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彰化 歡喜做環保 營養要顧好

歡喜做環保 營養要顧好

E-mail 列印
「歡喜做環保、營養要顧好,各位親愛的環保菩薩我們完成了今日(4/26)回收分類,快來聽彰化縣衛生局廖雪營養師教我們如何攝取均衡營養、照顧自己的健康。」志工莊燕華拿著麥克風做愛的呼喚,營養師則在一旁請大 家在入座前先填寫資料、年齡,經過統計今日參與的三十六位環保志工平均年齡約六十五歲。

「很高興今日來到埔鹽環保站和大家結緣,阿公阿嬤我的臺語不好,我盡量用臺語表達,如果有聽不懂之處請大家不要見怪喔!」營養師用不太輪轉的臺語開場,就逗得環保菩薩笑哈哈!她帶來兩瓶黑豆漿和大家分享,問大家知道黑豆和黃豆的營養是否相同?並分給每位志工一張營養地圖,請大家依題目給自己的營養打分數。

第一題每餐都吃白飯、麵、麵包?佔70%的只得一分,佔50%得二分,佔30%得三分,佔0%的得四分,這一題讓大家一陣譁然,因為顛覆了大家的飲食模式,畢竟我們是米食王國吃白米飯分數最低。第二題每餐都有吃蛋白質食物?第三題一天的蔬菜份量?…………第十題腸胃與牙齒的功能。討論完十題發現越年長者分數越高,較懂養生,年紀較輕者以個人口味為重,比較不重視營養。

素食人口愈來愈多,吃素會不會營養不良?要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才能健康又長壽。廖營養師表示吃素者蛋白質的攝取很重要,黃豆製品、豆腐、蛋等都可以補充素食者所需的蛋白質,而要保留完整的營養就盡量食用原態食物,在米飯中加入地瓜、南瓜、竽頭、糙米等營養更高。素魚排、素丸等加工製品具有許多食品添加物,建議少吃,還有不要因為節儉而過度重複加熱食物,如此都破壞了營養成分。

素食的美味固然重要,但用太多油和調味品去烹煮卻不適當,素食者應多吃五色蔬果,不宜吃得過於單調而產生營養不良、代謝異常。因為蛋白質攝取不夠會產生肌少症,腿部肌肉流失容易跌倒,且骨頭無肌肉保護摔倒後容易骨裂,蛋白質更能提升免疫力,現在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我們身體有足夠的營養才能抵抗病菌。

請大家把大拇指和食指圈住小腿肚,一陣嘻笑討論中營養師問大家自己的腿漂亮嗎?圈得住小腿嗎?你們覺得怎樣才是好?「其實六十五歲以上要有蘿蔔腿才是好,肌肉要夠,體力才夠,也才能站得穩,不要認為瘦才是美,健康的身體才是本。」看來營養師一席話道破眾人的迷思。

高血壓人口愈來愈多,食用油需要慎選,好的油能預防動脈硬化、提高腦細胞活化更能增強記憶力,植物油如橄欖油、芥花油、葵花油、堅果等;壞的油是會凝固的油如奶油,雖然價格便宜香味高,但易導致心血管疾病要少食用。

營養師講得詳細獲得環保志工們熱烈的迴響,更提出問題提問,志工陳素綿問:「我一天吃兩顆蛋會太多嗎?」營養師回答:「可以的不會過量。」志工楊芙蓉問:「酪梨和仙桃是否有蛋白質?」志工黃春梅問:「海帶有蛋白質嗎?」志工楊漢盛問:「蛋要如何煮才能保住營養?」營養師聽完所有問題後一一答覆:「酪梨富含油脂,屬油脂類;仙桃富含維生素及纖維,屬水果類,以上皆不含有蛋白質;海帶蛋白質少,任何食物烹煮都不要過度才能保留營養成分。」

「一是糙米三分佔一份、二是牛奶早晚都一杯、三是青菜和飯一樣多、四是花生一天一湯匙、五是蛋和豆腐手中心、六是水果一餐拳頭大」。廖營養師最後以「我的餐盤」六句臺語口訣帶動唱,讓環保志工更了解如何吃的營養、吃得健康,也讓環保志工聆聽一場健康饗宴。

會後八十九歲的環保老菩薩李邱菊表示自己的飲食多以蔬菜和攝取蛋白質,只是她白飯吃的多需要稍做改變,讓自己身體更健康、沒煩惱,快樂做環保。

環保志工用心用愛守護大地勤耕福田,廖營養師也將健康均衡素食概念帶給環保志工,讓志工擁有更健康的身體快樂做環保。

圖左 :環保志工陳林湓(中間)專注學習營養師教學。[攝影者:陳誌民]
圖右 :志工劉美惠師姊為環保菩薩登錄資料及年齡。[攝影者:陳誌民]

圖左 :志工莊燕華為菩薩們奉上營養師帶來分享的黑豆漿。[攝影者:陳誌民]
圖右 :年紀最小的環保志工蘇偉智認真填寫營養地圖。[攝影者:陳誌民]

圖左 :劉美惠師姊(左)細心幫高齡環保志工李邱菊填寫營養地圖。[攝影者:陳誌民]
圖右 :營養師精彩又豐富的課程吸引環保菩薩專注聆聽。[攝影者:陳誌民]

圖左 :廖雪營養師和志工莊燕華示範,帶動環保志工打開大拇指和食指環繞小腿肚測量肌肉,肌肉要夠體力才夠,也才站得穩站得久喔。[攝影者:陳誌民]
圖右 :環保志工快樂的學習「我的餐盤」六句臺語口訣:一是糙米三分佔一份、二是牛奶早晚都一杯、三是青菜和飯一樣多、四是花生一天一湯匙、五是蛋和豆腐手中心、六是水果一餐拳頭大。[攝影者:陳誌民]
圖左 :高齡八十九歲環保老菩薩李邱菊表示自己的飲食多以蔬菜和攝取蛋白質,只是偏重白飯需稍做改變,讓自己身體更健康,沒煩惱快樂做環保。[攝影者:陳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