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馬來西亞 馬六甲分會 環保成習慣 隨手即生活美學

環保成習慣 隨手即生活美學

E-mail 列印
聽著外面潺潺的水聲,看著一片綠意盎然的庭園,這是志工張栢仁(惟楷)和太太林月鳳日常生活最享受的事。搬到新家四個多月,裡裡外外全由張栢仁一手設計,融合太太和孩子的意見,慢慢構築夢想中的「家」。

踏入客 廳,一張厚重的原木桌,幾張大的長木椅,獨特造型的大木櫃,以及各式各樣木頭、石頭的裝飾品,擁有一股獨特的氣息。

張栢仁夫妻倆從家具、擺設到生活態度,堅持「簡單就是美」的人生哲學。不需要華麗的外表,不求高檔的物品,只要每樣東西能淋漓盡致發揮它的價值,隨手搭配都令人賞心悅目,一種能觸動心弦的美,就是最享受的人生。

◎新家 賦予舊物新生命

家具、裝飾品,幾乎全都是張栢仁親手製作或收集而來,他說:「家中的木製品原料,全都是他人丟棄不要的木頭、木板等,我當成寶貝載運回家,有時間就慢慢裁切,磨製而成。」而裁切下來的小木塊或不規則木條,他也不浪費,收集累積存放,製作成小木凳、信箱、桌腳等小件木製品。

其中幾片被白蟻啃蝕的木材,經過他就讀中學一年級的女兒揮灑水彩筆,瞬間變成獨一無二又具藝術氣息的裝飾品。朋友原先不解為何張栢仁向他索取將丟棄的爛木板,當看見成品時,許多朋友竟轉而向他討取木板,他歡喜分享:「這些原本將被送入掩埋場的垃圾,只要發揮創意和巧思,就可以賦予舊物新生命,減少垃圾量。」

開設家具廠的張柏仁,不只是木工厲害,電、水、鐵工也游刃有餘,他指著天花板上精美的手工貝殼吊燈,運轉中的吊扇,以及分享整個家內部的電線裝配,和屋頂外裝的抽風系統,讓室內溫度降溫二至三度的省電方法,這些物品都是他從慈濟環保站惜福結緣回家,經過清理、上漆、修理,就成了新家的一部分。

「整個家我們幾乎沒有採購新的物品,想辦法讓資源可以延長使用。這扇木門也是別人丟掉,我們搬回家整理再上漆而成。因為空間關係,舊家一些物品無法搬至新家,我們也是拍照傳給親戚朋友看誰需要,轉送他人繼續使用。」林月鳳解釋說。

夫妻倆只要家裡有什麼多餘的物品,首先想到可以轉送他人,或是送至環保站讓他人可以結緣。當需要什麼物品時,第一個想到也是前往環保站找尋。張栢仁舉例,家裡的鋼琴是從環保站結緣回家,拆解後利用回收零件和器材修理,成了孩子的樂器。而之前家中的電子琴也是他人丟棄,他回收再修理,孩子們同樣玩得不亦樂乎,之後也轉送給需要的朋友,讓物品繼續發揮它的功用。

「便利的生活,造成大眾丟和買的消費習慣。其實只要修理或是動手改造,物品都可以再被使用。這個家我們花了一年多去構思和收集,家中物品幾乎都是回收再利用,除非真的找不到才去買。」張栢仁分享。

◎實踐 因觸動而堅持行

回顧2002年,因為孩子叛逆,夫妻倆帶孩子參與兒童班和慈少班,進而認識慈濟教育,接著在親子班(兒童班後轉型為親子班)和慈少班承擔隊輔。

過程中逐漸認識慈濟,尤其慈善、義診、環保等活動讓張栢仁感觸良深。他坦言,自己早已耳聞慈濟,1998年透過志工邀約,開始每個月繳善款助人;當志工進一步邀約參與活動,他一概拒絕。直到真正參加活動,才逐漸了解慈濟在做什麼,從投入中獲得滿滿感動。

張栢仁說:「在慈濟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自我管理。時時懷抱感恩、善解、包容、知足,管好自己,家庭和事業必定能管得好。孩子看在眼裡會學習,顧客也看見誠信。」以前工作交際應酬,一個月吃喝玩樂,花費高達馬幣三萬令吉(約合新臺幣十七萬三千八百二十元),這些應酬費再轉嫁至顧客身上,但自從生活回歸簡樸,一杯茶水也能談生意,顧客更能感受到價錢公道。

林月鳳笑言,孩子看見父母的言行,自然也會落實在自己的生活中。每當孩子嚷嚷著要買什麼東西,她就會問孩子「是需要,還是想要?」孩子通常想一想,懂事地不再吵著買東西。她更提及,從小至今孩子未曾買過水彩顏料,全都是去環保站找尋,再結緣回家;有時找到乾硬的顏料,孩子還會懂事回應「沒關係,加一點水進入,幾天後變軟化再使用。」孩子的貼心懂事,讓夫妻倆很欣慰。

當孩子看見大人回收來製作蚊帳或其他物品的布料有剩,發揮巧思花了五個小時變成裙子,當完成時的那種開心模樣,林月鳳至今仍記憶猶新。她表示,買新的很容易,但是自己動手做,有不同的樂趣,自己曾利用床單製作椅子的坐墊套,相信孩子看見大人的行為,無形中知道惜福愛物,即使是小小的一片布料都不浪費。

◎推廣 樂於分享環保觀

夫妻倆也將環保生活態度傳達給親戚朋友,鄰居需要嬰兒用品,林月鳳介紹他們到環保站找尋,由於嬰兒成長速度快,如嬰兒椅、嬰兒床、嬰兒推車等,用品多且需要不斷更新,花費不小,丟棄後製造許多垃圾問題。

再則,每次姊妹來訪,林月鳳也會向他們分享環保站的寶物,有時姊妹們喜歡某些物品,她也樂於分享送給大家。「家中置放雨傘的雨傘架,是結緣回家的大花瓶。我與姊妹們分享,姊姊喜歡開心地拿去插花,妹妹拿去種植物,一物多用途。」

談話中,只要聽聞姊妹們要丟棄什麼,她會想想如何賦予舊物新生命,或是想要採買什麼,她總是建議他們先去環保站找尋。某天,林月鳳的姊姊前往喜捨環保教育站,找到自己需要的物品,過程中也發現很多資源,可以再循環利用。她笑稱,「夫妻倆經常去尋寶,現在連姊姊也成為環保站『掏寶』的常客了!」

曾經也有位朋友參觀他們住家後非常喜歡,朋友便請張栢仁協助設計和裝修其住家。他便順勢向朋友推薦屋裡的電源開關器,可以採用二手物,他可以代為在環保站找尋,省錢又環保,朋友信任他的手藝,便一口答應。張栢仁便開始一個一個收集,結緣回家重新整理其內部零件,雖然耗時費力,但他從不覺得麻煩,「只要有人願意響應環保生活,我都樂於協助。」

◎自製 環保有機小農場

此外,由於家裡小時務農,張栢仁對於農耕略有涉獵,庭院中除了種植攀藤的苦瓜、絲瓜,地上盆栽裡栽種番茄、木耳菜、草莓等,牆上則有一整排的蔬菜區,善用整個庭院空間。而這蔬菜區,他採用「魚菜共生法」,在自家建造一個環保有機小農場。

他分享「魚菜共生農場」是不需要施肥及澆水,他自製一套循環系統,一個魚池,再利用抽水機引入蓄水桶,不定時從自製的廚餘桶,將液態的有機肥加入蓄水池混合,然後透過塑膠管流入水耕系統中,這些充滿養分的水被蔬菜充分的吸收。而廚餘桶裡的固態肥,則是其他農作物的肥料,將廚餘應用得淋漓盡致。而此系統,也幾乎全都利用回收的材料,自製而成。

其中一位喜愛種菜的朋友特地向他請教,並實踐在自家。張栢仁分享,每個家庭可以利用各自居所的空間,製造不同大小的「魚菜共生環保農場」,不需要施肥及澆水,自己動手種的菜,健康又環保,不怕吃到有害農藥,想吃什麼菜就種什麼菜,還可以將廚餘發揮大功用,達到零廚餘生活。

他並進一步表示,如果養魚不方便,就單純採用「餘」菜共生,僅利用廚餘。近期他在慈濟「愛極樂環保教育站」著手製作「餘」菜共生系統,期待人人不只是動手回收做資源分類,而是食衣住行育樂都能融入環保觀,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環保從自身做起,還須往下和往外傳播。孩子從小培養環保習慣,親戚朋友接觸逐漸建立環保觀,當知識變成常識,再轉變成習慣,人人都能落實在生活中。」

張栢仁期望人人擁有「環保生活化」,「生活環保化」之態度和習慣,讓地球資源可以永續,人類與地球共生息。

圖左 :精美的手工貝殼吊燈與運轉中的吊扇,以及家內部的電線裝配等,都是張栢仁從慈濟環保站惜福結緣回家,經過整修、上漆等成了新家的一部分。[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志工張栢仁(左二)曾是一間家具廠的老闆,因為帶著孩子參與兒童班和慈少班,進而投入慈濟。[攝影者:李獻雄]

圖左 :張栢仁投入參加活動後,才逐漸了解慈濟在做什麼,從做志工中獲得滿滿感動。[攝影者:錢福權]
圖右 :被白蟻啃蝕的木材,經過張栢仁的女兒揮灑水彩筆,瞬間變成獨一無二又具藝術氣息的裝飾品。[攝影者:顏玉珠]

圖左 :透過魚菜共生和廚餘堆肥,張栢仁在自家庭園建造一個環保有機小農場。[攝影者:顏玉珠]
圖右 :張栢仁在環保站收集一個個電源開關器,為朋友的房子裝修做準備,雖耗時費力,但卻樂此不疲,樂見多一人響應環保生活。[攝影者:顏玉珠]

圖左 :當需要什麼物品時,張栢仁即刻想到前往環保站找尋。[攝影者:楊秀麗]
圖右 :近期,張栢仁在慈濟愛極樂環保教育站,著手製作 「餘」菜共生系統。[攝影者:楊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