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19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印尼 不受疫情影響 扶困援建入住

不受疫情影響 扶困援建入住

E-mail 列印
慈濟萬隆聯絡處與政府、軍警在一同抗疫的期間,也沒停止進行扶困援建計劃,讓苦難民眾能有安穩又舒適的家,進而改善他們的生活。2020年6月17日,萬隆志工在西爪哇省西萬隆縣(Bandung Barat)安 貝拉鎮(Ngamprah)美卡薩利村(Mekarsari)村公所,進行十一間援建房屋交接儀式。

◎工程高效率 援建結善緣

從今年5月開始的「援建計劃」,在短短一個月的工程,在美卡薩利村的七間房子就已竣工;另外在任邦鎮(Lembang)蘇卡查亞村(Sukajaya),也建好四間新房。

交接儀式依照標準的防疫指示進行,除了限制參加的人數,在場的所有人都務必戴口罩,以及保持社交安全距離。今天的援建計劃得以成就,必須感恩所有不斷護持慈濟的會員和志工們的無所求付出。

慈濟萬隆聯絡處負責人李銘秀(濟汎)在致詞中表示,志工在今年三月初,就已在萬隆市的幾個地區,進行勘察和評估的作業。良緣所致,讓我們能幫助此區的兩個村莊進行援建。「接受援建的村民皆有具備地契、房屋狀況簡陋,以及經濟貧困,因此非常符合我們援建對象的條件。」

出席交接儀式活動的西萬隆縣縣長翁巴拉(Aa Umbara Sutisna),很讚賞慈濟的善行。「我在此感謝慈濟,你們給予民眾的關懷與幫助,為大家帶來很大的益處。」

◎不敢有奢望 援建助圓夢

其中一位援建受惠者納普(化名)喜極而泣地說:「我非常感謝慈濟,幫我完成了夢寐以求的願望。感謝真主阿拉,房屋援建讓我們一家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納普的家在接受援建之前極為簡陋,屋頂多處破洞,每逢下雨必漏水,房子的每個角落都有受損的痕跡,室內潮濕且空間狹小;只有九坪大的房子,卻住著十二口人,顯得擁擠不堪。

四十一歲的納普是一名建築工人,沒有穩定的收入。有工作的時候,他每天能賺取七萬五千印尼盾(約新臺幣一百五十元)的工資;沒工作之時,逼不得已還必須向年邁的父母求救。他膝下有九個孩子,其中一位已成家,但還是和他住在同一個屋簷下。滿足日常所需對他們一家而言,就已經很困難了,更別說要存錢修繕破舊的房子。

「以前孩子們要舒服的休息都很難,對於修繕房子,我和妻子都束手無策,不知何時才有能力做到。有了慈濟的幫助,現在終於實現了。」納普感恩說道。

◎房子變漂亮 未來更美好

其他援建受惠民眾亦有類似的情況,三十四歲的妮妮(化名)是一名芭雅服(Kebaya)的裁縫師。接到工作時,從每一件芭雅服的製作,她可以獲得七萬印尼盾(約新臺幣七十元)的酬勞,每個月可以接到兩、三個訂單。其丈夫則是一位雜工,夫妻倆都沒有穩定的收入。

妮妮告訴志工:「別說花錢修繕破洞的屋頂了,有時候連三餐都難有著落。雖然已放棄修繕房子的念頭,但我們還是祈禱著能實現這個遙不可及的夢想,很感恩現在我們能獲得援助。」

「感謝真主阿拉,我誠摯感謝幫助我們援建房子的慈濟,房子變漂亮了,就像作夢一般。希望慈濟能繼續蓬勃發展,志工們的善心能獲得好的回報。」妮泥感恩說道。

扶困援建計劃持續造福有需要的民眾,營造舒適又乾淨的居住環境,進而改善生活品質和經濟狀況,讓受惠民眾,能迎接更美好的未來。

圖左 :西萬隆縣縣長翁巴拉(Aa Umbara Sutisna),很讚賞慈濟的善行。在房屋交接儀式中,他感謝慈濟給予民眾的關懷與幫助,為大家帶來很大的益處。[攝影者:Galvan]
圖右 :慈濟萬隆聯絡處負責人李銘秀(濟汎.右)恭敬地與援建受惠者進行房屋交接儀式。[攝影者:Galvan]

圖左 :房屋交接儀式結束後,志工前往受惠者府上拜訪,關懷他們入住新房的狀況。[攝影者:Galvan]
圖右 :一位援建受惠者納普(化名)的家,在援建之前極為簡陋,屋頂多處破洞,每逢下雨必漏水,房子的每個角落都有受損的痕跡,室內潮濕且空間狹小。[攝影者:Galvan]

圖左 :舊房子只有九坪多的房子,卻住著十二口人,顯得擁擠不堪。[攝影者:Galvan]
圖右 :納普與妻子很感恩能成為慈濟的援建受惠者,讓他們夢寐以求的願望,終於成真了。[攝影者:Galvan]

圖左 :納普的新房有三室一廳一衛一廚,他表示比起以前,現在住起來舒適多了,也不必再擔心屋頂漏水的問題。[攝影者:Galvan]
圖右 :另一位受惠者妮妮(化名)的舊木房已腐朽不堪,墻壁是以竹片編制的,屋頂也多處破洞。[攝影者:Galvan]
圖左 :入住新房,從此能過上舒適和安穩的日子,讓妮泥感到歡喜不已。[攝影者:Gal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