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付出愛就是福 助人為樂也受益

付出愛就是福 助人為樂也受益

E-mail 列印
謝惠芬幼年時家中生活清苦,父親雖然很會賺錢,但外面的朋友多自然花費也就很大,她的母親帶著家中五個孩子很辛苦,求學時常常繳不出學費,國小畢業後她就開始外出打工,想要幫媽媽減輕家計重擔,也在國中畢業後去學 習裁縫,做衣服可賺錢又可顧家。

1984年和任職南亞塑膠公司的黃獻宜結為夫妻定居嘉義,1991年因懐老三時害喜很嚴重,所以謝惠芬把工作停下來,那時常常想回高雄娘家看爸媽,就在火車站的候車室看到慈濟「源起與展望」的小冊子,翻開第一頁正是證嚴上人的法相,繼續往下看,發覺這位師父這麼年輕就做了這麼多濟貧教富的好事,書中還有附劃撥單,於是她開始每個月去郵局滙善款,也邀約左鄰右舍一同來做好事,很快地就邀到七十幾戶,而嚴重的害喜讓她邊騎車邊吐身體非常不舒服,但心想這些善款若沒滙出去,上人要怎樣救人,因此她還是努力地每月準時將善款收齊滙出。

後來在慈濟道侶中看到有慈濟志工可以每個月到家中收善款,而那時她的害喜狀況已漸緩和於是又開始工作,正好工作地方的老闆娘也是慈濟的會員,於是託老闆娘代為轉交善款,也開始接觸到慈濟人謝錦綢師姊。

生完寶寶三個月後,謝錦綢師姊邀約參與慈濟列車,坐在列車上聽慈濟志工分享慈濟故事,進到精舍看到師父們「一日不做、一日不食」都是自力耕生而心生感動,回家後她更加認真的去募善款,也和會員分享慈濟所做的善事,並發願每次的慈濟列車都要帶會員回去。而每回出門時先生黃獻宜都會請假在家幫忙帶小孩,讓她能安心帶會員回花蓮精舍參訪。

◎人潮湧進的茶會

自從參加慈濟列車後,只要聽到慈濟要辦任何活動就想參與,那時有文化下鄉也就是現在的愛灑、茶會,辦茶會可以讓更多人了解慈濟,1992年謝惠芬跟資深謝錦綢說要在麻魚寮辦場茶會,她會負責邀人。

一個星期裡戰戰競競的,為了邀人頭很疼,但還是很努力地邀約,只想要把這場活動辦好,也邀請村里長蒞臨,在活動前請村長廣播:「慈濟的委員要來這裡現身說法,邀請村民們來聽。」而村長廣播時卻說:「慈濟的證嚴法師要來這裡分享。」結果人潮湧進,竟然暴場,現場椅子坐滿還陸續有人入場,她趕快跑去跟村民借椅子。哇!真的嚇一跳,第一次在這裡辦活動,沒想到來了這麼多人,在那場有許多人聽完分享後加入會員,後來也很多人都受證了,而謝錦綢也推薦謝惠芬培訓也在1994年正式受證成為委員,當時嘉義只有三十位委員。

◎陪伴撫慰讓家屬依靠

救護車急促的鳴笛聲一路駛往大林慈濟醫院,送來因車禍一直大量出血已沒呼吸心跳的年輕男性患者,正在急診室服務的謝惠芬見到趕來的家屬,快步上前摟抱,年輕的太太無法接受,「早上才跟我說要去上班啊──可是不到一小時醫院就打電話來……」謝惠芬拿來椅子讓她坐下,倒杯溫水給她喝,拍拍她安撫她讓她依靠一下,此時的家屬是最無助的,陪著她讓她思緒整理一下、想一想下一步該去做什麼事情,幫著她處理一些家屬該去處理的事情,陪著她到醫院地下一樓的助念室,謝惠芬用自己曾是病患家屬的那種心情陪伴撫慰她。

深刻記得媽媽在癌症病發的那段時間,住進慈院加護病房,差不多二十天左右,那時候有一天夜裡,醫生打電話告訴謝惠芬:「媽媽肺部有空氣。」問:「要怎麼處理?」回:「要放管子。」因隔天有活動,謝惠芬心想放管子應該就是把氣排出來就好了嘛!於是先去處理自己的事。可是怎麼又打電話來說:「媽媽的血壓一直下降,你們可能要趕快到醫院。」快步跑到醫院,醫護人員都在加護病房的病床旁邊,很詳細地說明媽媽現在的狀況,因為裝管子把氣排出來了,可是血壓也開始一直下降,生命到了終點。

面臨親人要往生的那一刻,真的會很無助。謝惠芬思考著媽媽曾經有說,她往生時不要到殯儀館。因為在那一年的初二,弟弟在浴室中泡澡很久都沒出來,媽媽打電話給謝惠芬:「弟弟往生了!」媽媽的喪子之痛,看在眼裡就是不知道要怎麼去安慰媽媽,弟弟往生之後就送到殯儀館,媽媽覺得弟弟一個人在那裡,黑暗暗的、孤伶伶的地方,母親很不捨。

怎麼辦,家裡有婆婆,不知道婆婆是不是願意讓媽媽到家裡辦後事。突然想起,慈院地下室有那麼莊嚴的助念堂,這可解決了謝惠芬的大難題。那一天是早上五點多,不敢去麻煩慈濟志工,謝惠芬就自己開始幫媽媽助念唱誦佛號,而醫院的常住志工立即主動聯絡志工們來為謝媽媽接班助念,雖然心中不想去麻煩別人,但慈濟都是一家人,馬上就來陪伴關懷,在那親人過往時,有很多事情都沒有辦法去理出頭緒,但有人在身旁幫忙處理一些事之後,那當下的心是最安的,親身經歷過謝惠芬也用這種心情來陪伴這些病患家屬。

◎田中央的大醫院

很慶幸,更感恩上人在偏鄉的大林鎮田中央蓋這座大醫院,可以救到很多鄉親。那時上人行腳到大林時,大林的鄉長、鎮長還有地方的政府官員人士跟上人說:「常常聽到一些病患的家屬說,要到外地就醫車程要好幾個小時,通常要趕著去看病人的家屬,比病人還心急,往往都是自行開車,有時因急而發生車禍狀況,或著有一些不安全的事發生。」眾人懇請上人能將醫院蓋在大林。上人聽完經實際了解之後,決定把醫院蓋在雲嘉這醫療貧瘠的地方。

謝惠芬環視莊嚴堅固的慈院,腦海中的景象,回到二十年前臺糖這塊整遍種滿甘蔗的田地……。

那時上人常來嘉義開會,也會找地方人士同來參與會議。既然要承租臺糖這塊地來蓋醫院就要趕快砍除這些甘蔗,大家當然都要來幫忙。有回一整天跟著上人、聽上人開示,到下課放學時間心中很著急,想要回家接小孩和煮晚飯,又想要留下來跟著上人,心中自嘆:「我還有三個小孩要顧,若能像常住女一樣都不用煩惱家裡的事,一直跟著上人不知有多好。」謝惠芬只得自我安慰轉個念:「我也有我可以去付出的地方。」

開始建院後要籌措資金,募會員、摺心蓮義賣,邀會員來分工,有人裁紙、有人摺紙、有人將摺紙完成漂亮的蓮花,光是蓮花義賣也賣得一百多萬,環保站回收的紙也發揮了很大的效益。

工地文化也開始帶入,為營建處的人員、工程工地施工的人員煮好吃的素食,讓他們來慈濟工作也要知道慈濟的人文。那時幾乎每天都在工地,把慈濟的人文帶到工地,看到工地人員辛苦的工作,志工送上茶水、點心:「菩薩感恩您!辛苦了。」他們回應:「不會啦!不會辛苦!很幸福啦!」不講辛苦而講很幸福就是從大林工地出來的,每天去供餐和他們互動有了愛的存款後,進一步開始和他們勸說不要抽煙、不要嚼檳榔、不要喝酒,不喝酒工作起來會比較安全。

醫院的整體結構大致完成後,開始鋪連鎖磚,而醫院要有醫療志工需先辦理培訓,這些都是要找人的工作。找志工找上課的場地,醫療志工要培訓、要場地,因為醫院內部建設還不是很完善,因此場地一直在更換,有到大林運動公園辦幾次、後來也有在醫院本土文化區,那時屋簷還沒蓋好,記得有次遇到大風大雨學員們都淋濕,於是又改在動力中心,非常的不方便,沒椅沒桌沒音響,還好有師兄師姊們每次上課時這樣搬來搬去。

那時黃明月師姊已進駐,醫院漸漸開始運作葉璧禎師姊也開始推展靜思人文,將靜思的法品上人的書介紹給來醫院的會眾們,葉璧禎每天推著大推車載書在醫院推廣靜思語。醫院需要志工,謝惠芬把家人都叫來,國小三年級的小兒子,從醫院開始就有參與,幫忙打掃、搬一些盆栽,那裡需要他就去,會自己去找事情做。在那段時間孩子、先生全家都在醫院做志工,謝惠芬回想起那段過程心中蠻欣慰的。

志工是醫院的軟體,在這個鄉下地方尤其需要志工,常常看到阿公阿嬤來到醫院沒有子女陪伴,老人家轉來轉去找不到路很需要志工的協助幫忙帶路。志工也是病患和醫護中間的橋樑,通常來看病的會眾都比較急、不願意等,又要醫師講的很詳細,又不願意上一個病患看診看很久,所以那時在候診區等很久的會眾會開始煩躁抱怨,志工就準備一些糖果、餅干送去,先讓他們稍為填飽肚子一下,再跟他們話家常並且分析如果裡面那個人是你的話,當然你也很希望你的病情能得到醫師詳細的解說,所以大家都要有同理心。

醫院每個月每梯次都要一百多位醫療志工,「我們的醫院和別家醫院不同處就是志工,志工的親切可以撫慰鄉親幫助阿公阿嬤。」謝惠芬每個星期三晚上和星期六整天固定在慈院排急診志工,只要有排班做醫療志工,就不會任意去請假,即使有活動衝突到,也會趕快找人換班。謝惠芬總是提醒自己,會送來急診的患者大部分都是危急的病人,家屬此時通常會很慌亂、很無助,志工就是要趕快去做撫慰陪伴的角色。

慈院二十年了在社區聽到有人分享,「他的家人生病,但因為我們的推薦來到慈院,經慈院的醫護人員用心的診治,讓他們能康復的回家,聽到這話就很高興。」慈院的醫護都很用心在病患身上,像上人講的醫人醫病又醫心,慈院醫療的完善並能得到社區會眾的懇定。謝惠芬慶幸慈院從無到有她都有參與到,也一直都有投入在醫療這個領域。

既然受證委員,委員就是上人委託重任的人,因此不管是四大志業八大法印都跟委員有關係,無論醫院志工、慈善訪視不管是那個領域謝惠芬都覺得一定要去參與,她曾經早上參加醫院院慶路跑,結束後就去看個案,晚上接著去辦祈福會,做委員就是要有這種承擔。謝惠芬認為做志工能付出愛就是福,助人為樂自己也受益。她謹記上人的話,「願要大、志要堅、氣要柔、心要細。」只要是正確的事,勇往直前,相信人有無限可能!

圖左 :只要慈濟有活動,志工謝惠芬(左三)都會把握因緣參與。[攝影者:謝惠芬]
圖右 :志工謝惠芬(右一)參與國濟賑災發放的活動[攝影者:謝惠芬]

圖左 :志工謝惠芬(前排左二)常常帶會員回花蓮精舍參訪,讓會員更加了解慈濟的志業。[攝影者:謝惠芬]
圖右 :謝惠芬(右三)參與送骨髓到國外的活動。[攝影者:謝惠芬]
圖左 :謝惠芬以自身的經歷來陪伴病患家屬。[攝影者:謝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