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印尼 愛的循環 從「心」當志工

愛的循環 從「心」當志工

E-mail 列印
「看到這個情況,內心有許多感觸,很佩服這對父母那麼有耐心地照顧像這樣特殊情況的孩子。」二十八歲的德薇(Dewi Mutiara)分享心中的感觸,她曾經是慈濟的照顧戶,如今搖身一變成為慈濟志工,在印尼北 加西縣(Bekasi)芝卡朗(Cikarang)負責關懷照顧戶。

◎撫慰陪伴 看見希望

2020年7月4日,慈濟芝卡朗地區志工黃國鴻與德薇一起探望照顧戶阿志(化名)。抵達時,看到阿志正在與朋友們玩耍,雖然他的外表與其他小朋友不太一樣,但附近的孩子都很喜歡他,時常約他出來玩。

2015年出生的阿志,出生時沒有任何異樣,父母歡喜地迎接新生命的到來。直到三個月大時,他額頭上腫了一塊,後來愈來愈大。父親是一位停車場人員,微薄的收入讓他們迷茫,不知如何才能為孩子提供適當的治療。

後來,母親的一位朋友向慈濟志工告知他們的情況,申請批准之後,志工便陪伴阿志到中央醫院(RS Cipto Mangunkusumo)就醫,後來也接受兩次手術,分別為軟組織肉瘤切除手術與人工骨植入手術。

在這一次的訪視期間,黃國鴻很高興得知阿志的母親已經有了收入,可以補助家計;阿志狀況也逐漸改善,他已經可以說話並平穩地奔跑了。「看到活潑健康的阿志,與朋友跑來跑去地玩耍,很開心地互動;他看起來很快樂,我們當然很開心。」

◎勇敢面對 撐起家計

從手心向上到手心向下,德薇分享自身的經歷。德薇的母親幾年前患病離世後,買賣二手貨的父親就獨自撫養四個孩子。後來因為經濟能力不佳,向慈濟申請補助,不料父親卻在2018年11月不小心墜河溺水而往生。

芝卡朗志工來關懷,當時他們一家人一度陷入困境,「心情非常低落,很驚訝,沒有想到爸爸突然離去,他是我們的依靠。」德薇回憶著。

身為長女,德薇必須扛起重大責任,代替父親撐起家計。之後她開始在菜市場附近賣小吃、湯麵,還是飲料。

◎助人為樂 美善循環

黃國鴻與其他芝卡朗志工,時常陪伴及鼓勵德薇。「從一開始,她成為照顧戶,我會找適當的機會向她介紹慈濟,也邀約他們參加環保活動。」

德薇也回應志工的邀約,前往雅加達雙芒果會所與靜思堂參與志工培訓。她分享:「黃國鴻不會逼我們一定要當志工,他說一切都從『心』開始,如果要參與,我們非常歡迎;如果沒有,也沒有關係。」這種彼此尊重的態度,讓德薇決定試著加入志工行列。

「很歡喜能夠成為慈濟志工,可以交到很多朋友,體驗很多新鮮事,學習如何讓自己變得愈來愈好。」透過志工培訓,德薇更瞭解慈濟理念,「我非常喜歡參與慈濟活動,可以以實際行動幫助他人。」

◎讓愛循環 幫助他人

因為德薇也曾是一位照顧戶,所以她很能體會別人的苦處,也非常感恩有付出的機會。「在慈濟,我好像找到一個大家庭,有別人會伸出援手幫助我們;我們也可以讓愛循環,幫助他人。」

如今德薇已經沒有在路邊做小本生意了,她在北雅加達椰風新村(Kelapa Gading)找到新工作,算是人生中的一大進步。雖然她已經有工作,但還是會持續參與慈濟活動,週末會抽空做慈濟。疫情期間比較少有活動,德薇很想念大家一起做慈濟時的歡樂氣氛。

自從認識慈濟到加入志工行列,德薇學習許多事情,她發願會再接再厲,在慈濟可以學習修行,守十戒;身為志工後,會更加谨言慎行。

長期關懷德薇的志工黃國鴻,看到她如今的狀況,感到很欣慰,希望他們四位兄弟姊妹能互相支持,一起改善家庭的經濟,未來也不要忘記慈濟。

圖左 :阿志(化名.左二)快樂與鄰居的小孩子們玩耍,大家都很喜歡他。[攝影者:Arimami Suryo A.]
圖右 :2020年7月4日,志工為照顧戶阿志(中)一家人,帶來一些生活物資。[攝影者:Arimami Suryo A.]

圖左 :芝卡朗志工黃國鴻(左)與德薇(右)前往照顧戶阿志的家關懷,並送上物資。[攝影者:Arimami Suryo A.]
圖右 :自從認識慈濟到加入志工行列,德薇(左一)學習到許多事情,能翻轉手心幫助別人,是她最開心的事。[攝影者:Arimami Suryo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