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2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花蓮 紐澳首次線上訪視研習 受惠千人

紐澳首次線上訪視研習 受惠千人

E-mail 列印
當今四大不調,災難頻傳,慈濟澳洲分會及紐西蘭分會首次合辦「2020年線上慈善訪視研習系列課程」,8月9日進行第五堂圓緣。

講師慈發處陳志明專員以「無常中送暖—災害援助關懷之膚慰與陪伴」為題,分享慈濟 災害援助關懷的目的,主要傳遞關懷與送上祝福,讓受災戶感受到關心,提供心理支持,同時了解受災戶當下及未來所面臨的問題與需求,提供實質協助。

◎善用科技連線 慈善訪視課程

疫情期間,多個國家地區的慈濟人無法群聚道場共修,紐澳慈濟人規劃善用科技連線,讓慈濟人精進不因行動限制而中斷共修。

首次線上慈善訪視系列課程從四月開始籌畫,於6月14日以中英文雙頻道於youtube開播第一堂課「濟貧教富篇–慈善訪視工作之原則與善巧」。慈善為慈濟根本,以推動「人人做慈善」為目標,傳授慈濟志工訪視工作心法,一推出即獲得廣大學員迴響。

當天(8/9)全球有超過兩千人上線,五次課程至少有十五個國家地區,超過三萬以上的觀看次數,學員課後回饋無不肯定課程設計兼具理論與訪視實務經驗,同時融合佛法與慈濟慈善理念,非常受用。

◎將心比心設想 真心誠意互動

災害援助關懷與平常慈善訪視不同,講師陳志明特別以「八仙塵爆」慈濟關懷行動,剪輯成《用愛止慟》影片與學員分享。

雖五年過去了,回顧自身那段陪伴傷者的影片他仍禁不住內心的激動,哽咽的訴說,災害援助關懷心法就是「將心比心設想、真心誠意的互動」。他感性地說:「只要想起師兄師姊把傷者當成家人,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孩子照顧,就禁不住心頭的激動。

Youtube播出的同時,陳志明的真情流露,讓學員紛紛留言為他加油打氣,「謝謝志明讓我們回憶起陪伴「八仙塵爆」孩子,及家屬的點點滴滴,我也不自覺地流下感動的眼淚。」

來自澳洲阿德雷德的學員翁麗珠分享,感恩講師陳志明以及課務團隊,這是她第一次有這樣的機會參與訪視培訓,每堂課都收穫滿滿。講師提醒,訪視要學習以照顧戶為師,與佛法相結合,這樣才能在面對各種不同型態的個案及種種不同的苦境中,還可以持續地以慈悲喜捨的心去利益他人。

翁麗珠覺得,這些內容不僅僅是經驗,更是已經轉化為智慧的傳承,「對我們來說,都是非常難得寶貴的,除了我們自己的學習,我們也會傳承給我們當地新進的訪視志工。」

◎帶著滿滿法寶 堅定慈善之路

為讓這個課程能夠讓更多的全球慈濟家人們受益,可以一同把握因緣精進,在本會的鼓勵及協助之下,澳洲慈濟志工也組成一個幕後技術團隊,以及包含筆譯講師簡報及即席口譯的翻譯團隊。

在反覆演練後,挑戰首次中、英同步雙語直播即時口譯,科技傳法讓不懂中文的志工,也能一同聞法精進;為了成就每一堂課,翻譯團隊得要做足功課,在雲端中輪流承擔此任務。

慈青學長林鈞翔每天上班到半夜,假日把握因緣付出,協助口譯;他一人三機作業,同時要上兩個線上會議室,一面聽講師分享,一面翻譯成英文,還要關注前臺音效品質。同時操控兩到三臺機器,眼觀四方、耳聽八方以逹成使命。

「youtube有英語口譯是一個新突破,我們很幸運,有一個不怕困難,使命必達的团隊。」承擔口譯的陳蕙玲讚歎地說,透過這次的承擔,紐澳翻譯及技術團隊有了跨步的成長,「一個人不能夠做到什麼,但是一群志向相同的法親,便可以圓滿一個工作。」

圓緣時刻,澳洲執行長宋以剛勉勵眾人,臺上八刻鐘,臺下八天工,沒有團隊努力及時完成,大家無法順利線上共修。慈善訪視系列課程在〈我的名字叫勇敢〉歌聲中畫下句點,學員帶著滿滿的法寶,將更堅定地行在這助人不悔的慈善訪視之路。

圖左 :慈青學長林鈞翔每天上班到半夜,假日把握因緣付出協助口譯。[攝影者:陳蕙玲]
圖右 :慈濟澳洲分會及紐西蘭分會首次合辦「2020年線上慈善訪視研習系列課程」。(網路擷圖)[攝影者:劉秋伶]
圖左 :講師慈發處陳志明專員以「無常中送暖—災害援助關懷之膚慰與陪伴」為題,分享慈濟災害援助關懷的目的。[攝影者:劉秋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