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高雄 環保三十 步步踏實

環保三十 步步踏實

E-mail 列印
慈濟的環保志業緣起於1990年證嚴上人在臺中新民商工演講時,見到夜市收市後垃圾滿地和髒亂因而感慨,遂於演說時請大家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爾後慈濟志工群起響應,紛紛投入環保,從小小的回收點,到設立規模較大 的環保站,迄今已將近三十年了……

◎ 三合院的空地 啟動環保因緣

5月2日、3日接連兩天大愛臺前來八卦寮環保教育站拍攝「環保三十週年」的溯源影片。第一天的行程,是拍攝八卦寮環保站的招牌飲品「海石花」的由來,隱身於高雄市仁武區的八卦寮環保站成立於1994年,志工陳清雲提供自家三合院前的空地做為社區的環保站,當時的三合院空地都是種菜與水果,因資源回收物漸漸的增多,土地不敷使用,於是在農作物收成後將農地用水泥填平才有現在的空間。

在一次的身體檢查中陳清雲被檢查出得了骨質疏鬆症,當時才四十多歲,醫生建議先吃鈣片,可是一瓶一千多元,為了省錢她發現「海石花」有膠質可以補充鈣,所以她就煮來試試看。第一次煮時因為沒有抓到要領且苦苦的很難入口,因為不放棄再煮第二次時多加了枸杞、紅棗、桂圓和冬瓜露結果出呼意外的大獲好評!

她認為如果煮來只有自己吃這樣太可惜,也想到環保站的志工也都是有年紀了所以常常一個星期煮二次分享給環保站的志工,「海石花」也在很多的義賣活動中被指定的產品,也因為常吃它,從此她的身體不因骨鬆而吃過藥,更紅到常住師父那裡之後只要精舍師父來高雄行腳她一定將海石花帶過去讓師父們享用,而海石花也就成了八卦寮環保站的招牌飲品,只要有個人或團體來參訪,站裡的點心一定備有這道清涼爽口的甜點。

沒有了骨鬆危機,但陳清雲身體卻有很多種的病痛,常常看她眼睛紅紅的或者因嘴巴沒有唾液需常喝水……等,多年病痛纏身的她自嘲說,身上彷彿背著一顆不定時的炸彈,隨時會因疾病而倒下。即使前幾年做環保的艱辛與困難他都一一地克服,例如玻璃瓶一公斤回收價只剩一毛錢,外面的廠商都不收,她騎著機車到處找回收廠,只要有廠商願意收,她就願意做。

曾經也請示上人,「價跌直落」,上人說:「沒錢也要做!」從這點看見上人疼惜大地的悲心,也激勵陳清雲如獅子般勇猛的心念更加堅定,做到最後一口氣。她娓娓道來做環保的因緣,也是這駱駝般的耐力與一顆赤子之心的精神感動很多的慈濟人跟著投入!

◎ 環保三十年 用心就是專業

5/3上午,義守大學王智昱老師帶著四位學生來到八卦寮環保站共襄盛舉。陳清雲回顧當年到處分享環保課程時,就像自己身上穿的環保圍裙一樣,圍裙上所有的瓶罐都是可以回收的;還有搭配著順口溜,例如「環保五字訣」──「手袋杯碗筷,出門不帶環保袋,回家提滿垃圾袋,危害環境真不該,為了我們下一代,保護地球要趕快,地球自然不破壞!」陳清雲邊說邊表演讓人印象深刻。

課程結束後由學生來考考老師,請陳清雲閉上眼睛用手摸塑膠材質來分辨是何種塑料,真的考不倒,很厲害!因為有二十幾年的經驗,所以手摸耳聽塑料聲音就能說出正確的名稱,深刻感受到用心就是專業。

陳清雲更分享稱職環保志工要有五不──不怕髒、不怕熱、不怕冷、不怕臭還有不怕煩(因為繁雜)。還要有五心──愛心、細心、耐心、信心和藉事練心藉境修心」更需要大家共知共行,從年輕化、生活化、教育化、家庭化、知識化。環保清境在源頭,力行簡樸過生活。

◎ 教育向下扎根 環保實做二十年

王智昱老師也分享著二十年來帶學生來八卦寮環保站的緣起,他剛開始會來這裡是因為有 「服務學習」的課程,當初的想法是安排有一堂課叫「人與自然的關係」,最重要的是人與環境如何相處,所以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環保站,也是最直接因為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去做的,除了課堂上講的之外是要有機會去實踐。

當初學校剛開始成立「慈青社」有跟同學討論該從哪個地方開始著手,而且二十年前「環保」這個議題方興未艾,只知道這件事還沒有做得很完整,剛開始會讓同學資源回收比賽,拿著寶特瓶、瓶瓶罐罐⋯…等回收,感覺不是很完整,當時才發現知識不是那麼的豐富,在社區聽說清雲師姑的事蹟,所以跟她聯絡上,剛開始請她來上課時,她自己也很不好意思,因為她只有國中補校畢業,覺得我們學校是大學而且都是博士……

陳清雲剛開始很推辭,但告訴她:「資源方面請師姑來分享,實踐過程跟操作,是分享心得不是上課。」這才卸下她的壓力,因爲分享是她的專長,若是上課就覺得有壓力,而這方面是她最有的經驗,以前來分享的時候還要實物投影機,還有跟師兄們帶了一大袋的回收物請同學直接分類,但畢竟教室還有很多人要使用,所以就把學生直接帶到環保站,而且實際操作的成果其實是體驗實做會比較深刻的。

因為分類的過程中不懂的都要問,那問的過程就是在學習了解,所以實境教室很重要,更重要的一點是回收有很多不同的種類很多細項,更可以讓孩子們體會辛苦,像剛剛做的資源分類其實做得非常細緻,所以源頭減量是很重要,在家要丟之前要先洗淨或是東西重複使用。

而且智昱老師對於陳清雲的精神很感佩,多年來常聽到她的身體狀況不佳,但是幾年下來在臺下觀察她其實對抗病魔的能量很強大,在環保這個領域一直持續堅持,有時自己在教學方面遇到挫折時都會想到她的精神而提醒自己的初衷。

學生們聽過千遍萬遍不如實做一遍,實際操作資源分類才知道對於細微的拆解越清楚,分得越細微,回收的價位就比較高,例如塑膠袋洗乾淨曬乾分類PP白、PP雜、PVC、PE雜……等,分類做的好,價錢不一樣。

「自己是第一次參加,對於回收品項跟原本認知不一樣,例如以前塑膠袋都是當垃圾丟的,今天有很大的震撼,原來可以回收而且分很多類很細微。」王麒麟同學分享今天的心得:「現在知道1、3、7看起來是塑膠但現在不能回收;還有分類的罐子拉環有的是鋁有的是鐵,還有資料夾一摸就知道是什麼材質。更懂得做環保的辛苦,像剛剛師姑說的不怕熱、不怕髒、不怕煩等,而且環境這一塊是要很多人一起做,今後自己回家後會做到手袋杯碗筷,清淨在源頭,減少垃圾量。」

一個人走很快,一群人走很遠,環保志工與環保菩薩是證嚴上人最讚嘆也是最疼惜的,因為很辛苦,但是環保站卻也是很多老人家的精神休息站,因為在這裡很多人因爲自己身體的病痛,在這裡被療癒;家庭不睦的來到這裡體會知足有福!

每一個人來環保道場做資源回收身體越做越健康,生命更豐富且有價值,生活更充實更發輝自己生命的良能,所以三十年來很多生命感動生命的故事說不完道不盡,因為有一群人一起走才能走得更遠!雖然目前環保道場裡志工的年齡增長,且隨著歲月凋零,希望有更多年輕人投入,也更期待環保有更長遠、更多的三十年!

圖左 :志工陳清雲自創環保順口溜,讓義守大學師生容易朗朗上口。[攝影者:梁永志]
圖右 :對於塑膠材質回收的專業台下師生請志工陳清雲閉上眼睛考考他用手觸摸就能說出回收塑膠是哪一類。[攝影者:梁永志]

圖左 :義守大學師生共同動手實做垃圾分類。[攝影者:梁永志]
圖右 :做垃圾分類時有不懂得隨時發問,陳清雲詳細地回答。[攝影者:梁永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