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七星潭千手淨灘 護海愛地迎新年

七星潭千手淨灘 護海愛地迎新年

E-mail 列印
「有一天,太陽總會升起,就有美麗晨曦,黑夜總會過去,讓它過去;有一天,你要和我一起,迎接美麗晨曦呀。」微暈中,七星潭的賞星廣場中,不分男女老少,在美麗晨曦歌聲中,迎接這一年一度的特別日子。

就如歌詞 意境,2020年第一天,這一群為同一理念,在這特別的日子,聚集一起,共同以實際行動守護海洋,愛護地球,一起迎接美麗晨曦。

◎淨灘活動 落實己身

2020年1月1日清晨六點不到,烏黑天際上星月爭輝,花蓮七星潭海邊,滿滿人潮,幾個大茶桶裡不同的熱飲,無塑膠袋外包裝的饅頭、三明治,在活動現場不只要實踐「撿」,更做到「減」,以淨灘行動,守護海洋,愛護地球,更落實減塑,讓元旦為落實環保行動的一天,也是環保教育的一刻。

據報導,海洋兩大類垃圾為免洗餐具及塑膠垃圾。現場近五百位參與者,人人帶環保餐具、自備水壺、隨身攜帶環保袋……已經做到綠行動;二十多位工作人員落實環保的用心,更一一展現在回收肥料袋、文宣海報、橡皮圖章及有獎徵答的禮物裡。

宗教處環保組許桂榮從花蓮志學大愛農場回收五百個肥料袋,為今天回收物與撿來的垃圾作為「暫居之所」;而環保知識有獎徵答,也提供由大愛感恩科技以回收寶特瓶製造的環保原子筆、環保圍巾、環保帽……做為禮物。

「臺灣垃圾量高居全球第十三名,每天垃圾量至少五千一百臺垃圾車才載得完。」、「使用一個塑膠袋平均約十五分鐘,那被分解時間卻需要四百五十年。」、「每人平均至少將五萬個塑膠微粒吞下肚。」、「一次性塑膠容器,佔海洋廢棄物百分之七十八點二。」、「到2050年,塑膠垃圾恐比魚類還多。」在賞星廣場庭柱上,張貼著工作人員用心於一早,以舊月曆紙所寫,字字都讓人怵目驚心,更為今天有獎徵答提供醒目答案的文宣海報。還有以二手紙、舊海報及瓦楞紙製作而成,畫著代表組別的四種海洋保育動物的舉牌……

「請選一種你喜歡的動物,我們今天用牠們分組為四條淨灘路線……」工作人員指著桌上的刻著海豚、鯊魚、海龜、鯨魚四個海洋保育生物的圖章,詢問著前來報到的參與人員。栩栩如生的刻印,是何泰暉利用橡皮擦刻製而成,也意外成為當天最受歡迎的「主角」;無論年紀及男女,大家紛紛拿筆記本或在臉上、手上蓋下宣誓護地球的印記,讓淨灘活動,點點滴滴不再製造垃圾,還地球一個美麗燦爛的笑臉。

◎海洋問題 潛移默化

在音樂聲中,大家輕鬆用完精舍師父準備的饅頭與薑汁豆漿……迎來曙光後,在有獎徵答後,有來自慈濟大學、慈濟科技大學、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與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附設國民小學部老師、家長、學生,還有來自十個國家的慈青、志工及民眾,一支夾、一雙手與肥料袋,穿梭在防風樹叢裡、巨石間與海灘上,仔細翻找,一望無際看似無染的海灘,竟然暗藏不少保麗龍、漁網、浮球、菸蒂、紙屑、塑膠袋及寶特瓶等廢棄物。

拿著回收肥料編織袋,馬來西亞慈青,目前就讀泰萊大學三年級,曾在馬來西亞參加淨灘活動,而在臺灣是第一次參加陳昭成。在海灘上仔細搜找,身材壯碩的他,突然看到石頭縫隙中有「異物」,手指慢慢伸進夾縫中,捏出一小段香菸頭。看看周圍,陳昭成輕輕說著:「其實還蠻乾淨的,在石頭間找到這一小片。」說著、說著,他特意捏著它,與大家一起見證他今天的第一個收穫。

「這次淨灘來看看,主要是2020的第一道日出。慈青夥伴也練了一首歌,到現場帶給大家。」說起兩地淨灘的不同,陳昭成幽默表示,馬來西亞四季如夏,到七星潭,一邊吹著冷風一邊淨灘,他覺得還挺愜意的。

在今年7月,陳昭成與慈青夥伴們參加於麻六甲舉辦的國際青年海洋論壇,討論國際海洋所面對的問題。有了接觸海洋方面問題的經驗,陳昭成認為其中包含的問題還有很多,就如塑料污染問題,也影響我們把它吃進身體。就如人類日常生活必需的洗滌,家庭汙水及工廠汙水排放。「我們用過的,會流到水裡,最後也是排向大海。」

「如果要讓人更深層的了解海洋污染問題,就要透過體驗當中,讓大家了解原來人們排放那麼多污染源進入海洋,而且我們很難找到汙染源。」言談間,陳昭成對海洋汙染問題的擔憂顯露無遺,「我覺得讓大家能夠了解更多關於這些我們面臨到的大問題,譬如,我們五大洋裡,有五個垃圾漩渦,是我們看不到的……」

他表示,淨灘活動,來來去去,而大家把垃圾撿乾淨之後,是否就能維持下去?「如果可以透過更多資訊、透過展覽、博覽會、有獎徵答方式,方便快速的覺醒活動,以便利接受到比較資訊化,比較學術化的資訊,將正確的環保觀念、海洋汙染問題等各相關面向的知識傳遞下去,供廣大民眾藉以潛移默化,收效應較為顯著。」

◎海外青年 力行環保

關駿峰與龍嘉慧兩位紐西蘭慈青學長、學姊,曾在紐西蘭參加淨地打掃公園活動,而淨灘是第一次參加。關駿峰表示,不要貪一時的方便,購買一次性的東西,又隨手亂丟,這樣不僅影響生態環境,也會造成汙染;記得要隨身帶走,就不需要有一年幾次的淨灘活動。

「只要每個人從自己做一點點,對地球就會更好。」吃素多年的他們,出門一定帶環保餐具,也不使用一次性用品。龍嘉慧表示,七星潭海灘還乾淨,她稱讚臺灣公民意識不錯,並很欣慰說:「很像在尋寶,大家在石頭、沙縫裡,尋找垃圾。」

就讀雙威大學專業會計三年級的馬來西亞慈青黃偉倫,正在七星潭沙灘邊,彎著腰低頭,撿拾在石縫中的垃圾。第三次回到臺灣,也是第二次在臺灣參加淨灘活動,從小參加親子班開始接觸慈濟,在慈濟善的環境薰陶趕受慈濟人滿滿的愛,而且有付出的機會,讓他繼續參加慈青。

「因為有人丟垃圾,才會有淨灘活動;所以,我認為淨灘算是一件可悲的事。」黃偉倫希望,清淨在源頭,大家不要丟,就不必有人花時間與精力淨灘。

如何落實?他表示,教育是最重要的,除了教育年輕人,很多大人也都需要有這方面的啟發和教育。「其實我覺得,大家都知道還保有多麼重要,多麼緊迫,只是在個人選擇,要不要去做。」就如此重要的議題,黃偉倫心中不免有來不及的感觸,他說:雖然每個人都可以發揮自己的力量,可是有時候還是需要依賴比較大的機構,像是政府或是一些世界級的NGO來推動。

不過,最簡單、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還是要從自己的生活開始做起,每個人做好自己的本分,身體力行,融入生活中。自己落實環保的方法,通常都是選擇不要使用。帶著靦腆的笑容,他說:「像大家喜歡買奶茶、紅茶,我的選擇是不喝。」推一推鼻梁上的眼鏡,黃偉倫又露出笑容:「省錢。」外食時,如果沒有帶餐盒那就在店家用餐,不打包。「盡量做到不用,不用好過回收。」

◎世界公民 環環相扣

短短一個多小時,共在石頭與沙灘間,一百七十袋,三百七十二公斤垃圾,整齊排在大家面前。感恩一人一雙手的付出,恢復了海邊的清淨亮麗,為了「下一代」,撿起「這一袋」。一袋袋是提醒,是警惕。

海洋包圍全球陸地,垃圾隨海流飄流到世界各地,沒有界線,毫無止境。質輕、易碎、回收不易的保麗龍屑,極易被海洋生物吃進肚子裡;在沙灘上,浮游生物也會將寶特瓶化成的塑膠微粒吃了,經過環環食物鏈,最後終將進入人類肚子裡。每年有800萬公噸塑膠垃圾排入海洋,等於每分鐘有一卡車塑膠瓶罐、廢棄物倒入大海;只要海裡少一個塑膠製品,就有可能救了一條海洋生物的性命。

千手愛大地,透過淨灘,減少廢棄物進入大海的機會;透過親身參與,還原海灘的美貌。大家在2020年慈濟環保三十周年的第一天,以日常生活的行動與實踐,作為祝福;祝福地球愈來愈美麗。藉此行動,更希望喚醒大家落實環保5R, Reduce(減少)、Reuse(重複使用)、Repair(維修)、Refuse(拒用)、Recycle(回收),一起守護海洋,愛護地球。

圖左 :2020年1月1日清晨六點不到,烏黑天際上星月爭輝,花蓮七星潭海邊,滿滿人潮,以淨灘行動,守護海洋,愛護地球。[攝影者:陳毅麟]
圖右 :千手愛大地,微小善行也會凝聚在一起,透過淨灘,減少廢棄物進入大海的機會、透過實地親身參與,不只還原海灘的美貌,更在2020年慈濟環保三十周年的第一天,以日常生活的行動與實踐,作為祝福,祝福地球越來越美麗。[攝影者:黃玫嘉]

圖左 :一人一雙手的付出,恢復了海邊的清淨亮麗,為了「下一代」,撿起「這一袋」。一袋袋是提醒,是警惕。[攝影者:陳毅麟]
圖右 :以二手紙、舊海報製作的文宣海報。[攝影者:蕭寂興]

圖左 :在賞星廣場庭柱上,張貼著工作人員用心於一早,以舊月曆紙所寫的文宣。[攝影者:陳毅麟]
圖右 :刻著海豚、鯊魚、海龜、鯨魚四個海洋保育生物的圖章,
做為四條淨灘路線分組。[攝影者:陳毅麟]


圖左 :馬來西亞慈青,曾在馬來西亞參加淨灘活動,而在臺灣是第一次參加陳昭成。[攝影者:蔡翠容]
圖右 :關駿峰與龍嘉慧兩位紐西蘭慈青學長、學姊,曾在紐西蘭參加淨地打掃公園活動,而淨灘是第一次參加。[攝影者:蔡翠容]
圖左 :馬來西亞慈青黃偉倫,正在七星潭沙灘邊,彎著腰低頭,撿拾在石縫中的垃圾。他希望,清淨在源頭,大家不要丟,就不必有人花時間與精力淨灘。[攝影者:李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