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阿香學開車 轉動烏日環保

阿香學開車 轉動烏日環保

E-mail 列印
「我沒有錢、沒人、沒車也不會開車,但是我有心要帶動社區環保。」當年四十三歲的簡珠香,只是個家庭主婦,在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想以環保「凝聚眾人的愛心消弭災難。」發下大願,卻不知道車在哪裡?要錢沒錢,要人 沒人情況下,她如何四兩撥千金,轉動烏日區環保……

◎九二一地震 發心立願

臺灣發生世紀921大地震,造成無數家園破滅,震毀美麗山河。娘家住在南投草屯雙冬的簡珠香,見證到青翠著稱的九九峰群巒,卻如山削般露出光禿禿的黃土。怵目驚心景象,感受到世間無常。當時簡珠香在臺中分會聽到證嚴上人的呼籲:「為什麼臺灣會發生這麼大的災難,是因為善的力量太小,我們要啟發大家的心,唯有『敬天愛地聚福緣。』才能消弭災難……」這句話深深觸動內心。她覺得:「現在不做,何時做?我雖然沒有錢,但我可以召集大家,從環保凝聚善的力量。」

在921之前,簡珠香即跟著慈濟志工曾國雄投入環保回收。災後看到驚世災難,既發下善的願力,透過慈濟志工陳幼賢與先生吳正典引薦上淨下嚴法師,捐出一輛閒置不用的三噸半貨車。有了車,簡珠香迫不及待學開車,央請開修車廠的慈濟志工劉板記幫忙在環保車裝上播放器。簡單配備,簡珠香即斗膽開著三噸半的車駛進大街小巷喊著:「我們是慈濟環保回收車,您們家只要有一支寶特瓶、一個空瓶子還是電風扇壞了,通通可以拿來環保車回收,慈濟募您一份愛心,募您一分善行,來愛護地球。」

沿路播放「歡迎你來做慈濟」歌曲,鄉親自動從家裡拿出回收物,集中在車上,環保志工陳瓊英平日負責隨車分類,假日有劉板記、戴淑元同修隨車。在環保車上,將紙類、塑膠及鐵罐三大類,分門別類之後,直接載去回收場賣掉。

從第一臺到第二臺環保車,再增加到第三臺、第四臺 ,簡珠香及環保志工逢人說環保,好多間工廠,受到鄉親認同,從一個小點不斷擴充到四十多個環保點。不僅僅環保點增加,志工隊伍也多了白聰敏、王坤豐、魏瑞朋、黃懿雯、張塑洋、劉文德、魏三貴、賴品達、黃錦丹、吳淑也等多位志工,出動環保車隊伍浩蕩長。這支隊伍分為白天組、晚上組及假日組三班;白天組由簡珠香一部車,晚上則是三部車,假日班的志工最多,出動三部車,一路到各定點回收。

環保志工這一股傻勁,傻的可愛,曾經投入過的志工,無不是回憶無窮。擔任環保幹事有八年的黃錦丹說起當年,只要在假日,三台車出動,都是一整天的,午餐也都是自己煮個麵湯果腹。那種樂在其中的付出,有著深深的革命情感,每個環保志工一心一意的為愛護地球的心,非常動容。

◎恍若工廠環保站 天天供餐

回收量與日俱增,簡珠香苦無環保站,無法把回收一一分類。透過陳幼賢熟識的黃鎮乾居士,2001年提供九德里中華路旁一塊近三十坪的土地,從搭建鐵皮、土地測量、地面鋪設柏油路都是由黃居士出錢相挺。雖然簡陋,但可以遮風避雨,大家很珍惜得來不易的環保分類據點。簡珠香請社區志工張秀金擔任站長,這位站長個子嬌小,志氣很大,道心非常堅定。住家就在附近,雖然還沒有受證委員,已是能委任重責的人。慈濟會員廖玉霞、林秋菊、呂碧蓮在張秀金邀約下,展開了四人組的環保。

回收點,從點到線、面,中山醫院、成功嶺、啤酒廠等等都是他們回收的據點。大量回收物已經無法在這小廟容身,環保志工在露天做分類,露天環保的景象,引來推孫子的黃陳淑惠注目,她看到的是祥和的畫面,自願來煮餐給大家溫飽,有了這攤熱食,提升了人情溫度,招來更多的志工加入。直至2012年,這裡被財團收購建樓。慈濟志工陳正恭、張秀金、張金好積極尋地,幾經波折,終在附近覓得現在的環保站,位於九德里長春街巷內,占地一百三十坪,這裡原是停車場預定地,荒廢多年,地主林農池只微收一丁點租金,奉獻這塊荒蕪地成為善的道場。

由陳正恭規劃藍圖,大家合力打造環保站,終在2013年3月9日啟用。九德環保站每天大約二十多位的環保志工在此資源分類,所以香積媽媽黃陳淑惠、陳淑惠的食堂也跟著「擴大營業」,改成天天供餐。場地變大,志工增加,生產量逐漸增多,恍若工廠的九德環保站,讓原本睡在橋下的何先生,2016年成為慈濟照顧戶之後,天天一大早來打卡,不再四處為家。這裡有家的溫馨,好多人一進來就黏住,心情為之開朗。就像患有憂鬱症鄭女士,也是慈濟受助戶,從做環保中找到心靈寄託,療癒多年心苦,她現在是個快樂志工。

高齡婆婆媽媽在這裡找到人生第二春,發揮生命良能。大家分工回收、塑膠袋分類、拆解區、挑芭樂套袋,各個部門全以手工代勞,生產線卻毫不怠慢。負責跑業務陳秋益,常常開發業主、找買家。就像一周兩次回收飼料袋,接單回來後,黃碧珠與張昭芳成了固定作業員分裝整理;袋子整理好,秋益已經找好買主,一轉手,袋子又可繼續使用。

◎環中路環保站

追溯烏日區另一座環保站因緣,這可要從林橙樂開始說起。2005年,林橙樂因喪妻不久,走不出傷慟之苦,受慈濟志工之邀,在他七十三歲那一年,展開人生另一個春天,多次隨著簡珠香跟車回收,漸漸轉移對妻子思念,從環保中找到生命價值。有一天,林橙樂來到九德環保站,看到狹小的空間堆疊滿滿的回收物,環保志工在露天分類,基於不捨,他發心提供佔地五百坪的空地,並自掏腰包搭建鐵皮屋,2007年成立烏日環中路環保教育站。這裡寬敞,除了做環保,屋外種菜,種植花木,環境優美。直至2012年,因環保站使用空間不多,將環保站遷移隔壁空地,縮減為三百坪。

最初環保站的成立,招來社區師生參訪實作環保;親子班的活動也來此觀摩體驗,發揮出環保教育的功能。萬全具備的環保站,只是地處雙向四線道環中路八段路旁,社區裡婆婆媽媽要來,比較不便;年輕志工大都在上班,所以大回收日,約二十位環保志工利用星期假日來做分類。其中有位年輕人叫蘇冠澄,媽媽是塗麗卿,母子倆做環保是從蘇冠澄國小四年級就來,現在是勤益大學二年級的學生,七年來,環保站儼然成了他們的休閒之處。

環保站的廚房裡飄出陣陣菜香味,八十三歲林陳娟阿嬤放下田裡工作,帶著自家種的蔬菜,用大灶煮給大家用餐。陳娟阿嬤堅持每周來煮餐,也常常做拿手的古早草粿、粽子給大家當點心吃。與她談得來的吳秀霞,一說到陳娟總是豎起大拇哥說:「足感恩她,好幾年了,都是自己帶菜來煮。」

協力組長兼做環保的吳秀霞,帶動吳淑也與吳淑真、林麗寶、施香蘭、林春福等人利用每周星期二晚上分類塑膠袋;每星期三晚上,男眾出動兩部環保車、星期五有三部車收環保;晚上回收隊伍中多位都是老闆,他們放下工作,以環保優先,愛護地球的心不遺餘力。這支團隊,有身為玩具公司的老闆盧銘助;車床CNC陳秋益;同業CNC劉世偉;修車廠王永洲;在市場賣男裝的王慶煌等,他們都是環保志工,甘願放下老闆身份,就為了盡一己之力維護大地乾淨。回收隊伍中還有女中豪傑吳淑也及王日滿,她們都各自開著一部環保車載運一車車資源,為了愛護地球,紛紛投入守護大地,讓愛的能量不斷延續。

女人當男人用的簡珠香,超過二十年環保,這幾年孫子陸續來報到,她除了幫忙帶之外,最大考驗是家中的先生因為經商失敗,罹患憂鬱症,閒賦在家,處處阻礙簡珠香做環保,限制她外出。面對種種苦境,簡珠香默默接受,低聲再低聲,祝福再祝福,只能祈求佛菩薩讓她有機會出來造福迴向給家人,一切都會過去,她無怨言、歡喜受,難行還要行。仍是安排一星期出來兩天,開著卡車,循著固定的路線回收,不管烈日當頭,還是風吹雨打,哪裡需要她,她彎腰用手堆疊滿滿的回收物不喊累,抓緊方向盤繼續往前行。

圖左 :簡珠香一心一意投入環保,即便在行菩薩道上受阻,仍一本初衷勇往直前。[攝影者:許順興]
圖右 :環保志工梁卿裕(右)跟著簡珠香隨車有十多年,兩人情同姐弟。單純的他從做環保中,改掉喝酒習慣,身體也因為做環保更健康。[攝影者:許順興]

圖左 :從外地回收後,已經中午。簡珠香下廚簡單素食料理,與團隊一起共進午餐。[攝影者:許順興]
圖右 :烏日區第一站的環保站。近三十坪的環保據點,無法容納回收。環保志工只好靠在屋影下做分類。[攝影者:林津里]

圖左 :九德環保站是銀髮族靜心沉澱的地方。張淑媽媽(左)余鄭愛珠媽媽(右),都是環保老兵,在此找到他們人生的第二春。[攝影者:許順興]
圖右 :環中路環保站,在星期假日有二十多位的環保志工齊聚大回收精進。[攝影者:許順興]

圖左 :慈濟志工林橙樂無償提供環中路環保站。八十七歲的他,幾乎每天到環保站巡頭看尾,看顧環保站。[攝影者:許順興]
圖右 :八十三歲林陳娟阿嬤,放下田裡工作,帶著自家種的蔬菜,用大灶煮給大家用餐。[攝影者:許順興]
圖左 :晚上回收隊伍中多位都是老闆,他們放下工作,以環保優先,愛護地球的心不遺餘力。[攝影者:白聰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