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4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投入志工 領悟處處皆道場

投入志工 領悟處處皆道場

E-mail 列印
「常富最常跟我說,你主外,我主內,你去錄影、拍照回來,拿來店裏我把素材做影片剪輯、檔案整理,就這樣也完成很多場活動。」談起長期承擔人文真善美窗口的陳常富,錄影志工莊世隆笑說以前兩人合作的默契。

住在 鹿港的陳常富出生於1961年,大學畢業後,回家傳承爸爸位於鹿港第一市場內的飼料店。市場生意好,人來人往熱鬧紛紛,盡責的常富要忙著整理貨品,招呼客人,僅能利用閒暇之餘打電腦處理資料。

◎同事度 信任啟良能

陳常富由太太張素蕙牽引進慈濟,於2003年參加慈誠志工培訓,也回花蓮精舍尋根。受到證嚴上人不出國也能做那麼多好事而感動,也想效法上人的精神,希望能幫助這個團體。

受證後,因為志工黃振忠推薦承擔文宣窗口,遇有活動,負責找人來記錄,當人力不夠時,陳常富總會想辦法去找有興趣的人來幫忙,也許沒有經驗但他會給予教學指導,讓志工發揮其長才特性。

他知人識人,令同為人文真善美文字工徐鳳琴深深感恩:「剛進慈濟不會電腦,有許多軟體的運用,常富師兄總是不吝傳承教學,才可以很快進入狀況,一路走來也才能夠順利圓滿。」

漸漸地團隊吸引了更多人才一起來,在做中學,養成專業,例如志工張永同和太太郭美惠都擁有錄影和剪輯功力,家中錄影器材和一些剪輯軟體,幾乎可以成立錄影工作室了。最近還和空拍團隊一起學習空拍機、穩定器,一支小小簡單的穩定器不僅能夠拍照也能夠錄影。

陳常富表示:「做慈濟可能一開始大家一起做,做當中每個人會慢慢的形成跟本性比較搭配的角色,只要每個人站對了位置,做對了角色,這個團隊就會非常有行動力。」

◎讀書會 修福又修慧

陳常富秉持一念「做中學」,勇敢承接文宣幹事直至現在的人文真善美和氣幹事,也接受志工郭春美安排當社區讀書會法繹導讀,因為導讀《衲履足跡》而深入上人的法和佛法,有機會汲取法水滋養智慧。

溫文儒雅的陳常富講話不疾不徐,善巧地引用各種方式希望更多人來參加,每個禮拜固定或輪流到志工家進行讀書會,但有時候也會碰到人很少的時候。他輕描淡寫述說:「曾經最不好的記錄是沒有一個人來,那天剛好安排在我家;可能大家勤務都很忙,其實剛開始情緒會很沮喪都沒有人來參加,但那個當下時間,就想那就看書吧!想一些善解包容的觀念,那時間還是過去了。」

徐鳳琴剛進慈濟之初,在志工黃振忠府上學手語,即被這一幕深深感動,她見證道:「常富師兄手捧《衲履足跡》與阿忠師兄對面而坐,雖然只有一個人到,他也如常進行。」

「有時候大家勤務太多,真的忙不過來。因為這次的時間機緣不好,那隔下個禮拜,還是有一些人會來,並不是每個禮拜都沒有人或是都一個人來。初期心情是會沮喪,會有一些不好的想像和想法,但心念改變就能善解包容從容面對。這也印證觀念改變,狀況真的就改變,這也是因為導讀進而領悟到的善解。」面對勤務的變化,讓學會轉念的陳常富心胸更開闊。

同為法繹的志工蔡幼娟十分感恩地說:「因為每星期四早上輪到我承擔鹿港環保站志工早會音控工作,但若臨時有事無法承擔,請常富師兄協助時他ㄧ定說好,他肯承擔負責的精神令人感佩。」一向給人思慮縝密,修養好,精進聞法的陳常富一路走來,就是用這樣的想法承擔人文真善美,也帶動各功能。

◎學中覺 修心又養性

剛入慈濟時,做事情比較執著的陳常富,在偶然間看到上人開示內容提到,「往往就是我們做事情太執著,說別人不對,但是說別人不對的人,就是傷了團隊和氣的人,所以說別人不對的人,才是應該要檢討的。」因為這一句話,讓陳常富頓時醒覺,原來自己才是那個傷團隊和氣的人。

「哇!當頭棒喝!是我不對!不是他不對。」淺顯道理如果能存放在心裡加以運用,不管是志業或生活上、事業上,用比較寬大的心胸去互動,自然會提起一些該提起的責任,放下一些不該放在心上的事,就沒有事情了,因為往往有事的是自心的問題。

2011年《法譬如水》經藏演繹展現了陳常富細膩又貼心的一面,一開始原本只想著要如何做記錄,沒想到後來,延伸到想把每一位志工參加經藏演繹的過程和心得都留下來,因為工程蠻浩大,陳常富結合社區人文真善美和各功能力量,把當時約莫一百零八位志工的照片,做成一本類似電子書的心得記錄,留給參與的志工們收藏。

「當時也算鹿港和氣區的一個創舉,做中學、學中覺,記錄每一位參與經藏演繹的志工心得,每一個慧命的成長。這是我進慈濟印象非常深刻的事情,回想起來,都覺得是法喜充滿的一件事。」一個需要長時間記錄才能達成的任務,陳常富獨自完成,不畏困難勇於承擔的一面展露無疑。

◎悟無常 精進菩薩道

2015年母親生病,一直到生命最後的一個半月裡,陳常富一方面顧店,一方面陪母親出入醫院,晚上陪伴在側,直到母親在睡夢中安詳往生。

在媽媽往生的那天半夜裡,他陪在媽媽身邊道謝、道感恩:「謝謝媽媽幫陳家撐起這樣一片天,讓我和爸爸,還有後代這些兒女、子孫能夠這樣順順利利的生活不愁吃穿。」陳常富衷心感恩媽媽這一輩子為家庭的辛勞與付出。

做慈濟接受上人的法,也看到很多的無常,加上自己也活了一甲子,從這些無常當中,陳常富開始感覺到,人生真的沒有什麼可以執著的,無常一旦來臨,誰又能夠擁有什麼呢?還不是什麼都是空,這讓陳常富更感受到平常心與平等對待的重要。

「多做多得,少做就多失,人生短暫要把握有機會可以做,先做了再說,因為你能夠做完成了,就是你的。」陳常富表示,以前要他關店去做慈濟是不大可能的事,但現在卻常常店關著就去做慈濟。最近甚至興起一個念頭,「是不是要把店結束掉,安排更多時間來做慈濟,如果說自己能把握機會付出,越來越能夠捨去一些東西,這就是慈濟給我最大的改變。」

歷經志工生活,領悟處處皆道場,人與人之間就是一個修行道場,有事情承擔也是個修行的道場,每一個工作只要用心學習,就可以學習到很多人生的道理。「未來不論會碰到多少阻礙,菩薩道上,我都會持續,永不退轉。」陳常富堅定地說。

圖左 :人文真善美志工張永同、陳常富(左)於上人行腳到彰化蚵寮環保教育站參訪時,歡喜記錄留史。[攝影者:簡淑絲]
圖右 :陳常富簡單說明影片要製作流程,由組隊提供名單再與人文真善美團隊一起討論,人物收集、初訪、專訪後主軸確立,後續再補拍畫面鋪陳。[攝影者:吳碧鳳]

圖左 :陳常富在承擔音控的同時,也把握當下依螢幕上動作,勤練妙手妙音動作。[攝影者:吳明土]
圖右 :2011年《法譬如水》經藏演繹,人文真善美工作室裡,大家聚精會神,在電腦前整理採訪資料。[攝影者:廖定國]

圖左 :陳常富與鹿港區志工們在福田環保志工圍爐中,以虔誠的心為海地災民們祈禱祝福。[攝影者:黃智勇]
圖右 :陳常富參加慈少班環保教育,帶動學員環保實作體驗活動。[攝影者:陳麗君]

圖左 :2013年彰化體育場浴佛典禮,陳常富與人文真善美資訊小組為幕後工作深入討論。[攝影者:簡淑絲]
圖右 :彰化人文真善美多機團隊,12月1日傍晚完成五場歲末祝福活動的多機作業,團隊合影。[攝影者:梁毓真]
圖左 :陳常富陪伴太太張素蕙培訓受證,一起在菩薩道上互相扶持。[攝影者:陳淑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