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嘉義 堅定初心 守志不移

堅定初心 守志不移

E-mail 列印
因為個性很執著而且嚴謹,所以自我要求很高的慈濟志工陳淑蘭,對別人的要求也非常的高,因此讓人有不易親近的感覺。可是做慈濟後,她發覺自己改變很多,也更和顏悅色,不再和人有距離感。

她記得在就讀大學時,有 二、三位好友在聊天時,曾分享將來如有因緣可以回饋社會。

1988年到臺北的一家禮品公司上班,當時大概二十七歲左右,當她有收入時,每個月五日領完薪水的那個星期六,就會去臺北市吉林路的慈濟共修處,繳功德款。

她覺得當時自己的因緣很好,每次去都會見到證嚴上人;特別是有一次在臺北的長安東路見到一位男眾在向上人頂禮,當時覺得很奇怪,為何會有人向活的人頂禮,但是靦腆的她也不好意思問,她心中想著這位法師一定很讓人敬仰。

她在臺北工作時,看到有一個人經常在她公司門口等公車,當他看到陳淑蘭在看《慈濟道侶與月刊》時,主動問淑蘭才知道,他也是慈濟的會員,因此兩人很聊得開,經常一起分享慈濟聊慈濟。

1990年時,有一次會員問陳淑蘭,是否願意一起搭臺北的慈濟列車回花蓮,淑蘭一口答應,這時那位會員說,她排了四年要回去花蓮都排不到,竟然約淑蘭,一次就排上回花蓮,是她們第一次一起回花蓮心靈的故鄉。

淑蘭覺得在花蓮精舍有很奇妙的因緣,不管走到哪裡都遇到上人,而和她一起去的會員很想見到上人,卻一直等不到上人,直到上人開示時才有一面之緣,所以讓淑蘭覺得自己和上人的緣,應該結得很深。

住在嘉義市的媽媽,經常會去佛寺,雖然媽媽不識字,但是很喜歡親近佛學,所以她會載媽媽一起去佛寺,因而她也接觸佛法。

因為姊姊結婚了,淑蘭在臺北工作兩年多,媽媽哭了兩年多,因此媽媽希望她能夠回來陪伴,孝順的她就回來嘉義市,從臺北回來,她請回很多上人的著作以及錄音帶。

1990年底回到嘉義市,從臺北回嘉義時就已經開始募款,回嘉義時已經募款約二十戶,而她都是自己匯功德款到花蓮。

1992年時,上人在嘉義高工舉辦第一場的「幸福人生講座」,當時她看到嘉義地區的慈濟人列兩旁歡迎的情形,讓她很感動;而在半年後有一次她騎著機車在路上,見到一位穿著制服的慈濟志工,她急忙上前喊「師姊、師姊」,因此李金鑾就成為她的資深師姊。

1993年初在李金鑾的邀約下,她開始到嘉義市仁愛路參加共修,1994年受證,法號慮開。

回到嘉義,她從事補習班教國中、小的英文,所以一直在教育的領域,也因此陪伴慈濟大專青年一起成長。

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在街上做骨髓捐贈的宣導,要開口宣導,她鼓起勇氣向路人說明,也因為這樣訓練自己的口才,才敢與人接觸,也才能和人很親切自然的聊天,也曾去白河榮民之家和老人做互動,這是她一路走來最感動的事。

上人的法語「福從做中得歡喜 慧從善解得自在」是她最受用的,她希望自己能越來越有智慧,可以讓自己的理事圓融,也期望自己在菩薩道上能夠更精進。

圖左 :2001年安心計畫-大吉國中營隊結束撤營時剛好上人行腳至大吉國中巡視後,眾人與上人合照 。 (陳世嫻翻拍)[攝影者:陳世嫻]
圖右 :陳淑蘭師姊(右二)在大林慈院做志工時巧遇師媽(上人的母親)到大林看診。 (陳世嫻翻拍)[攝影者:陳世嫻]

圖左 :上人為陳淑蘭師姊授證 (陳世嫻翻拍)[攝影者:陳世嫻]
圖右 :陳淑蘭(前左)帶慈濟列車到慈濟護專,在川堂中庭帶活動。 (陳世嫻翻拍)[攝影者:陳世嫻]

圖左 :陳淑蘭在大林慈院後山種樹。 (陳世嫻翻拍)[攝影者:陳世嫻]
圖右 :1996年陳淑蘭(左三)參與慈青幹部訓練營到花蓮靜思堂參訪。 (陳世嫻翻拍)[攝影者:陳世嫻]
圖左 :陳淑蘭(左三)參與兒童學佛營在靜思精舍舊齋堂。 (陳世嫻翻拍)[攝影者:陳世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