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北加州分會 生活關懷包 25戶西裔家庭受惠

生活關懷包 25戶西裔家庭受惠

E-mail 列印
「在防疫期間,五月份完成東帕洛阿圖西裔社區,關懷個案的現值卡發放援助之後,我們應該要持續進行中長期生活關懷。」北加州慈濟志工翁秀玉、謝琇茹、劉怡婷和陳麗娟,在討論東帕洛阿圖西裔社區的個案關懷時,都有一 致的共識。

新冠病毒疫情於三月份在全美蔓延之後,從十年前就開始長期關懷北加州東帕洛阿圖西裔社區的志工,即開始查訪社區內,有染疫情況或生活急需協助的家庭,特別是缺乏資源的西裔無證社區居民。

◎志工籌備 備生活關懷袋

在五月份致贈現值卡,協助應急生活所需時,於關懷的家庭中,志工發現大多數關懷個案,多為西裔無證新移民,為省房租而與數個家庭共租一屋,因不諳英文且家中有數個幼兒,日常生活用度十分結据,因此志工在發放緊急現值卡後,決定在中長期關懷行動中,為這些家庭捐助生活物資。

志工翁秀玉說:「在每個月的關懷互動中,我們了解每個家庭的需求,協助他們在疫情無法完全平緩時,能順利走過疫情更加艱辛的日子。」

志工開始籌劃中長期關懷計劃,預計在8月1日早晨,當二十五戶慈濟例行關懷個案家庭,來到社區食物銀行提領食物時,志工同時捐贈他們「生活關懷袋」,袋中備有:家庭消毒清潔用品、志工自製的成人及青少年兒童布口罩、青少年兒童二手衣、慈濟香積飯麵與墨西哥家庭常食用的斑豆(Pinto Beans)。

由於每戶家庭人數情況不同,為了準備足夠且符合需求的物資,在地志工謝琇茹、劉慧蘋和楊淑玲合力在矽谷桑尼維爾(Sunnyvale )社區召集當地志工,從七月初開始共同協力分工,從採買、製作、分類到打包,社區志工齊心動員。在三個星期內,為二十五個東帕洛阿圖西裔家庭,準備好依照需求而客製打包的慈濟生活關懷袋,協助他們在疫情期間暫度難關。

「疫情期間,還是有很多志工表示,非常希望為社區繼續服務,所以這次的發放活動,動員了將近五十位社區志工參與。」謝琇茹表示。

◎嚴重缺貨 收購清潔用品

疫情期間,大賣場的消毒清潔用品,經常一早上架,沒多久就被搶購一空。為了在8月1日前及早確認能將致贈予關懷家庭的清潔用品準備齊全,慈濟桑尼維爾社區志工很早便開始在社區內各大賣場,收購限量購買的清潔物資。

清潔濕紙巾是最難買到的物資,許多志工每天都去賣場排隊,但都是無功而返,志工廖元光(Carol Hsia)甚至嘗試早上七點就到賣場門口等待,希望成為第一批客戶,以增加購買的機會。但八點開放入場後,她到架上一看,已經搬空無剩,賣場尚未補貨,她只好再到別的賣場碰碰運氣。

有一天,當志工聯絡群組傳來某賣場有濕紙巾上架時,有空的志工紛紛出動,志工陳麗香(Grace Chen)趕到賣場時,三罐大包裝已剩最後一組,其他只剩零散單罐,且限購一罐;貨架旁,還有一位貌似墨西哥裔年輕男員工在旁看顧。

陳麗香當場找出手機中一張準備物資發放的照片,向他說明慈濟志工正在準備到東帕洛阿圖西裔社區作物資發放,可否通融多買一些,結果獲得允許,除了大包裝三罐,額外買到零散兩罐。離去時,年輕的墨裔男員工,還微笑地說:「謝謝妳。」彼此之間相互感恩,感受到人間的溫暖。

在短短一個小時內,經過多位志工們在賣場內奔走採購,眾力匯聚,將不足的十二罐濕紙巾全部買齊,提早達成任務。所有清潔用品,包括消毒清潔液和溼紙巾、乾洗手丶洗手液及肥皂,在社區群力透過網購和賣場等不同管道採購下,終於在三個星期內順利完成。

◎志工接力 製兒童布口罩

志工訪視了解個案關懷家庭時,發現家中的青少年兒童,缺乏適合尺寸的布口罩,因此決定由社區志工楊韻璇(Rebecca Yang)負責協調多位志工,親手自製青少年兒童布口罩。

從設計、做樣品丶打版丶備料丶剪裁丶車縫丶熨燙丶穿耳線和包裝,全部都由社區志工分工合力完成,特別是耳線所需鬆緊帶因上網訂購所需時間冗長,楊韻璇發揮巧思,用類似性質布料自製鬆緊帶,口罩團隊共七位志工,在十天內完成了一百零八個青少年兒童布口罩;另外社區高中團學生,也同時進行成人尺寸布口罩製作,提供一百七十個成人布口罩捐助。此次發放活動,展現社區動員的超高效率。

志工鍾妙娟(Miew Keen Choong)和還在就讀小學的兩個女兒黎雪儀(Natalie Lye )和黎曉儀(Kimberly Lye )則是在家完成布口罩的包裝工作。母女三人先將每個家庭人數和口罩數量資料,一一用電腦整理後,印出標籤貼紙,貼在透明袋上,接著母女分工將每一戶所需口罩,與一張「慈濟蔬醒卡」放入袋中,她們這個家庭合心用愛付出,幫助許多需要的家庭,得到溫暖幸福。

◎用心用愛 整理二手衣服

很多個案家庭家中有多位幼兒,非常需要兒童二手衣的援助,社區志工和高中團學生,就各自在朋友圈中募集二手衣。志工林萍堬(Ping Liao)和八年級的女兒高中團學生廖悅凱(Kylie Liao)在收到大批已完成清潔後再捐助的二手衣後,就在自家院子裡,依男女和尺寸進行分類,分袋貼上記號,足足忙上一整天,才將占滿院子的衣物,分袋整理完畢。

7月26日星期日,十二位志工來到朱曼芽的家,分成兩組,為8月1日發放,依家分戶打包二十五個家庭的客製化生活關懷袋。

一組志工在中庭院子整理二手衣打包,先在空地舖上志工朱曼芽家裡的床單,再擺上收集來的衣服,接著從上千件的衣服中,過濾出八成新的捐贈;根據男女及年紀大小,挑出適合每個家庭成員的尺寸,再整齊折疊,放入綠色慈濟環保袋中,在袋上貼好家庭編號,整整做了四個小時,才將衣物打包完成。

另一組志工則是在打開大門通風的車庫中,整理分類每一個家庭可以領取的生活關懷袋;一袋裝有食物,內有遠渡重洋從臺灣運送而來,由慈濟證嚴上人和精舍師父關懷援助的兩包香積飯,和美國當地購買的兩包墨西哥家庭常食用的一磅重斑豆(Pinto Beans)。

另外一袋,裝有清潔用品,內有消毒清潔液和溼紙巾、乾洗手丶洗手液及肥皂;一袋裝的是布口罩和一般醫療用口罩,讓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兩個適合自己的布口罩和醫療口罩,因應不同場合風險等級需求配戴,協助防護安全。

◎西裔家庭 滿載歡喜而歸

8月1日週六這一天,十二位慈濟志工八點不到,就來到東帕洛阿圖市的瑞文伍茲中學(Ravenswood Middle School)準備發放工作。因為尚處疫情期間,為了確保前來的個案家庭和志工的防護安全,志工在等待和領取的動線上貼上安全距離地標,每張發放桌拉開至少六呎距離,同時每位志工都戴上N95口罩外襯布口罩雙層保護,雙手佩戴手套,為每個前來的家庭服務。

另外,因為多數家庭只諳西班牙語,因此慈濟志工特別邀請在社區內合作多年的志工夥伴德維爾.華萊士(Devier Wallace)和維羅妮卡·伊巴拉(Veronica Ibarra)前來幫忙西語翻譯。

妮蒂(化名)失去了工作,目前還找不到事情,先生以打零工維生,一個星期只能工作三天,兩人育有三個女兒和一個患有唐氏症(Down syndrome)的小兒子。

最小的兒子已經四歲,但因發展遲緩,所以還需要紙尿片協助如廁需求,因此紙尿布對這個家庭而言,是筆不小的負擔,社區志工特別為小男孩募集了三箱的尿布,以及三箱濕紙巾,約可使用三個月左右。

發放這一日,妮蒂媽媽帶著四個小孩子來領取物資,志工們發現小兒子沒有戴口罩,即刻拿起社區志工做好的孩童布口罩幫他戴上,尺寸大小剛好,孩子也非常開心,一家人依序在每個定點桌上拿了裝有二手衣、清潔用品,布口罩,香積飯和斑豆,好幾大袋生活關懷袋。

其中一個定點,慈濟志工為妮蒂(化名)的三個小女兒講解「竹筒歲月」的故事,三個小女生很專注聽著故事,志工鼓勵孩子們每天累積一個善念,從小做好事,再讓每一個小孩都拿一個竹筒回家,最後好幾位志工幫妮蒂一家人把六箱的尿布以及濕紙巾拿到車上,看著這一家人開心地滿載而歸。

「非常謝謝慈濟的協助,之前的現值卡和這次的生活物資,因為您們的幫忙,我知道我可以和我的家人們,一起度過這段困難的疫情時期。」受助者妮蒂感恩說道。

◎時常給予關懷 獲得信任

安卡琪(化名) 是兩年前當地學區學校,提報給慈濟志工請求協助的單親媽媽。這個關懷家庭中有四個小孩,分別是六到十五歲的孩子,媽媽安卡琪在速食店打工,辛勤工作以撫養四個小孩,之前曾因工作家庭兩頭燒,壓力過大,情緒容易失控,小孩一度被社工帶走,差點失去小孩的監護權。

孩子們被帶走的期間,志工時常給予關懷,安撫安卡琪的焦慮心情,因此獲得她和孩子們相當的信任;疫情來襲,為了多陪伴待在家中上課的孩子們,她只得將工作時數減半,但也因此收入銳減,如何兼顧經濟和家庭,又成了安卡琪十分憂心的問題。

發放這一天,安卡琪前來領取物資,志工發現她瘦了一大圈。原來她用飲食控制,進行健康瘦身計畫,少糖少量而且少肉,體重因此減輕許多,整個人也顯得更有精神。志工趁機鼓勵她嘗試一週內,至少六天都進行無肉飲食,對健康更有幫助,安卡琪微笑地表示:「我會盡力試試看。」

貝蒂(化名)這一天到食物銀行領取物資,碰巧看到慈濟志工的發放活動,就前來詢問是否也能獲得協助。原來貝蒂來自無證家庭,缺乏政府輔助資源,本身是三個小孩的單親媽媽,受疫情波及而暫時失業,家庭生活受到很大的衝撃。慈濟志工馬上留下聯絡資料,計畫下週進行家庭訪問,給予及時的關懷。

◎志工美夢成真 感恩付出

發放當日在現場服務的志工,不僅只是將物資交到關懷家庭手中,還教導如何妥善運用物資的方法。例如志工賴采玲(Tsailin Lai)除了介紹慈濟香積飯的調理方式,還解說香積飯的由來,與在緊急災難發生時的應急方便性,並說明蔬食的重要,提倡素食;志工提醒領取物資的民眾,在噴灑清潔液時,要保持家中空氣的流通,避免吸入過多化學氣味。

志工劉慧蘋(Emily Polivka)的八年級兒子湯歐文(Owen Polivka)在家製作了一張示範正確戴布口罩的海報,讓媽媽帶到發放現場;社區布口罩製作團隊志工洪瑟宜(Cindy Hung)在發放口罩時,還為小朋友依圖解說口罩正確的戴法,讓現場的氣氛,頓時顯得輕鬆而活潑了起來。

「我覺得從準備過程的協議、建議、修改,再到發放現場能順利地按照事前計畫完成,真的就像是『美夢成真』。」志工劉慧蘋

病毒疫情來襲,對於原本就在社區邊緣,為生活掙扎的東帕洛阿圖西裔弱勢家庭,帶來了又一重的生活壓力,從現值卡到生活關懷袋的發放,再考慮到下一階段將在年底進行的冬季發放,慈濟志工一路總是為關懷的西裔家庭,細心提供每一個階段的不同生活需求,因應無常的人生挑戰。

志工劉怡婷(Christine Liu)從之前的協助食物銀行發放、建立關懷家庭名單,再到現值卡和生活關懷袋的捐助,期間為東帕洛阿圖社區關懷家庭的付出,一直持續從未間斷,她為社區志工們能圓滿此次發放工作,下了一個最好的註解:「疫情無常,病毒感染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個人身上,所以更要趁著我們還有能力幫助人的時候,盡量去做該做的本份事。」

人生無常,把握當下的每一個機會盡力付出,這是矽谷桑尼維爾社區志工,以發放關懷行動,訴說著世紀災難發生時的社區溫暖故事。

圖左 :北加州慈濟志工翁秀玉、劉怡婷、和陳麗娟為訪視組成員,為東帕洛阿圖西裔社區的弱勢家庭,進行長期持續關懷。[攝影者:張曉寧]
圖右 :志工謝琇茹在發放現場,為照顧戶的四歲小男孩,戴上由社區志工們合力裁製的兒童布口罩。[攝影者:張曉寧]

圖左 :慈濟志工鍾妙娟(Miew Keen Choong)和女兒黎曉儀(Kimberly Lye )在家合力完成布口罩包裝工作。[攝影者:張曉寧]
圖右 :慈濟志工們合心,根據男女及年紀大小,挑出適合每個家庭成員的尺寸,一件一件整齊折疊,放入綠色慈濟環保袋中。[攝影者:朱曼芽]

圖左 :慈濟志工打包生活關懷包,整理分類每一個家庭可以領取的生活關懷袋。[攝影者:謝琇茹]
圖右 :在社區內合作多年的志工夥伴德維爾.華萊士(Devier Wallace)前來幫忙西語翻譯。[攝影者:張曉寧]

圖左 :單親媽媽安卡琪(化名)帶著兒子前來領取生活關懷袋。[攝影者:張曉寧]
圖右 :矽谷桑尼維爾社區志工體認人生無常,把握當下的每一個機會盡力為需要的人付出。[攝影者:張曉寧]
圖左 :慈濟志工賴采玲(Tsailin Lai)介紹慈濟香積飯的調理方式, 同時也說明蔬食的重要。[攝影者:張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