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校園環保風 年輕學子動起來

校園環保風 年輕學子動起來

E-mail 列印
地球是我家,環保靠大家。「要如何辨認什麼類型的塑料?」慈濟志工黃金寶(惟群)帶著各類塑料、紙張等回收物,教導大家如何辨識「可回收」及「不可回收」的資源。

2020年2月12日,慈濟志工受邀前往馬來西 亞的馬六甲育民中學,與兩百多位同學分享環保,帶動同學們一起關注地球環境問題。

◎以身作則 回歸社區

蘇麗慧副校長也到場支持。去年(2019年)8月轉校就職前,她任職於聖母中學,透過志工的環保講座,對環保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尤其是回收的鋁箔包,竟然能製成屋瓦,至今仍記憶猶新。

「環保人人有責,地球災難越來越多,如果再不出一點力量,後代子孫不知要住在哪裡,我們應該以身作則,為環保盡一分心力。」蘇麗慧副校長在得知陳淑環老師是慈濟志工,平時都會到環保點投入,遂與校長鼓勵陳淑環加入環保協會,與學校一起推廣環保。

陳淑環自2007年起,就持續與家人在武吉莪禮(Bukit Godek)環保點做環保至今。2013年,她調職到育民中學任教,體認到環保必須回歸社區,不能一直靠志工跨區協助,因而邀約自己班上的學生,一起到環保點做環保。每月一次的環保日,約有六至十位同學前來學習;甚至有畢業了五、六年的學生,每每返鄉,仍會跟她一起到環保點「報到」做環保。

陳淑環帶動班上的學生,先從回收紙張做起,慢慢地,環保從教室移到學校的籃球場,讓更多人看見後,相繼來投入,但規模仍是不大。

加入環保協會後,陳淑環建議邀請志工前來舉辦「環保講座」,期待能帶動校園環保風氣。此舉獲得協會負責老師們的認可,以及校長、副校長的支持,於是先請每個班級製作回收紙箱,等到3月再正式推動全校環保活動。

◎環保宣導 改善環境

「我會從使用環保餐具開始……希望能對地球有所貢獻。」中一生林睿僅選擇投入環保協會,希望能多學習;聽了志工的分享,他決定開始落實環保生活化。

陳政宏和張智雄分別是環保協會的主席和副主席,兩人都不約而同,因為警覺環境的危機,開始正視環保。

未來想要成為獸醫的陳政宏,眼見眾多動物,特別是海龜,因為誤吞塑膠袋等垃圾而冤死的慘狀,心裡十分不忍,希望能從源頭開始,透過環保宣導,改善環境。環保協會還在起步階段,目前協會成員,僅在各自的班級進行紙類等回收。

「今年在老師的推動下,我們嘗試要在全校推廣。」陳政宏個人認為鋁箔包和寶特瓶,是學生生產最多的「可回收物」。而紙張的回收,則需要透過宣導,讓大家有共識,方便環保協會統一收集,這是未來協會嘗試要進行的環保回收目標之一。

陳政宏不諱言大家對環保的認識不多,雖然去年開始陸續有參與課程,未來也希望到環保教育站參訪,希望能進一步了解更多的環保新知。

◎時機成熟 做就對了

張智雄亦坦言,之前對環保的認知有限,對志工分享的豐富資訊,特別是「135愛地球」——「1筷省水」、「蔬食3好」及「隨身5寶」的做法,對他有很深的啟發。

每每看到大家把沒用過的紙張,隨意丟棄,張智雄就覺得浪費。「我們不應該浪費,要有環保意識,資源不能再減少,不然後代子孫,就沒有資源可用。」這是他參與環保協會的動機之一。

之前協會人數少,力量不大;現在有新生加入,加上老師們的全力支持,張智雄希望能推動到全校,讓大家都知道環保的重要性,「期望大家一起來推動。」

地球高溫不下,馬六甲亦面對缺水問題,隨著全球環保意識抬頭,環保已是刻不容緩的事;育民中學校方期待能透過此次的環保講座,讓學生有基本的環保概念,了解該怎麼做,再帶動學生從最簡單的紙類和寶特瓶回收開始做起。

「只要開了這扇門,學生一定會來響應。」這不僅僅是陳淑環老師的期待,也是師生及校方接下來要努力的方向。

誠如張智雄所說,如果再不做環保,未來不僅缺乏資源,大家還得跟垃圾住在一起,這絕對不是大家想要的未來,年輕人,該開始「行動」了!

圖左 :2020年2月12日慈濟志工賴韋妗,與約兩百多位育民中學的同學們,分享環保資訊。[攝影者:楊秀麗]
圖右 :陳淑環(右一)與老師們在副校長蘇麗慧(右三)及校方的支持下,慢慢將環保推動至全校。[攝影者:楊秀麗]

圖左 :慈濟志工與林睿僅(右)分享「可回收」及「不可回收」的環保資源,讓他大開眼界。[攝影者:楊秀麗]
圖右 :張智雄(左)從講座中,吸取更多環保資訊,期待能帶動更多同學擁有環保意識,大家一起做環保愛地球。[攝影者:楊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