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中 我可以來做 十五年不悔做環保

我可以來做 十五年不悔做環保

E-mail 列印
被門市生意綁了一整天,溫玉嬌放下手邊的工作,伸展一下筋骨,離開座椅,望著店外的斜陽餘暉,興起招呼先生陳振華一起到戶外走走,捕捉落日前一點陽光的興致。夫妻倆經營電子零組件配線加工,忙碌的工作之餘,最簡易 的休閒就是在住家周遭,慢慢地晃它幾回。

2005年5月的一天傍晚,他們散步到一條幽靜的小路,左前方聳立著幾株高大的黑板樹,樹下十來個人或蹲或坐,圍繞著紙類、寶特瓶、塑膠袋、便當盒等好似垃圾的堆積物,每個人雙手不停地翻動著,這個動作,溫玉嬌看得懂,因為她的哥哥、嫂嫂、姊姊、姊夫都是慈濟人,對於慈濟環保資源回收的點點滴滴耳熟能詳,因為這樣,她不經意地開口問:「我可以來做嗎?」

「我可以來做嗎?」短短的六個字,讓溫玉嬌與半露天的文昌環保站,結下濃濃的緣,到了年底,她不單只是做環保,更是時時刻刻維護場地的整齊和工作的安全,包括接洽聯絡回收物等事宜,都少不了她。隔年參加培訓,受證為慈濟委員,並承擔環保幹事。一個老闆娘忙的不再只是家業與事業,還雙肩挑起環保站窗口的職務達十五年之久。

◎多方學習處處補位

溫玉嬌做志工,又接環保窗口,慈濟事忙到經常不在家,先生陳振華相當不解,常抱怨:「整天往外跑,店不顧,家也不管。」溫玉嬌知道先生的感受,於是藉由慈濟活動如出坡、歲末祝福等邀約他去參與。

漸漸地陳振華察覺到:「慈濟是一個美善的團體,老婆也沒有做壞事。」體貼的他開始分擔家務,幫忙掃地、拖地、洗碗等工作,減輕妻子負擔,並且到環保站協助出車載運回收物。在溫玉嬌的鼓勵下,陳振華於2013年參加慈誠培訓,承擔人文真善美錄影工作,兩人也一起加入黃逸樵老師的二胡隊,在社區、臺中慈濟醫院演出,帶給大家歡樂。

夫妻間相互影響,彼此牽引著,陳振華教溫玉嬌拿照相機,鼓勵她為慈濟活動留下足跡。她感恩先生樂意當不請之師,一次次的指導,總是對她說:「學起來,兩個人一起出門的話,就是多一分力量!」

夫妻同行,慈濟路上「有你,不能沒有我。」社區裡經常可以看到兩人出勤的身影,你做環保、我開環保車;你照相、我錄影。現在的溫玉嬌不只是照相,也承擔人文真善美的文字紀錄,對的事就去做,隨處補位,她謹記:「心寬念純,多學習多付出,機會給準備好的人。」

◎環保站與地主為鄰

2013年5月文昌環保站,因另有用途,結束借用。環保志工相處久了,有了很深的感情,問溫玉嬌:「沒有地方可以做環保,怎麼辦?」她何曾不著急,只能一邊安撫夥伴,同時積極尋找新地點,與志工們奔走詢問下,慈濟志工陳怡蓉的先生吳義雄和兒子都願意將剛購得的土地,無償借給慈濟用。

其實吳義雄這麼做是為了圓滿妻子陳怡蓉生前的心願:「她希望給環保站一個家。」太太癌末期間,吳義雄與住家隔壁的地主洽商多次,一直沒有結果,因緣不可思議,竟然在她往生當晚接到地主的電話,事後即簽訂土地買賣契約。但因為擔心這塊地用做資源回收場地,會有異味飄散,且影響住家景觀,一直無法下決定。

溫玉嬌這可急了,幸好北屯區平安里前里長賴國村對慈濟志工之前在文昌環保站的環境維護,讚譽有加,特別向吳家做說明:「志工做環保,環境照顧得很乾淨,不用擔心!」終於塵埃落定,志工成立了平安環保站,成為環保志工的新家。

這塊七十坪的土地,吳先生本想用為住家的停車場,能夠提供出來做環保站,需要很大的決心。溫玉嬌和志工們都感恩吳義雄父子的護持,當然更要好好維護清潔,免得讓鄰居起煩惱心。

環保車每周一、四、六先到社區各定點收取回收物,載送回來,志工馬上分類歸位,總是在兩、三個小時內處理完畢,清空回收物後,立即進行場地清潔。溫玉嬌說:「因為周圍住家林立,資源回收每個環節都必須扣好,一定要做左鄰右舍的好厝邊。」2019年1月吳義雄因病過世,他的孩子延續父母親的善行,讓志工有場地繼續做環保。

◎心寬念純 從做中學修行

面對環保日當天回收物的多寡,時時輪流上演著「事多人少,人多事少」的戲碼,考驗著溫玉嬌的應變能力,尤其是年節前後,一車車回收物進來,人力吃緊。此時志工有如螞蟻雄兵,合力相挺,在短時間內將回收物分類整理好。有時回收物比較少,溫玉嬌也會想辦法讓人人有事做,做得歡喜。

環保站大小事都當成自己的事,她都盡力箍好每一個環節。每一次回收工作接近尾端,環保志工陸陸續續散去後,溫玉嬌將一桶桶的清潔酵素水灑下,拖把來來回回拖過環保站每個角落,不讓異味駐足。她說:「回收分類結束,場子整理乾淨,是我最歡喜的時刻,如同淨身一般。」

承擔窗口,經常要處理不在計劃中的事情,心酸與辛苦都必須全盤擔下,溫玉嬌歡喜做,從做環保中與夥伴們結下好緣。尤其環保志工年齡偏高,多一分關心、多一分讚美,回報的總是溫暖的笑語。

像陳玉嬌腰椎、膝關節等病變,進醫院手術五、六次,需要依賴助行器行走,她還是不懼病痛來做資源回收的工作,勤快地就像上班打卡一樣,陳玉嬌不畏辛苦地說:「身體雖然站一下就會傾斜,但我還是可以坐著拆錄音帶、錄影帶等。」

近八十歲獨居的環保志工黃蕊感恩地說:「溫玉嬌師姊總是噓寒問暖,好窩心,環保站感覺就像我的家。」她三不五時的到環保站,維護週遭環境,做得好歡喜。

2016年起,溫玉嬌整理回收物,左手偶爾傳來陣陣的痠痛痲,休息一下就好了,沒太在意,她認為痛就痛痛過,拖著病痛,還是守護著環保站,但漸漸的,疼痛開始沒日沒夜地折磨她,影響睡眠品質,檢查結果是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到神經, 雖然家中牆上張貼著「不求身體健康,只求精神敏銳;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勇氣; 不求減輕負擔,只求增加力量。」的靜思語,畢竟人身是肉體,溫玉嬌不得不於2019年6月在臺中慈濟醫院住院開刀。

她最在意的是「不求減輕負擔,只求增加力量」這句話,一直給予她祝福與勇氣。」出院後,雖一段時間不能到環保站參與資源回收,但心裡總是記掛著,頸上戴著護圈,也要到環保站繞一繞,感恩志工們協力分擔工作。2020年初她雖然卸下窗口任務,但依然可以看見她在環保站巡頭顧尾的身影。

當初承擔環保窗口,是溫玉嬌覺得「戇戇做」單純的一念心,過程中藉事練心,也是修行,她時時提醒自己常懷感恩心,積極帶動社區民眾投入環保,因為多一個人,就多一分力量保護地球,唯有大家一起合作,認同環保,帶動善行,才能讓地球恢復美麗的生機。

圖左 :溫玉嬌隨口一句「我可以來做!」讓她與慈濟社區環保站,結下濃濃的緣,承當環保窗口有十五年。[攝影者:簡明安]
圖右 :2013年,吳義雄父子將購得住家旁的土地,無償借給慈濟成立平安環保站。[攝影者:陳振華]

圖左 :溫玉嬌參加社區定期機構關懷,在安養中心親切溫暖地與住民互動。[攝影者:陳振華]
圖右 :溫玉嬌除了心繫環保工作外,也加入北屯二胡隊,經常到老人安養中心演奏,帶給住民歡樂。[攝影者:葉玉敏]

圖左 :社區活動經常可以看到溫玉嬌與陳振華,夫妻同行,承擔人文真善美的任務。[攝影者:林萬教]
圖右 :溫玉嬌 (右一) 以「十指口訣」向北屯社區國、高中親子成長班的學員,解說環保資源回收分類的方法。[攝影者:林萬教]

圖左 :溫玉嬌(右一)提到,環保志工年齡偏高,多一份關心、多一份讚美,跟做好回收工作一樣重要,從做環保中,她與夥伴們結下眾多好緣。[攝影者:簡明安]
圖右 :溫玉嬌(左)陳振華(右)參與北屯二胡隊,定期到臺中慈濟醫院大廳演奏,營造醫院溫馨的氛圍。[攝影者:邱百豊]
圖左 :溫玉嬌承擔環保幹事,不單只是做環保,也在社區活動中宣導環保理念。[攝影者:羅振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