省薩南縣發生水壩潰堤成災,慈濟人首次踏足寮國國土進行勘災,並展開慈濟在寮國的賑災援助。今年八、九月份的豪雨致使湄公河水位上漲沿河多地遭洪水淹沒,寮國南部六個省(甘盟省、沙灣 拿吉省、占巴薩省、沙拉灣省、阿速波省、色共省)共計四十七縣城,十六萬多個家庭(五十萬居民)受災,其中以中部的沙灣拿吉省(Savannaketh)及占巴薩省(Champasak)最為嚴重。

因農作物嚴重受損,居民最需要的是水和大米。證嚴上人給予方向和目標,以沙灣拿吉省、占巴薩省百細市為主要援助地區。10月中旬,寮國水患援助發放前勘團拜訪寮國省府、聯絡造冊,採購油鹽糖、大米、稻種,勘尋發放場地等籌備工作。11月23日寮國水患援助發放團先遣小組先行前往,大團則於11月28日出發。次日(11/29)下午,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越南、緬甸、臺灣等六國的慈濟志工齊聚占巴薩省,展開說明、演練、確認,虔誠祝福為期五天(11/30~12/04) 的發放順利圓滿。

◎平安就好

2019年寮國水患援助發放於今日(12/4)圓滿完成,A組分成兩隊在Pa toum van進行家訪,除了村長Kam phet和一位住在這個村子的村民志工Nuanmani,還有中華理事會秘書林修光全程陪伴,崇德學校高二學生翁金珠、陳玉萍協助翻譯。

寮國一年分兩季雨季和旱季,據林修光先生了解,這裡的農民只在雨季耕種一期稻作;因旱稻品質不好價格差,農民種植旱稻的意願低只佔20%,悠閒就是守在家園特有的生活。如果不是水患,這個村莊的生活應該是無虞的,木板搭建的高腳屋錯落在路的兩旁,屋裡沒有太多陳設,更沒有現代化物品。村民在高腳屋的底層,養著一窩雞、幾頭豬、幾頭羊,周圍種一些菜,對於他們,幸福就是這麼簡單。

透過林修光先生的翻譯,Nuanmani表示,昨天在Paphoum寺廟的發放儀式中,看到「米撲滿的故事」影片很感動。馬來西亞志工葉俍輝鼓勵他,學習緬甸農民日存一把米幫助自己的鄉親。靦腆的他點頭表示願意。除了現領的油鹽糖,Nuanmani能夠領到十二包穀種,一公頃一包,他說:「很感謝慈濟來幫助我們,稻子收割時會捐出一些來幫助需要幫助的左鄰右舍。」

距離Paphoum寺廟不到十分鐘路程,來到Ronmoney家。她家門前長板椅上,坐著幾位婦女;看到慈濟志工到來,馬上站起來,雙手合十。

「沙拜迪」、「沙拜迪」,慈濟志工們雙手合十,僅會的一句問候語「沙拜迪(SA BA I DI,你好之意)」立即拉近與村民的距離。Ronmoney轉身進屋裡拿出一張桃紅色蓆子,透過學生志工翻譯Kam phet村長說明:鋪上蓆子是歡迎客人來訪,請客人坐的,平時是不用的。志工聽了,馬上接手把蓆子鋪在屋旁的大長板椅上。

婦女們描述著水淹村子時的情景:「當時水淹一層樓半,十五天水才全退,家裡東西損毀,還好沒有人受傷,今年就沒有收成了……」Ronmoney想起當時的經歷,不禁皺起眉頭,細心的臺灣志工林淑貞擁抱著她、拍拍她的背,安慰她:「人平安就好。」這句話,沒人翻譯,Ronmoney已經感受了慈濟人的溫暖,展露出陽光般的笑容。

◎心靈富足

走著、走著,轉個彎,走下坡來到Bout老太太家。Bout家也是高腳屋,高腳屋下層除了一張木板拼成的長條椅別無他物,這張長條椅就是她和五歲孫子的床。昨天(12/3)剛領到的油鹽糖,存放在第二層,Bout說:「很感恩你們送的物資,要等兒子、女兒回家團聚,炒大鍋菜時才會拿來用。」

她的女兒在泰國、兒媳在外省工作,一年才回家一次;水患後,子女都有回來關心、幫忙整理。一個五歲左手殘疾的小孫子和她相依為命,提起兒女,不禁眼眶泛紅,看著一旁的陳虹因,老太太說:好像在泰國工作的女兒。年輕的陳虹因悄悄地坐在身旁,牽起她的手、抱抱她,陳虹因希望透過擁抱、膚慰把愛傳達給她寥慰Bout思念兒女之情。

說到淹水,老太太心有餘悸,當時水勢洶湧,住家又低於路面,水淹得特別快,一會兒工夫就淹到第二層。老太太看著村長:「幸好村長及時趕來,我們才能平安逃到安全的地方。」

Bout老太太還有一塊小面積的田地,自己無力耕種,只好給別人種稻;收成後,對方回饋多少米糧,就看對方的良心了。陳虹因感觸很深:「老太太日子雖然過得很苦,但很知足,也不會計較、比較。他們的心靈比我們還富有,我們應該要多惜福、造福。」

林淑貞多年訪視經驗,看到這裡的村民,感受更為深刻:相較於臺灣的慈濟照顧戶,至少不愁衣食,而這裡需要援助的村民,除了一些難以耕種的田地,就剩勉強遮風避雨的高腳屋了。對於Bout老太太的境遇極為不捨。臨別時,她帶動組員獻上最誠摯的祝福,祝福她無量壽福。

家訪結束,折返途中遇到一位八十歲的年邁婦人,蹲坐在路邊,籃子裡一些青菜,靠賣菜貼補家用。她不斷向志工們道謝:感恩你們發放的物資,對我們很有幫助。道謝之餘,還要將所有的菜送給慈濟人,志工們合掌婉拒,同時祝福她平安如意。

◎寮國慈濟情

「我的家鄉在那魯灣 你的家鄉在那魯灣 從前時候是一家人 現在還是一家人 手牽著手 肩並著肩輕輕的唱著我們的歌聲 團結起來 相親相愛 因為我們都是一家人 現在還是一家人……」充滿濃濃情意、歡欣正能量的歌聲,沸騰了每一位發放團員的心。

2019年寮國水患的援助發放,於今日圓滿完成。道不盡的感恩,說不完的感動,依依不捨之情將隨著時光深藏於內心深處。不妨趁著圓緣時刻,說說此行所做、所得。

來寮國數次的泰國志工王鐘賢,看到本地村民志工一次次湧現,他反省道出:「自己有沒有做到感恩每一個人。師兄、師姊來自不同領域,因緣不同牽引走入八正道,實現正法正道。會盡己心力,和大家一起救度眾生。」馬來西亞退休醫師曾美嬌,親見村民生活清苦,看天吃飯,一年耕作一次,因而懺悔:以平時方式用水,用了太多本地的水。緬甸志工溫斯郎期待:善種子留在寮國,成長茁壯。

個子嬌小志氣卻不小,在柬埔寨承擔人文真善美的潘曉彤,身兼錄影、攝影、剪輯等多項功能,為的是要為柬埔寨留下慈濟歷史。她感恩老闆(謝明勳)、老闆娘(胡美玲)的成就,感恩慈濟媽咪(許明珠)的陪伴;參加第一次海外賑災,在發放儀式「竹筒歲月」時段中,體會了:「『空手愛心』,原來有『心』布施,也能付出愛。」

寮國志工陳正輝,邀請司機們上臺,他深深一鞠躬:感恩他們載著志工走遍每一處苦難地方,還主動提出加入發放行列。再代表寮國人民:「感恩上人的悲心、感恩慈濟、感恩六國志工帶來滿滿的愛。」三位隨隊照顧志工健康的大醫王,分享了所見所聞。最後,領隊許學智希望大家帶著滿滿的愛來寮國,帶著滿滿的感動回社區,記得多分享。

2019年寮國水患的援助發放的順利、圓滿,拜科技所賜,運用Ragic系統取代了造冊、實體發放的大量繁重的工作;但核心精神不變,也就是慈濟賑災的五大原則:直接、重點、尊重、務實、感恩、及時。12月正是寮國雨季來臨前的播種時機,期望此次發放的稻種,能讓寮國農民大豐收,為寮國農村帶來新希望。

圖左 :柬埔寨志工潘曉彤(左二),第一次參加海外賑災發放,承擔系統操作。[攝影者:吳碧華]
圖右 :鋪上蓆子是歡迎客人來訪,請客人坐的,平時是不用的。志工聽了,馬上接手把蓆子鋪在屋旁的大長板椅上。[攝影者:吳碧華]

圖左 :志工們坐的坐、站的站,聽著村民們描述水患水淹村莊的情形。[攝影者:吳碧華]
圖右 :Ronmoney想起當時的經歷,不盡皺起眉頭,細心的臺灣志工林淑貞擁抱著她、拍拍她的背,安慰她:「人平安就好。」[攝影者:吳碧華]

圖左 :臺灣志工林淑貞(中),多年訪視經驗,了解村民生活狀況,隨時給予安慰。[攝影者:吳碧華]
圖右 :年輕的陳虹因(左)悄悄地坐在Bout老太太身旁,希望透過擁抱、膚慰把愛傳達給她,寥慰Bout思念兒女之情。[攝影者:吳碧華]

圖左 :〈我們都是一家人〉,充滿濃濃情意、歡欣正能量的歌聲,沸騰了每一位發放團員的心。[攝影者:吳碧華]
圖右 :寮國志工陳正輝(左二)邀請司機們上臺,感恩他們載著志工走遍每一處苦難地方。再代表寮國人民:感恩上人的悲心、感恩慈濟、感恩六國志工帶來滿滿的愛。[攝影者:吳碧華]
圖左 :圓緣時刻,資深志工羅美珠致贈結緣品,感恩參與發放的志工。[攝影者:吳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