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慈善訪視 是慈濟人的本分事

慈善訪視 是慈濟人的本分事

E-mail 列印
2020年嘉義區委員慈誠5月培訓課程以慈善訪視為主題,參加對象除了今年培訓的學員外,各區訪視志工也加入5月17日嘉義聯絡處的研習課程。

因工作關係自台東移居嘉義的志工王壽榮,以自己四十一年的慈濟慈善 訪貧經驗與今年培訓學員、資深的訪視志工分享。

王壽榮透過一張張久遠的相片將大家帶回1966年時生活困苦、物資缺乏的年代。證嚴上人因探病在醫院目睹「那一攤血」的憾事,及三位修女的來訪,談論彼此的教義,對於修女提問佛教對社會的貢獻,重重觸動上人省思。上人決定秉承佛陀「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精神,投入行善助人的慈善工作,並告訴弟子「救人的工作不能不做,立定目標決不放棄,我們一定要做,若要等到準備好才救人,那些需要被救助的人已經來不及了。」

當時證嚴上人與五位弟子借住「普明寺」,堅持不受供養「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修行生活,也鼓勵弟子一人一天多增產一雙嬰兒鞋,六個人一天就多二十四元,一個月七百二十元,一年八千六百四十元,就可以拯救像那位小產的婦女一命了!「佛教克難慈濟功德會」以每月增產嬰兒鞋七百二十元,及三十位信女每人日存五毛買菜錢,每月集資一千多元,在小木屋克難的狀況下展開慈濟的慈善門。

第一個個案由唐山渡海依親,年老孤苦無依的林曾老太太,因生活無法自理,上人決定用三百元請人幫個案煮飯洗衣打掃,直到終老。上人對個案的尊重,以同理心、視如己親的對待,再次展現及時行善。

王壽榮回憶一次過年前,收到上人寄來雲嘉個案的空白表,請他到每一個個案家,依家中成員量身高、體長的詳細資料,拍照寄回花蓮。約過年前十幾天,一輛貨車載來整車給個案的物資,其中有吃的、穿的和用的,依個案資料送到案家,其中還特別請每人穿上新衣看看是否合身。

證嚴上人做慈善堅持的理念:親眼看到、親手送上、親腳走到、親身接觸,透過親身訪視了解實際情況才能將有限的資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上人以慈母心、媽媽愛,幫個案準備過年衣物,也讓王壽榮意識到要用心幫個案量尺寸。

王壽榮再次提醒大家,莫忘慈善訪視是慈濟人的本分事,「親腳走進案家看見人間疾苦、進而親手伸援就是造福,親眼看見人生的苦難、親耳聽見人生苦難的聲音,而有感觸就是智慧的提升,就是福慧雙修。」

「長情大愛滿人間」課程由社工王珮琄介紹慈善志業服務的範圍及類別;慈濟四大志業中慈善是拔苦工程、醫療是生命工程、教育是希望工程、人文是心靈工程;慈善透過逐步訪視而達到直接、重點、務實的目標走入案家看見人間疾苦,可謂是福慧雙修。

社工于家評分享「如何提報個案」,依人、時、地、物、需求進行評估;提醒切記,不將志工手機號碼隨便給案家,不替基金會做任何承諾或給個案金錢。

來自馬來西亞今年參加培訓課程的張愷杰,是大林慈院大醫王,慈濟大學畢業,就學曾是慈青社的一員,對於慈濟的訪視並不陌生。張愷杰提到:「來臺灣九年,經常利用閒餘之暇參加個案的居家打掃、義診,感受到手心向下的快樂。」

「慈善是慈濟的根」,慈濟宗門以慈善入門,以慈悲喜捨之心,起救苦救難之行,開啟了救貧、救苦、救急、救難的慈善工作。

圖左 :2020年嘉義區委員慈誠5月培訓課程以慈善訪視為主題,除了今年培訓的學員外,各區訪視志工也加入研習;課程前量額溫、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防疫措施不可不確實,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攝影者:王翠雲]
圖右 :恭讀「慈濟志言」鏗鏘有力,展現勇猛精進心。[攝影者:王翠雲]

圖左 :王壽榮師兄分享透過親身訪視,了解實際情況,才能將有限的資源,送到最需要的地方。[攝影者:王翠雲]
圖右 :今年參加培訓課程的張愷杰(中),是大林慈院大醫王,經常參與個案的居家打掃、義診,感受到手心向下的歡喜心。[攝影者:王翠雲]

圖左 :「長情大愛滿人間」課程由社工王珮琄介紹慈善志業服務的範圍及類別。[攝影者:王翠雲]
圖右 :社工王珮琄分享慈濟慈善,透過逐步訪視而達到直接重點務實的目標,走入案家看見人間疾苦,可謂是福慧雙修。[攝影者:王翠雲]

圖左 :社工于家評告訴大家「如何提報個案」,依人、時、地、物、需求評估;建議切記:不將志工手機號碼隨便給案家、不替基金會做任何承諾或給個案錢。[攝影者:王翠雲]
圖右 :莫忘「慈善訪視是慈濟人的本分事」。[攝影者:王翠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