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1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美國總會 食物援助對象 亞裔家庭遽增

食物援助對象 亞裔家庭遽增

E-mail 列印
美國南加州地區的新冠肺炎疫情日益嚴峻,其中,洛杉磯縣自7月10日起,幾乎每日都新增兩千例以上的確診病例。加州和地區政府不得不關閉部分先開放的產業;在經濟遭到疫情嚴重影響之下,社區中需要食物的居民也愈來 愈多。

◎悲心助人 做得歡喜

慈濟美國總會自六月起恢復在聖蓋博谷東區羅蘭聯合學區(Rowland Unified School District)的蔬食發放,之後每個月第二個星期一,慈濟都將到羅蘭學區的維拉卡爾他小學(Villacorta Elementary School)舉辦例行的食物發放。

為了進行蔬食發放,美國總會準備了米、豆子、美乃滋、烏龍茶、餅乾等物資,慈濟志工提前在7月9日先做食物分裝工作。志工王正茵說:「除了食品外,發放箱內也會裝入慈濟文宣和勸素齋戒卡,期許民眾能每日吃素,一起來消弭疫情。」

已經茹素三十年的民眾陳安琪(Angel Chen),表示自己是以同理心來參與打包工作,她說:「無論是在什麼角落或不同宗教,在疫情發生時,大家用同理心一起來做志工,正如證嚴上人開示,用慈悲心來幫助他人,就會愈做愈歡喜、愈做愈快樂。」

◎無力負擔 食物支出

終於,7月13日蔬食發放日來到,一早六點多,許多家庭已開車到學校外排隊等候發放。居民妮芬(化名)表示,家裡有六口人,她和先生已經失業兩、三個月,一星期前她才找到一份零時工。但家有兩個孩子和兩位老人家需要撫養,生活非常吃緊,能來領取一份食物減少家庭支出,對她而言非常重要。

因為疫情,約芳(化名)的丈夫工時減少,家庭收入銳減一半。她提到疫情讓很多人失業,沒有收入,但還是要付很多生活支出。例如:昂貴的房租還有要撫養家裡的四口人,在收入減少的情況下,生活負擔很重,食物支出讓人感到吃力。

羅蘭學區的校工馬里奧·阿里亞斯(Mario Arias)幾乎每次慈濟發放,都會來現場做志工。他在羅蘭學區工作五年,瞭解到這是一個非常需要幫助的社區,能來協助發放工作,他感覺很棒;附近的家庭,都非常感激慈濟舉行例行發放。

◎亞裔居民 需求增加

雖然,本月的發放,依舊採用「得來速」模式進行,但志工觀察到特殊的現象,就是和上個月相比,亞裔居民來領取發放的人數增加。羅蘭學區有半數以上為亞裔學生,且多數為華人;過去慈濟發放食物,華人參與的比例並不高,絕大多數來領取者,都是西語裔居民。

負責此次發放現場協調工作的志工陳鑫纓表示,隨著疫情愈來愈嚴峻,會有愈來愈越多的人缺乏食物。這一帶是羅蘭學區內較貧窮的社區,居民以西語裔為主,但當日發放卻見到有不少亞裔民眾來領食物。這是一個警訊,代表當疫情未消弭,社會隔離狀況愈久,許多過去生活尚可的家庭,會因經濟惡化,開始需要幫助。

民眾楊美(化名)在5月份時,參與慈濟在核桃教育園區的發放活動。她說:「家裡兒子失業了,經濟陷入困境,非常需要食物援助,感恩慈濟在社區發放食物,幫助有困難的家庭度過難關。」

在家中有兩個孩子,還有父母要照顧的董花(化名),看到學區通告,為了節省家裡支出前來領取食物,她說:「疫情發生後,全家都待在家裡不敢外出,生活費大增入不敷出。」李秀(化名)家裡有三個孩子,接到老師通知來領取食物發放,她表示全家每天都吃很多蔬菜,吃蔬果有益健康,她會考慮逐漸增加素食比例。

本次發放,羅蘭學區家長組織、教職員團體等社團,有十二位志工參與,在眾人同心協力下,共計兩個小時內發出兩百八十九份的物資。

疫情仍持續蔓延,每個人都在期盼著這一波疫情能早日平息,而慈濟美國的蔬食發放,更希望能帶動社區居民,一同茹素護生消弭災疫。

圖左 :清晨起,便有許多車輛到發放現場排隊,等候領取蔬食。[攝影者:王正茵]
圖右 :一早到發放現場布置的志工,忙碌著固定發放的帳篷。[攝影者:王正茵]

圖左 :志工王正茵解說本次打包的食材種類。[攝影者:陳修文]
圖右 :民眾安琪7月9日到美國總會協助打包。[攝影者:陳修文]

圖左 :妮芬(化名)特地前來領取食物。[攝影者:錢美臻]
圖右 :約芳(化名)戴著防護面罩來領取發放。[攝影者:錢美臻]

圖左 :羅蘭學區校工馬里奧·阿里亞斯經常來協助慈濟發放。[攝影者:錢美臻]
圖右 :志工陳鑫櫻觀察到當日來領取發放的亞裔居民增加許多。[攝影者:錢美臻]
圖左 :社區民眾和學區教職員十多人,協助慈濟美國總會進行本次食物發放。[攝影者:曾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