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慈少班學習 教育為心靈淨化活水

慈少班學習 教育為心靈淨化活水

E-mail 列印
春三月是萬物萌發的時節,嘉義慈少班因春節期間活動休息了兩個月,春節過後適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慈少班隊輔長暨各組組長與隊輔們的努力,一一致電詢問並告知如何因應疫情注意事項,有七成慈少班親子們回覆 願意參加活動,2020年3月1日慈少活動如常進行。

面對新冠狀病毒疫情及感謝慈少親子們對慈濟的信任與護持,嘉義聯絡處做好安全防護,上課前志工與工作人員仔細消毒擦拭課桌椅,所有進口處量體溫及酒精洗手消毒,並戴好醫療口罩。

課程首先「新春團拜」課務組以靜思語好話祝福大家,休息了兩個月,彼此有點不熟悉,學員帶動唱「動物總動員」團康培養默契,輕快活潑的班歌「認識你真好」熱身,現場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個個精神抖擻充滿著歡愉氣氛。

◎慈濟人文大喜無憂

「慈濟為什麼辦教育?品格能教嗎?是教條嗎?」講師嚴玉真娓娓道來慈濟創辦教育志業的始末。慈濟以全人格的教育,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主張教育應該顧及到每一個人格的成長與發展。

解說慈濟的教育著重在人文,人就是人品典範,修的是誠正信實,文就是文史流芳,行的是慈悲喜捨,教育要教之以禮、育之以德、傳之以道、導之以正,教導禮儀,培育品德,教授道德,導向正確的方向。

每個人要將在學校所學習到的事,落實到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不僅言行舉止要合乎禮、義、廉、恥,素養也要不斷的向上提升,期待大家能用「愛」關懷別人,用感恩心付出而無所求,彼此之間也要互相尊重,如此一來家庭就會和諧,社會也會祥和,世界就會太平。

同時以慈濟學校掃廁所為例,優秀的學生掃廁所,掃廁所是獎勵不是懲罰,因為小事不做大事難成,不要剝奪孩子勞動的機會,美好來自於堅持,慈濟大學在世界大學影響力排行第六十七,居臺灣之冠,亞洲第十,呈現亮麗的成果。

學員江昀暄分享,慈濟人文教育教的是品德,覺得很好,可以學到良好的品性,也很喜歡這句話,品質生活,品德立身,品味人生,會從幫忙做家事中,好好用心學習。

家長吳麗珠對於慈濟教育人文有更深一層了解,很高興在陪伴孩子中自己也成長,分享:今天學到很受用的一句話,「小事不做,大事難成。」心若改變,態度自然就會改變,行為改變,人生也會改變,美好的事需要堅持,對的事,做就對了。

◎森林與我

接著上課地點由室內轉換到室外草皮廣場,每位慈少班學員各個精神提振,滿心期待這堂由陳錫卿老師帶來的手作課程。陳錫卿老師利用大自然的素材教學員如何創作出森林裡的動物,因而製造出森林裡的氛圍,完成的作品亦可當成櫥窗擺飾,讓家裡增添些大自然的氣息。

「你看!我的手受傷了!」一位學員伸出手指頭給爸爸看,爸爸立刻往受傷的指頭上親了一下說,「這樣就好了喔!」,課堂上親子互動間真情流露增添些許情感。

課後分享中學員詹凱傑,提到嚴玉真校長說的慈濟人文教育中,做人的品格教育遠比學校課堂上所教的還要更深更廣,覺得自己應該要再深入學習。而在戶外木工部分,製作過程中學到專注與細心及事前需要有周詳的計畫,才能讓一件作品完整的呈現。

另一位學員陳瑜茵分享,自己在製作木工時因為很急著想把作品完成而一直無法做好,所幸有位師伯看見了過來幫忙,他看見師伯不急不徐將作品黏好,讓她了解到做事應該要靜下心,因為心急反而會讓事情更加做不好。

課務規劃豐富的課程陪伴青少年健康正向成長,面對孩子的觀念與天賦,千萬不要用自己的框架,去限制住他們;欣賞他、鼓勵他,除了陪伴和了解,適時接受歷練,給孩子更多的腦力開發和刺激,學習深化的精神價值。

如今在蔓延病毒人心慌亂時,需要更多祝福的力量,最後,大家在「祈禱」祝福聲中凝聚愛的能量,一念虔誠的共同心消弭災疫。

圖左 :新春團拜,課務組以靜思好話祝福大家,也祈禱疫情趕快離去。[攝影者:劉麗美]
圖右 :香積組志工準備蔬食食材,給予學員及家長美味的午餐。[攝影者:劉麗美]

圖左 :「森林與我」由回收的木頭經過巧手製成動物造型並彩繪,從動物認識森林,護生愛護大自然。[攝影者:劉麗美]
圖右 :學員們認真學習製作動物造型,並彩繪。[攝影者:劉麗美]

圖左 :學員詹凱傑體悟在製作動物造型時要專注,要有周全的企劃。[攝影者:劉麗美]
圖右 :家長吳麗珠分享,江昀諠成長很多,在家會幫忙做家事。[攝影者:劉麗美]

圖左 :學員陳詠琪分享,喜歡森林與我的勞作。家長也分享實際操作,心靈提升的課程。[攝影者:劉麗美]
圖右 :眾人齊心「祈禱」疫情趕快離去,人人平安。[攝影者:劉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