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6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南 福慧志工青春好漾 環保三十親體驗

福慧志工青春好漾 環保三十親體驗

E-mail 列印
盛夏的清早,陽光已迫不及待地灑遍大地,炙熱的天候裡,迎來了臺南慈濟中學三十六位國中、三十九位高中「福慧志工」,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學校延至六月十三日才舉辦這學期第一次的服務學習。

七十五位參與志工 學習的學生,掩不住一顆熱情的心,在人文室林育吟、陳怡臻兩位老師的帶領下,來到靜思堂參訪環保三十周年布展及仁德環保教育站「環保實作」,期待在志工導覽下,讓這群正值青春的孩子們,守護大地的心更堅定。

◎環保布展 溯源歷史的長河

防疫新生活,改變了大家如常的互動模式,人人戴上口罩,為了人潮分流,參訪活動分成兩站,學生們也分成國、高中兩組,交替穿梭在靜思堂及與靜思堂隔條馬路的仁德環保教育站,將環保理念和感動,深植在每個孩子的心中。

「佛陀入人群度眾,教化眾生,有多少人是因為佛陀的開示而轉念?所以佛陀是心靈環保的實踐者。」今年(2020年)是慈濟環保三十周年,臺南靜思堂在一樓大廳呈現雙主題展覽,除了環保布展,另一側也展出《佛陀的一生》,導覽志工游孟雅藉由佛陀的入世行善,帶出環保的重要。

一張張的環保海報裡,訴說著慈濟一路走來敬天愛地、感動人心的環保行經路,「清淨在源頭,簡約好生活」,三十年來初心不變。

游孟雅深入淺出、親切活潑的以自身生活中,如何落實環保經驗作分享。就如她選擇購買同樣色系的襪子,這樣就算如果一隻破了,完好的另一隻仍可繼續搭配著穿;隨身的環保保溫杯,多年下來漏水了,也只需要更換杯身裡的防漏膠條即可再使用……

游孟雅點點滴滴珍惜物命的環保理念,讓一群在海報前席地而坐的孩子們明白,其實環保一點都不難,就在日常隨手間。

◎導覽解說 活動中找到方向

承擔國中部隊輔的高二和氣班陳宇宏同學,活動中盡心陪伴學弟妹們,他靦腆地笑著說:「其實收穫最多的是我自己……」從國中開始就在慈濟教育體系就學的他,對環保站一點都不陌生,善苗已悄然種下。所以,他在學校也參與「臺美生態學校聯盟」的計畫,積極投入校園環保宣導。

陳宇宏說:「我們做的就跟志工講的一樣,有海報上的環保實證、數據,大家設計題目,有獎徵答,讓學弟妹們從中了解環保。志工講的很生動,能以自己的例子說明,更容易讓聽者有共鳴。」從中的受益,讓他更有信心面對緊接而來的校園環保競賽活動規劃。

陳宇宏補充說明:「師公上人一直呼籲大家,面對這波疫情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茹素,茹素更是減緩地球暖化最有效的方法。」

聽到游孟雅藉由「小象的故事」來說明人類的肆意妄為,動物是這麼的信任人類,而人類竟殘忍殺害母象和肚子裡的象寶寶。這段導覽,讓陳宇宏對全家茹素的堅持更有信心,已全素近一年的他,蔬食不僅讓他的精神體力更好,也影響了家人,他說:「環保要像師公上人說的,要共知、共識,最重要的是要共行,才能真正的落實環保。」

◎水的故事 環保分站體驗多

在仁德環保教育站,志工周黃春綢問同學們:「各位知不知道慈濟環保已做幾年了?」

「已三十年了!」

「是的,慈濟志工埋首於環保資源回收已三十年,盡力做到垃圾減量,期望能帶動全民一起愛地球、零垃圾。」周黃春綢慎重地告訴同學:「這波新冠肺炎疫情,上人再次強調要珍惜人與大自然的關係,要珍惜大地,要懺悔齋戒、疼惜萬物。」

環保實作分成資源分類、塑膠袋和寶特瓶等三站,讓同學們親自體驗。體驗後,國一和氣班陳柏霖同學分享:「我覺得在環保站做各項分類的志工真的很辛苦!我們來體驗實作,才做一下下就快受不了!真的很佩服他們的耐力和毅力。所以我們平常就應該要把回收物整理好,飲料瓶罐也要沖洗乾淨,才不會讓他們那麼辛苦、造成他們的負擔。」

國中部陳彥鈞同學戴著口罩,在資源回收區裡還是皺著眉頭,他說:「就算是戴著口罩,我還是會聞到臭臭的味道。」一袋袋的回收物,他依著志工的解說細分成好幾類。瓶瓶罐罐的回收裡,陳彥鈞發現最多的就是酒瓶,還有疫情期間大家經常使用的酒精瓶。

他憂心地說:「這麼多的瓶子,如果沒有回收,那該怎麼辦?而且很多東西大家都沒清洗就放在回收袋,味道真的很難聞。」說著、說著,他心生不捨在環保站裡辛苦做回收、年紀較大的長輩們,更加體會課堂上老師常說的:「清淨在源頭」的重要。

高一邱昱綺同學,在塑膠袋分類區學習裁剪印有字圖的塑膠袋,再依照不同的材質做分類。她說:「當志工們把一大桶的保特瓶倒在地上,讓我們用雙腳踩扁它,嗶嗶啵啵的聲音感覺好療癒、好舒壓……」童心未泯的她臉上漾著笑意,訴說著在寶特瓶區裡好玩的體驗。對於成堆的寶特瓶,讓她驚訝於人人隨手一杯飲料罐、瓶裝水的氾濫,所以人人應該養成自備環保杯的好習慣,真的是刻不容緩。

「臺灣是全世界排名第十九個缺水的國家,地球上有那麼多水,真正可以使用的,只有那唯一的一瓶……」做完環保實作,跟著隊伍來到靜思堂參訪布展時,聽志工游孟雅指著由一千支養樂多瓶罐所做成的「水立方」教具,細說水的故事,讓邱昱綺感受特別深刻。

◎環保志工 身影牆感動你我

「環保三十」的布展裡,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貼著「環保志工身影」的長牆,牆上有近兩百位環保志工的生命故事,刻畫著志工們堅定願行的環保足跡,游孟雅請每位孩子觀看,再選擇一則故事來分享。

高二和氣班鄭景宏同學,指著一張「綠竹園變成大福田」的合照相片,發自內心地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家都很害怕!但這群環保志工依然帶著口罩在做環保,而且有這麼多人,真的是『心正,邪不侵』。相片裡有爺爺、奶奶,也有年輕人,看得出做環保有年輕化的趨勢。」贏得大家的認同和熱烈的掌聲。

身為隊輔的鄭景宏在環保站實作時,看到國中學弟、學妹站在有異味的回收堆裡,個個都敬而遠之。他告訴學弟、妹們:「親自來做體驗,更應知道平常在家裡就要做好分類及清洗動作,才不會增加環保志工的負擔。」

國中部陳宥方同學也感動地分享心得:「環保站裡有很多志工不怕髒,為了大地環保,就一直默默在做,照片裡有九十多歲的老奶奶,雖然年紀很大了還是做得很開心。」

「那我們要等到九十幾歲才做嗎?」游孟雅幽默地問,這時大家異口同聲說道:「不是,現在就要做。」

活動中,一直幫孩子們拍照做紀錄的林育吟老師說:「志工的環保解說,比課堂上的還要深入,而實地到環保站實作,也更會有感受。同時讓孩子們發現,原來平時我們製造了這麼多的垃圾,原來我們對環境汙染這麼嚴重!」更期待孩子們從體驗中檢討、反思自己,讓守護大地的堅定心念,在生活中化做實際行動。

圖左 :高一邱昱綺同學(左)在寶特瓶站的體驗,讓她驚訝人人隨手飲料罐、瓶的氾濫,所以自備環保杯真的是刻不容緩的環保好習慣。[攝影者:郭美秀]
圖右 :林育吟老師說:「志工的環保解說比課堂上的還深入,而實地到環保站實作,同學們也更有感受。」[攝影者:郭美秀]

圖左 :國一和氣班陳柏霖同學分享:「來體驗實作,才做一下下就快受不了,真的很佩服環保志工的耐力與毅力。」[攝影者:郭美秀]
圖右 :慈濟志工王錦璇教同學如何分辨塑膠袋的種類。[攝影者:郭美秀]

圖左 :國一陳宥方同學感動地說:「環保站裡有很多志工不怕髒,為了大地環保,就一直默默的在做,照片裡有九十多歲的老奶奶,雖然年紀都很大了還是做得很開心。」[攝影者:郭美秀]
圖右 :慈濟志工游孟雅引導同學來到「環保菩薩身影」的長牆,觀看志工們堅定願行的環保足跡。[攝影者:郭美秀]

圖左 :高二和氣班鄭景宏同學指著「綠竹園變成大福田」合照相片說:「相片裡有爺爺、奶奶也有年輕人,看得出做環保有年輕化的趨勢。」[攝影者:郭美秀]
圖右 :慈濟志工游孟雅指著由一千支養樂瓶罐所做成的水立方的教具,細說水的故事。[攝影者:陳貞桃]
圖左 :陳彥鈞同學(左二)說:不捨環保站裡辛苦做回收年紀大的長輩們,更加體會在課堂上老師常說:「清淨在源頭」的重要。[攝影者:陳貞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