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二十四節氣說佛法 愛地球老祖宗早有叮嚀

二十四節氣說佛法 愛地球老祖宗早有叮嚀

E-mail 列印
12月7日這天,全臺受大陸冷氣團影響,又濕又冷的天氣也籠罩整個南臺灣,溫度只有十度上下,冷颼颼的空氣讓人只想窩在家裡避寒……

然而,安平聯絡處卻傳來活力十足的歌聲,讓人不禁想跟著手足舞蹈,「風兒輕輕 吹過,迎著雲兒朵朵,天地多遼闊……」七位大愛媽媽身穿志工縫製的服裝,站在大門口唱著〈小太陽〉這首輕快的歌曲,熱鬧歡喜迎接佳賓的到來。

◎季節更迭 佛法蘊藏其中

為了讓氣候變遷、環保議題更能喚起人人的重視與實踐,2019年的歲末祝福,企畫團隊在安平聯絡處廣場,以檀施文庫出版的《24節氣-聞思修》一書,設計了四季與俚語及佛法相對應的內容。希望大家從遊戲中了解以前的節氣俚語是先人的智慧語,什麼時節該種什麼蔬果有一定的時序運行,然而,現今的天候似乎已不再如此規律了。

此書作者潘翠微,聽說安平聯絡處志工會將書中內容廿四節氣環扣在歲末祝福遊戲裡,特地遠從花蓮前來。

「看到現場的布置,以四季的俚語與佛法相對應,就可以體會到志工們對於細微處的用心。相信會眾看到也會法喜充滿。」她相當讚歎工作人員在設計上想得更平易近人,讓上人的法傳達出去,同時感恩會眾大德對慈濟的護持,讓他們知道慈濟這一年來做了什麼?這也是個方便法門,「法在生活中,心在當下。」

她也談及出書的目的:「想傳達的就是,佛法就在日常生活中,之所以以廿四節氣來闡述,是因修行是有次第的,如何以春分的發心,到大暑如人間的洪爐那麼酷熱,一步一步以階段性前進,佛法看似很難,但只要將它契合在生活上,佛法是受用無窮的法門。」

◎智慧俚語 喚醒內心省思

「立秋無雨最堪憂」、「處暑,會曬死老鼠」、「白露水,卡毒鬼」、「秋分日夜對分」、「九月九,風吹滿天哮」、「霜降,風颱走去藏」這些季節俚語,對於較年輕的一輩,可能連聽都沒聽過,況且又要以臺語說出來,著實讓參與遊戲的會眾或志工們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搞不清楚狀況也不解其意。

「凡事多用心,活到老學到老,認真學就一定會!」負責秋季的志工王隸華,是位七十八歲的退休小學老師,說臺灣俚語對她而言似乎有點困難,但為了可以說得溜又懂得其意,她到大林慈院就診時,特地將資料帶去請教其它較年長的志工們,並且把六句俚語背起來,再通俗的傳遞給會眾。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今天能夠有口飯吃,是要經過多少人辛苦的耕作,其過程也需要很多人付出,希望從遊戲當中切記『惜福』與『感恩』,絕對不要嫌東西不好吃,同時也要重視環保的迫切性,現在的氣候已不再像古時俚語所言,氣候照廿四節氣運行,現在的天氣該冷時卻仍高溫不下,大環境改變了……」她真誠地呼籲。

在二十四節氣中,領略大自然的奧秘,感受大地之母的恩澤,也省思人為的造作,破壞了大地,從「心」思考,如果改變自己,順應自然,疼惜大地。

◎靜思好話 蔬食在日常中

對於廣場中以宇宙大覺者及蔬果,布置象徵五穀豐收、風調雨順的圓形造型,賴區長深表讚賞。「農產品是目前農委會大力推廣的重點,公部門目前實施每週一無肉日,就是希望可以人人多吃蔬菜水果,一起來減緩地球暖化。」

企畫團隊也設計了二十四題與節水相關的題目,讓會眾在答題中更加深印象。

安平區區長賴青足也蒞臨現場,回答節水問題。「何者是造成臺灣地下水大量減少的主要原因?」選項有,被動物喝掉了、自己流失了、蒸發掉了、被人類過度抽取。賴區長回答:「被人類過度抽取。」這個正確答案值得人人深思。

炎熱的夏天容易讓人心浮氣躁,如何讓心靜自然涼成了「夏天」的遊戲設計重點。參與遊戲的民眾以雙手握住紙盒,以玻璃球轉動在靜思語前,唸出靜思語後再往前直到終點,如果掉入洞內則再取第二顆玻璃球,共有三次機會。

來自高雄市岡山區的林麗惠,為了照顧婆婆而住在臺南,趁著空檔時間特地前來參加。對於這樣的遊戲,她特別有體會:「我第一次玩的時候,心還沒有靜下來,所以玻璃球很快就掉下去了,第二次,我先讓自己的心沉澱,慢慢地控制球的速度與方向,就很順利地到達終點了,剛好就是最後這句靜思語,『心不專,念不一,做事難以成就』。」

◎因為看見 親身前來感受

「常常經過、路過這裡(安平聯絡處),就是沒有進來過,藉著今天(12/7)社區歲末祝福活動,第一次進來就看到滿臉慈祥,親切笑容的志工,讓人倍感溫馨的吉祥地方。」文南里里長陳清泉語帶欣喜地表示。

身為慈濟會員已三、四十年,他經常收看大愛臺各項節目,「大愛劇場,真人真事的呈現,讓觀眾看了會自我省思,自己並不是最苦的人,從中得到正能量,翻轉人生……」,他從每齣戲劇中看到愛與陪伴的力量。

陳清泉深知慈濟行善助人不分國籍、宗教,重視孩子的教育,協助921大地震的災後援建,緊急救難時總是最先抵達的團體,他對慈濟的善行義舉如數家珍……

然而,他卻從未參與過慈濟的活動。出生在彰化的他,自1980年定居臺南迄今,已近四十年,歷任六屆里長,近二十四年來一直忙於為民服務,這次他特地撥空來參加。

「看到志工在社區每兩個月帶領長者做活動,設計適合長者的課程,比如:手工藝做包包、健康講座、運動健身、素食料理推廣與長者共餐、分類資源回收做環保……一步一腳印如實付出,足感心(臺語)」里長道盡了對志工們的肯定與感恩。

圖左 :德耕師父(右)與德僎師父,溫馨地向每位工作人員問候並致贈結緣品。[攝影者:王鳳香]
圖右 :志工陪同德耕師父(右)與德僎師父,向文南里里長陳清泉解釋結緣品上的靜思語意涵。[攝影者:王鳳香]

圖左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自己心田裡種下一顆良善種子,時時薰法獲取養分,勇猛不退道心。[攝影者:王鳳香]
圖右 :《24節氣―聞思修》一書作者潘翠微(右一),「看到現場的布置,以四季的俚語與佛法相對應,就可以體會到志工們對於細微處的用心。」[攝影者:王鳳香]

圖左 :炎熱的夏季如人間大洪爐,讓人心浮氣躁無法靜心,此時更需要修法忍、生忍,才能讓慧命成長得到法喜。[攝影者:王鳳香]
圖右 :高雄市岡山區的林麗惠,第一次因尚未靜心,沒有過關,第二次把心沉靜下來,很順利地到達終點,她深刻體悟靜思語,「心不專,念不一,做事難以成就。」[攝影者:王鳳香]

圖左 :志工特地穿上象徵乾淨水滴的藍色道具服裝,告訴會眾,如果地球沒有受污染,水是如此清澈湛藍,相反地則是灰色的水滴。[攝影者:王鳳香]
圖右 :安平區區長賴青足關心節水問題,也讚賞志工以宇宙大覺者及蔬果布置象徵五穀豐收、風調雨順,更認同蔬食能減緩地球暖化。[攝影者:王鳳香]
圖左 :智慧俚語發人省思,學習惜福與感恩天地萬物賜予人類的所有資源。[攝影者:王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