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互愛和氣同精進 傳承法脈為眾生

互愛和氣同精進 傳承法脈為眾生

E-mail 列印
「人身難得今已得,在菩薩道上,我們應該勇猛精進,讓愛心充滿我們的社會,讓我們的社會有善的循環,這才是福慧雙修,正信、正念的佛門弟子。」慈濟北二合心區二百九十位和氣、互愛組隊長齊聚新店靜思堂,大聲讀誦「 慈濟志言」。

慈濟宗門「四門四法四合一」,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組隊每二年重新推選幹部,期能將慈濟的四大八法,落實社區、傳愛全球。為防新冠病毒群聚傳染,原本年初要在花蓮舉辦的三梯次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營直到七月才得以啟動。繼上週的協力研習,本週末(7/11)北二合心區假新店靜思堂為互愛、和氣開課,藉由一天充實的精進聞法、傳承分享、互動遊戲和實務研討、演練,交換經驗,相互學習,期使未來會務運作更順暢,慈濟的宗門法脈能夠千秋萬世,代代相傳。

◎勤行道 為佛教為眾生

在精舍德淵師父、德勷師父帶領下,司儀李美齡和許碧珠宣布課程正式開始。問訊、唱〈功德會歌〉、〈慈誠隊歌〉和恭讀「慈濟十戒」、「慈濟志言」,禮敬儀軌後,臺上臺下志工以整齊劃一的動作,演繹出度眾生從此岸到彼岸的慈濟法船。

「無量法門,悉現在前;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靜思法脈傳心燈,慈濟宗門利群生。法華行經正道勤,普偕授記成佛因……」咚咚咚!鼓聲隆隆隆!「生生世世誓為佛教,心心念念誠為眾生。」眾人發心立願,上達佛聽。

「法脈宗門帶給我們什麼?我們跟隨上人那麼久,做了慈濟那麼多年,我們是第一代弟子,我們的使命、我們的承擔在哪裡?」導入「靜思法脈 慈濟宗門」正題,德勷師父問在場幹部,佛陀為教菩薩法這一大事因緣來人間,「開示」眾生;二千多年後的現在,弟子有沒有「悟入」佛心,將佛陀的本懷做出來?

德勷師父慈示,無因不成緣,無緣不成果,慈濟人跟隨上人的因緣不可思議,要重視、珍惜因緣,把握當下,做該做的事,進而創造因緣,把握因緣。「一大事因緣,徹悟人生;無量義大愛,朗照紅塵。」慈濟法脈已傳,宗門正立,志業規模已具,要認真做、謹慎做、把握做,用生命走入歷史。「靜思法脈勤行道,慈濟宗門人間路」德勷師父揭示其中蘊含覺有情、成正因、得淨果,從而成就真善美的好緣、福緣與善緣。

聽了德勷師父的分享,今天承擔隊輔的資深慈濟志工詹龍禎感受師父為靜思法脈、慈濟宗門傳承的語重心長。他認為,無論是菩薩招生或法脈宗門也好,每一個幹部應將師父的耳提面命,深刻烙印在心裡面,把它當成是做慈濟最主要的精神方向,「我們不只自己聽,還且要傳出去,傳到後代,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加入慈濟浩蕩長隊伍近二十五年的詹龍禎,勇於承擔,營隊、幹部、活動,都可以看的到他的菩薩足跡。是什麼讓他恆持初發心不退轉?他說出自己的心法:「慈濟有什麼事情的時候,就是排除萬難,盡力參與。你在參與當中、在身體力行當中,人事物的驗證也好、逆境也好、挫折也好,從當中去吸取經驗,讓你自己不斷的提升。不斷的成長,才能夠讓你的慈濟慧命,讓我們的細胞稱充滿正能量。」

◎平等尊重 使命必達

新店一志工杜正文在分組研討時,分享了他接下和氣隊長以來的心得。「不管合理不合理,師姊說了算。」笑談接下隊長第二天就開始物色接班人,培養後進外,在跟女眾志工的合作上,他抱持「無條件護持」的心態,心悅誠服地「聽話」,力求關係和諧。以「推素」為例,整整三個月,他以身作則,每天穿著藍天白雲制服,陪伴志工到公司行號、政府機關送素食餐盒。雖然難免有意外狀況,但他臨機應變,力求讓認同的會眾能夠安心享受美味的蔬食。他的一席分享有許多值得參考之處,詹龍禎請各區如果也有要推素的,可以多跟他請益。

有鑑於許多年輕志工有家業和事業要忙,全心投入志業的林龍光日日以環保站為家。「去運動中心還要花錢,做環保可以減輕我們製造垃圾的業力,一舉數得。還好有慈濟讓我們這些老人做,否則每天看電視、被電視看,如何了得!」他強調,「沒有法,沒法度;有法度,會改變。」環保站包容許多有身心疾患的人,他調度人力,讓環保志工安住付出。

「和氣是拱橋,互愛是通道;團隊成員若缺乏和氣,無法溝通、爭吵不斷,道場就會變成『是非場』,無法吸引人加入。」清修士鄭靜仁指出,慈濟的四合一運作,彼此都是平等的,要無高低大小的相互尊重,共知、共識、共行。「合心、和氣、互愛」三合一加起來,三股力量就形成「協力」的大力量。合心、和氣只是表相,要無相,無不相,化解無明煩惱。

◎實務研討 欲罷不能

短暫養息後,下午的課程先由課務組做會務推動實務演示,接著交棒給各組分別就「推動合和互協共識會」、「環保三十減塑行動」、「如何帶動委員/師兄/志工推素」、「帶動協力辦讀書會」和「組隊聯誼推動」等會務進行討論,再邀請各組上臺分享規劃內容。

各組展開熱烈討論,有小組運用過去推動共識會和組隊聯誼的經驗,針對即將到來的七月吉祥月腦力激盪、「超前部屬」,同時不忘融入環保三十的宣導。說起素食的好處,還真是說不盡,有志工現身說法自己因茹素受益,改善體質,也樂於向外分享,希望能讓更多人認同。「行中有法」慈濟人佛心師志,遵循上人「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理念,無論是組隊聯誼、社區愛灑抑或遍地開花的讀書會,在溫馨的帶動中,巧傳《靜思法髓妙蓮華》,轉眾生識,成智慧禪。

研習營中,安排了「回眸來時路」活動,第五、六、七聯區志工將他們壓箱的傳家寶拿出來展示與分享。老照片、感謝狀、歲末祝福紅包、慈濟醫院動土紀念鏟、慈誠隊帽、臂章、皈依證,一件件都是資深志工走過慈濟的珍貴點滴和史料。

「千萬不要把四合一的職位當權力,造成是非,傷害慈濟。」從壯年的四十多歲到如今擺髮蒼蒼的八十歲,第五聯區知音合心吳隆盛,勉勵和氣、互愛幹部放下身段,做好情緒管理,與人結好緣。他真誠又風趣的分享,獲得熱烈的掌聲。「舊法用心知」資深志工身體力行而得的體悟,字字句句盡是智慧語錄,人人都想再多聽下去,再多一個小時都不夠呢!

◎千手來牽手 行行行Yes.Yes.Yes.

從課程開始就感受收穫滿滿的法國慈濟分會執行長黃行德,很羨慕在臺灣的志工能有這麼大的道場、這麼多的志工一起精進。「付出是最美好的。」早上聽了德勷師父的教示,他有一個很大的共鳴,那就是慈濟的慈善志業一路從臺灣延伸到海外,聞聲救苦,大家都是親手遍布施。

「使命是給願意承擔的人。」黃行德執行長指出,歐洲各國的慈濟志工人數有限,像法國僅有三十位委員慈誠,不可能像國內有四合一的組織架構,人人都是身兼數職。人雖少,每當哪裡有需要去幫助的時候,志工都會跨國支援,共同分擔,去做上人要弟子做的事。「現在上人一直講的,面對疫情要茹素,要絕對茹素,要非素不可,在海外的志工抱持同樣的心情,動員起來,哪裡有疫情就一起去送口罩以外,也希望能傳達上人的理念。」黃行德以一次跨國賑災發放的小故事,傳達以「感恩尊重愛」來做慈濟的重要性。

跟黃行德執行長同樣來自「海外」的澎湖慈濟志工陳金國,今年初接下互愛隊長,逐一拜訪法親,邀約參加組隊聯誼,請資深志工分享訪視見聞及真善美甘苦談等,辦了一次成功的聯誼,可惜因疫情暫時停止。隔山隔海,「雖然在澎湖,離島不離心。」因為上人的開示,因而提早一年培訓的陳金國,要「做上人想做的事,愛上人想愛的事。」

「年輕真好!」從2004年加入慈濟以來,堅持初發一念心的土城二和氣李明璋,因為相對年紀多屬高齡的志工來說,因為年輕,總被點名。「修行不簡單,要跟它拚!」他不諱言,也曾有過煩惱,因有上人法語和資深志工「拉弓射箭,有退才能進」的分享以及「母雞」、「老母雞」們的鼓勵陪伴,要行經如常,堅定走在菩薩道上。

2009年受證後,歡喜投入慈善訪視的黃玉桂,幾度以「No. No. No.」婉拒江翠和氣組長的承擔。直到去年上人行腳,見到上人拖著孱弱病體,為弟子慧命奔勞,「做弟子的拿什麼回報上人?」她自問。轉念承擔,勇往直前。

「我不行!我不行!」謝美真對鼓勵她的前文山三和氣組長傅秀美說。「你行!你行!」有識人之明的秀美繼續愛的鼓勵。謝美真只好以感恩的心和學習的心接下接下互愛一組長之職。由於深坑、平溪、石碇這些偏鄉都屬於他們的「管區」,她和互愛隊長黃春雄密集溝通、討論,勤於慈善訪視和法親關懷。找到場所和帶領導讀的志工後,積極號召組員參加遍地開花讀書會,成就有二十人的一朵花,激發「憨慢說話」志工的潛能,個個侃侃而談。

德勷師父引黃玉桂和謝美真的分享,期勉與會,「勿忘四合一的精神,投入協力;十地菩薩,不斷相互鼓勵。轉不行、不行、不行為行行行,No .No. No.為Yes.Yes.Yes.」德淵師父則以「轉煩惱為菩提,煩惱才是有意義的。」來鼓勵資深志工傳承給新進菩薩,陪伴他們一起推動會務。

「伸出你的手,和我手牽手。愛是犧牲享受,付出無所求……」圓緣時刻,志工點燃心燈,大大愛心圍繞「55」這個數字。慈濟「行願半世紀」,走過五十四個年頭,慈濟人「千手來牽手」,「覺有情喜捨願,千手千眼千處現。圓一份累世的緣,芬芳淨土在人間。大家手牽手,不分你和我。」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志工心連心,一起攜手邁向慈濟五十五周年之路。

圖左 :課務組做會務推動實務演示後,請各組就「推動合和互協共識會」、「環保三十減塑行動」和「組隊聯誼推動」等會務進行討論。[攝影者:余錦豪]
圖右 :新店一和氣隊長杜正文(右一)和團隊分享在社區推素的經驗。[攝影者:許耀明]

圖左 :北二區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營課程安排分組研討。[攝影者:林靜芳]
圖右 :德勷師父慈示,無因不成緣,無緣不成果,慈濟人跟隨上人的因緣不可思議,要重視、珍惜因緣,把握當下,做該做的事,進而創造因緣,把握因緣。[攝影者:余錦豪]

圖左 :慈濟北二合心區二百九十位和氣、互愛組隊長齊聚新店靜思堂,大聲誦讀「慈濟志言」。[攝影者:余錦豪]
圖右 :資深慈濟志工詹龍禎認為,無論是菩薩招生或法脈宗門也好,每一個幹部應將師父的耳提面命,深刻烙印在心裡面,把它當成是做慈濟最主要的精神方向。[攝影者:余錦豪]

圖左 :「使命是給願意承擔的人。」法國黃行德執行長指出,歐洲各國慈濟志工人雖少,每當哪裡有需要去幫助的時候,各國志工都會互相支援,共同分擔。[攝影者:余錦豪]
圖右 :文山三互愛一組長謝美真積極號召組員參加遍地開花讀書會,成就有二十人的一朵花,激發「憨慢說話」志工的潛能,個個侃侃而談。[攝影者:顏天賜]
圖左 :透過互動遊戲,讓和氣、互愛更了解分工與責任承擔。[攝影者:顏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