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南投 使命必達做口罩 虔誠齋戒弭災疫

使命必達做口罩 虔誠齋戒弭災疫

E-mail 列印
「做這個布口罩說不吃力是騙人的,因為大家都有年紀了,拆了又拆免不了,但有耐心就能克服,非常時期做非常時期的事。」埔里區濟志工黃美琅天天到巧藝坊報到,不去想困難,做就對了。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持續升溫, 全民防疫總動員,戴口罩是民眾的基本配備。慈濟基金會為讓醫療級口罩留給需要的人,也讓志工有充足的防疫口罩可使用,二月份特透過全臺各地巧藝志工製作布口罩。埔里區巧藝坊志工也承接這份任務,為防疫付出一分心力。

◎成立巧藝坊 賦予舊衣新生命

說起埔里區巧藝坊的成立,慈濟志工黃瑞嬌和社區志工塗秋燕是兩大功臣。2017年,因回收商已不收購舊衣,環保站的回收衣服非常多,黃瑞嬌聽到上人呼籲舊衣服應該再利用,想到了成立巧藝坊,把舊衣做成生活中能使用的物品,可以延長物命,也達到垃圾減量的目的。

但是要成立巧藝坊必須有縫紉機,於是黃瑞嬌開始向志工及經營服裝加工廠的塗秋燕募縫紉機,塗秋燕二話不說捐了四部二手縫紉機,因為成立巧藝坊正是她多年來的心願。十幾年她曾經將環保站的牛仔褲車成包包義賣,進一步想響應上人的呼籲成立巧藝坊,只因事業忙碌就一直延宕下來。如今志工要成立巧藝坊,她欣然支持,出機器、出人力、出零件。「這是本分事,」塗秋燕表示:「那是我的本業,對我不會有什麼負擔,反倒很感恩有這個機會去付出。」

黃瑞嬌共募集到七部縫紉機,巧藝坊如期開課,聘請具有國家甲級女裝師資格的吳杏秋老師授課。兩年來陸續做了環保袋、布包、杯套、袖套等物品,賦予舊衣新生命,還能義賣濟貧。

◎裁縫技藝生疏 愛心不落人後

慈濟要做防疫布口罩,代理和氣組長黃瑞嬌接到徵詢,立即打電話詢問有裁縫基礎志工的意願,也在群組布達,獲得十五人響應,埔里區便接下這項任務。為了加快製作的腳步,黃瑞嬌自掏腰包增購兩臺二手的工業用縫紉機,又向志工借用一臺,十臺機器就在埔里聯絡處四樓蓄勢待發。

3月20日,埔里區的三位志工前往臺中民權會所學習布口罩製作,卻無法做好成品。黃瑞嬌求助於塗秋燕,她一看材料,面有難色地說:「細節好多喔!」她知道口罩的難度,於是請自家的裁縫師傅宗秀隔天到臺中學習,再回來教其他志工。

3月22日,志工們在虔誠唱誦〈祈禱〉後,正式開工。裁縫師傅宗秀一步步示範、講解之後,縫紉機的軋軋聲響隨即此起彼落。這群志工大都是年輕時做過成衣加工,已經二、三十年沒碰過縫紉機,而湯碧煌只不過憑著小學時幫父母車過外銷成衣的經驗,但她為善不落人後。

而志工許美寶、曾雪華及吳娘妹,因為家裡有縫紉機,到巧藝坊學會技巧後,就帶回家裡做,不用再適應針車。但曾雪華的縫紉機遇到這款布料老是會跳針,為了圓滿這項任務,她趕緊請人整修,做好事不能少了她一人。

◎做口罩是修心 集思廣益克難關

由於口罩布料很有彈性,角度又多,縫份也很少,加上口罩和車線都是深藍色,頗具挑戰性。一群平均年齡年超過六十歲的志工個個低下頭、眼睛緊盯著車針,戰戰兢兢。即使這般用心,起初幾乎都達不到標準,只得一拆再拆,但卻急不得,愈是心急,拆得更多。

面對困難的挑戰,志工沒被嚇跑,還是像上班一樣天天來報到。王伯蓮一到下午眼睛就會感到刺痛,用水沖洗後繼續工作。她語氣堅定地說:「雖然深色不好車,但疫情非常時期,上人疼惜弟子,我們一定要共同把它完成。」

「志工都有些年紀了,眼力不會太好,但這是本分事,誰都不能推拖。」黃美琅一開始也擔心自己無法承擔,但她相信只要有耐心、有用心,就會進步。志工無不覺得做口罩就是一種修行,考驗著每個人的耐心與專注力,而唯有將心靜下來才能做得好。

但志工車縫起來還是不順利,黃瑞嬌乃向專業請益,突破技術上的困境。巧藝班的指導老師吳杏秋拉一拉布料,感覺到它的彈性,建議底線用彈性線。如此一來的確順利許多。

只是志工平均要花費一個小時,才能做好一個口罩,生產速度緩慢。在塗秋燕的建議下,採生產線方式,每個人只負責車口罩的一個部位,熟能生巧,速度快品質好。而最難的下巴部分就由專業的宗秀負責,黃瑞嬌感恩塗秋燕在趕貨期間還捐出師傅,讓她在工廠做口罩。

◎同心協力圓任務 戒慎虔誠弭災疫

抓到製作口罩技巧後,生產速度量增加,經過九天的努力,圓滿五百三十個口罩。黃瑞嬌感恩志工們分工合作,完成這項有意義的工作,她深刻感受到人人都有一分愛的能量。而每天帶領大家一起付出的班主任張寶鎮,十分開心完成了任務,她讚歎志工們很有學習精神,不怕困難,才能愈做愈順手。

製作做口罩,志工們歡喜付出的心情中摻雜著憂慮。幾天來和縫紉機為伍,湯碧煌很開心重溫童年的回憶,雖然一開始感到困難,但她抱持堅持到底的決心,愈是不會她愈用心學習,終於又把淡忘的技術找回來。她開心地說:「學到了就是自己的。」只是疫情蔓延世界各地,令人憂心,湯碧煌期盼疫情早日消除,讓人人回歸日常生活。

「希望以後不用再車口罩了。」黃美琅語重心長說道:「我們一定要做到上人的呼籲,敬天愛地,戒慎虔誠,好好茹素,讓疫情早日遠離,天下人人平安。」

圖左 :製作口罩之前,志工們虔誠唱誦〈祈禱〉,祈願人人平安,疫情早日消除。[攝影者:吳吉代]
圖右 :從事成衣製作的宗秀(右)和志工張寶鎮 (中)至臺中民權會所學習防疫口罩的製作,回到社區傳授功夫。[攝影者:吳吉代]

圖左 :由於口罩布料有彈性,角度又多,對於初次製作的志工而言難度高,一次次拆掉重做,但志工不退縮。[攝影者:吳吉代]
圖右 :志工清點布口罩材料數量,數好一個數目後,用橡皮圈捆成一疊,再將數字及左右邊標示在紙上,即能正確無誤。[攝影者:吳吉代]

圖左 :慈濟志工黃美琅天天來報到,她說志工都有些年紀了,眼力不會太好,但這是本分事,不用想太多,做就對了。[攝影者:吳吉代]
圖右 :志工抱著使命感,用耐心克服製作上的種種困難,把祝福縫進口罩裡。[攝影者:吳吉代]

圖左 :王伯蓮一到下午眼睛就會感到刺痛,用水沖洗後繼續工作。她說:「上人疼惜弟子,無論如何,都要共同完成。」[攝影者:蔡鳳寶]
圖右 :志工陳惠蓮展示大家分工合作製作完成的布口罩。[攝影者:蔡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