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亞洲 印尼 發放生活物資 援助偏鄉長者

發放生活物資 援助偏鄉長者

E-mail 列印
「阿嬤!這是佛教慈濟基金會送的物資,希望可以幫助您一家人喔!」志工蘇瓦爾迪(Suwardi)一邊將物資遞到村民手中,一邊說道。

每到一個家庭中,蘇瓦爾迪總說著同樣的話。他認為可以投入「發放」是一件值 得開心的事。「雖然只是當中間人,將基金會的物資送到民眾手中,但我還是很開心。這些物資發放的對象也非常正確,因為大部分都是年長者。」

◎村民之苦 超越疲憊

蘇瓦爾迪是慈濟金光和氣組的志工,雖然剛加入不久,但是這次活動,從包裝到發放總能見到他的身影。不管是到偏鄉或是山區,他從來不缺席。「可以直接接觸很多需要幫助的人,有些是獨居,有些是生病的長者,都讓我感到心疼,原來他們所受到的苦,遠遠超過我們的疲憊。」

2020年6月17至21日,慈濟金光集團組的志工在中爪哇的哲帕拉縣(Jepara)與巴蒂縣(Pati)發放三百三十一份生活物資,每一份物資包括:十公斤大米、一公升食用油、一公斤砂糖、一包餅乾、四包大愛麵、一包即溶咖啡,主要對象為當地的佛教徒。

這次的行程,志工不只是發放生活物資,也將慈濟這些年來在巴蒂所推動的慈善計畫,包括「竹筒歲月」與「獎學金計畫」介紹給當地民眾。其中一位沙阿嬤(化名)正在客廳坐著休息,看到志工帶著慈濟標誌的物資包,就開心地微笑了。

「謝謝(志工)送來生活物資,可以讓我繼續過活,感謝。」沙阿嬤拿到生活物資就向志工道謝。今年九十四歲的她,年輕時靠編織竹子維生,現在年紀大了,只好依靠孫子過生活。

◎富有愛心 響應竹筒

慈濟金光和氣組志工準備的生活物資,也送給二十三位奬助生。其中一位學生維利(化名),拿到生活物資十分開心,「這份物資,幫了我們滿足每天的需求。」

自從母親過世之後,維利就與親戚納西(化名)同住。而在外工作的父親也少有回來。而納西的收入並不多,每天靠撿拾乾丁香,還有幫別人養牛維生,有了慈濟發放的生活物資,的確減輕了負擔。

「這份物資幫了我們很多,賣乾丁香的錢,可以用來買其他必需品。」納西微笑說著。

雖然兩個人的生活極為簡單,但納西總是鼓勵維利要用功讀書。維利今年高職三年級,之前也曾經在佛堂,分享慈濟的「竹筒歲月」精神,他認為自從成為慈濟的奬助生,自己也變得更有自信,能站在很多人的面前分享。

雖然家裡的經濟不佳,但納西與維利也不會忘記將銅板投入竹筒撲滿,「對我們而言,『竹筒撲滿』就是一個讓我們行善的機會,雖然金額不多,但我常常投錢進去。」拿到慈濟的生活物資,納西雙手合十向志工道謝,「謝謝慈濟總是這麼關懷我們。」

物資發放,讓新加入的志工能深入苦難,體驗見苦知福的真諦;也讓生活困苦的居民得到受惠,感受人間的溫暖。

圖左 :志工蘇瓦爾迪(Suwardi)正恭敬地將物資送到村民手中,希望他們能得到溫飽。[攝影者:周文漢]
圖右 :2020年6月17至21日,慈濟金光集團組的志工在中爪哇的哲帕拉縣(Jepara)與巴蒂縣(Pati)發放三百三十一份生活物資。其中一位長者因行動不便,只好坐在床邊接收物資,志工恭敬地雙手奉上,令人感動。[攝影者:周文漢]

圖左 :其中一位阿嬤拿到物資後,臉上立刻露出滿足又開心的笑容,志工也感受到歡喜。[攝影者:周文漢]
圖右 :走往發放地點的路,雖然難走,但大家依然堅持地把物資送到受助者的家中,幫助他們度過難關。[攝影者:周文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