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方向不偏移 點滴聚福緣

方向不偏移 點滴聚福緣

E-mail 列印
1000多位會眾前來,年年此刻歡喜相聚,互道祝福聲中,送走舊年、迎新年,不一樣的是,多了一陣懷舊風⋯⋯

「知道史豔文是誰嗎?秘雕又是何方神聖?長著兩顆大門牙的『兩齒』,他的口頭禪是甚麼?怪老子身上背 的那一只黑袋子,裡頭裝的又是甚麼?藏鏡人為甚麼返黑歸白?」志工蔡双鳳開場問大家。

大人的懷念、小孩的新鮮、環保布袋戲劇場於2019年12月8日下午在臺南靜思堂歡喜登場,志工藉由布袋戲偶表演,將環保蔬食的概念呈現;同時利用留存的剩布、環保回收的養樂多空瓶,教會眾DIY製作成戲偶,簡淺易懂,寓教於樂,為歲末祝福增添許多歡樂。

◎環保三十年 劇偶齊響應

「我們作伙相招,從每一個人做起,環保清淨在源頭,留給大家一個乾淨的地球。」布偶不分大小,大家舉在手上做對話,心中得意又開心。

結合時事又充滿趣味對話的劇本,是志工蔡双鳳的傑作,「2020年就是慈濟環保三十周年,主題就扣在環保,而布袋戲是許多人喜愛的本土文化,用它來呈現環保蔬食愛地球的觀念。」蔡双鳳很高興地分享。

志工李惠卿除了製作舞臺上的布偶,同時也是指導會眾戲偶DIY的老師,李惠卿表示,生活中有許多隨手可得的物品都可以利用,成為自己的創意作品,「我們期待大家,在生活中不浪費,珍惜資源,學會如何讓物命再延續。就像劇中的史艷文說的:『尚貴的不一定是尚好的,尚好的不一定是咱們需要的。(臺語)』」

◎環保二十年 雙手不缺席

來自關廟牛稠埔的孫許良阿嬤,拄著手扙一拐、一拐的跟著大眾走入靜思堂,她在三年前騎車不小心摔傷了髖骨,手術後走路有點不方便,但只要靜思堂有活動,她一定要來。她年年都參加,趁著還能走動,就要把握機會來給師父祝福,這也是她心中最大的期待。

孫許良阿嬤早在二十年前就當慈濟會員,同時用行動響應上人的環保理念。二十年前,她住在官田工業區附近,在工廠做女工。有次聽到廣播電臺的節目,剛好播放慈濟證嚴上人的故事,上人提到:「臺灣經濟起飛,大家有錢,消費量變大,間接也造成許多浪費。」因為當時多數民眾不知惜福,垃圾滿地,有些可以回收的都隨意丟棄,於是鼓勵大家來做環保,讓垃圾回收再利用。

許良阿嬤聽了很有同感,開始在工廠帶動大家做環保,起初大家並不十分認同,但她仍然鼓勵大家要隨手做環保,環境才會變得更好。她也開始勸募會員、說慈濟給人聽,「小錢也可以行大善喔!」

後來因兒子覺得官田住家在工業區附近,空氣很糟,想找一個空氣比較好的地方居住,經朋友介紹落腳現在住處。「這裡空氣清新,可以活動的空間變大,住家前面有小花園,後面有一片空地可以種蔬果。」許良阿嬤很是滿意。

近幾年來,社區人口逐漸老化,政府成立樂齡活動中心,鼓勵老人家多參與社區活動,慈濟志工也應邀來帶動老人家活動筋骨、分享預防老人失智的方法。許良阿嬤每次都會來參加,幫忙勸募同伴做慈濟會員,她說,「我們有一口飯吃,也分一點給『散赤人』(臺語:窮人)。一百元不多,但對那些窮苦人是温飽的一餐。」

許良阿嬤表示,雖然已經七十五歲了,除了行動有一點不方便外,每天都很開心!她謹記上人說的話:「心開福就來!」每天看到人,便邀人做慈濟,她說:「慈濟是一區大福田,大家作伙來做。」

◎沒有期限 相約一起走

只要有曾美蘭在,不遠處的角落裡,一定看得到他先生,儘管身邊有不少的志工關心問候,他的眼光還是會隨時回到曾美蘭身上;忙碌休息空檔,美蘭也一定會遞水給他,陪他喝水、陪他如廁,夫妻兩人的心緊緊相繫。

每在活動前,身為活動幹事的曾美蘭都會費心幫大家整隊,為每個人的步伐作調整。而活動事前的彩排是免不了的,每當彩排到傍晚時分,他們兩人就必須提前離開。曾美蘭彎腰幫先生穿上鞋子,接著再換穿自己的鞋子,兩人腳下的每一步雖然辛苦,但他們相互扶持,未來的每一步會走得更踏實。

先生幸運活下來了,「後悔」是他永遠忘不了的記憶,他沒有退路,選擇化作力量認真做,他說:「都是我太慢來做慈濟了,早知道⋯⋯現在,我要趕快做了。」每每談到此事,總忍不住心中懊悔與感傷。

美蘭為了圓滿每次的活動,先生可以開車載她往返道場,用愛支持她做想做的事,但這一步只到靜思堂門口,遲遲未有再進一步的進展。

直到先生突然中風倒下,她趕緊將腳步放慢,擔起家計照顧先生不假他人之手;從躺著無法起身到坐輪椅、到可以站立、可以慢慢走,這復健之路磨練了彼此的心。現在她也可以帶著先生到環保站做環保,即使只能轉動一支保特瓶,他們都很珍惜。

如今,她背著與先生隨身的行囊,一邊扶持著他向前走,雖然肩膀變重了,但她堅信這是「愛的行囊」。

在沒人的角落裡述說這一段經過,先生在一旁聽了,不斷擦拭著眼淚,她也忍不住流著淚說:「先生一定會好起來的,但我害怕,當我可以回來慈濟時,我會找不到路。」所以只要有活動,她一定邀約先生一起走出來,雖然走得慢,但她不會放棄,也從不會忘記與師父的約定。

離開靜思堂前,換美蘭當司機轉動方向盤,她說:「有他,就一定有我。」她載著先生一起來,攜手一起走入人群,一起跟著上人的腳步走在慈濟路上。

靜思堂內莊嚴地進行著活動,臺上手語演出佛陀一生《轉法輪》,以及志工王美惠的心得分享,她是如何轉習氣、改變人生態度、做一個簡單有智慧人。「實踐不在他處,就在你的起心動念處。」王美惠邀約大家一起來學習改變自己,期許人人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圖左 :志工王美惠的心得見證分享如何轉習氣,改變人生態度,做一個簡單有智慧人,她說:「實踐不在他處,就在你的起心動念處。」邀約大家一起來學習改變自己,期許人人有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攝影者:許侯泉承]
圖右 :曾美蘭(右)背著與先生(左)隨身的行囊,一邊扶持著他向前走,雖然肩膀變重了,但她堅信這是「愛的行囊」。[攝影者:陳令凰]

圖左 :志工將環保蔬食的概念藉由布袋戲偶表演呈現,同時利用留存的剩布、環保回收的養樂多空瓶,教會眾DIY製作戲偶,簡淺易懂,寓教於樂。[攝影者:黃淑玲]
圖右 :經驗傳承一直是慈濟志工多年來的傳統,大型活動中更不難發現其中的巧思,台上為活動開場的司儀,今天有兩位,分別由資深志工吳婉容及初次學習的鍾美蕙兩位攜手承擔。[攝影者:黃淑玲]

圖左 :靜思精舍師父發給「福慧紅包」傳家寶,帶來上人2020年的祝福,帶領大眾虔誠祈禱,歲歲、年年平安吉祥聲中法喜充滿。[攝影者:許侯泉承]
圖右 :收下福慧紅包的當下,臉上的笑容難掩飾心中的歡喜。[攝影者:許侯泉承]

圖左 :來自關廟花園里牛稠埔的孫許良阿嬤拄著手扙一拐一拐的隨著大眾走入靜思堂,她說,三年前騎車不小心摔傷了髖骨,手術後走路有點不方便,但今天靜思堂的活動她一定要來,因為她年年都參加。[攝影者:林安燦]
圖右 :越南移工在友人的邀約下前來參加歲末祝福,中文無法完全理解,經過解說紅包的意涵,讓他感受這份祝福。[攝影者:黃淑玲]
圖左 :臺上莊嚴手語演出--佛陀一生《轉法輪》,與見證分享人物王美惠人生故事呼應。[攝影者:甘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