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佛法向自性求 發揮奈米良能

佛法向自性求 發揮奈米良能

E-mail 列印
「2020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10月1日於花蓮靜思堂舉行,當晚明月清朗,學員們享用中秋宴後,在道侶廣場月光下,圍著圓桌暢談,由精舍師父們為學員開示解惑,傳法入心。

靜思精舍德恭師父一來便問侯人醫會學 員「會不會累?」大家都異口同聲說不會。師父再問︰「為什麼做這麼多事還不會累? 」因為佛法說一切唯心造,心中充滿法喜,就不覺得累。

德恭師父分享了一個上人曾講過的故事,有個年輕人在山中行走,走著走著,看見一塘泉水,,看來清新甘洌。雖想著應該去取來喝,但最後還是沒有喝,再走一段路,越走越渴,才後悔剛剛沒有喝那泉水。德恭師父說,「上人藉這故事提醒大家,當下聽到感動的話,便要立刻去用,才會受用,那句話才能真的成為我們的資糧。」

來自北區的郭鳳如醫師,隨人醫會關懷三芝孤貧長者有一段時間,因患者身體因素無法接受手術開刀,無法解除患者身體的病痛,充滿無力感。聽了上人開示,醫者並不是只關心病人身體的病痛,更要關心病人的心理,照顧他們的情緒。

上人這句話改變了她的行醫模式,開始關心病人的心理、家庭狀態。進而與患者建立了信任情感,即便因患者症狀,需轉介至大醫院,患者還是回來找她。

德恭師父說,這就是良醫與名醫的差別。「良醫醫身也醫心,而名醫追求技術,只醫身;而上人期許慈濟世界能培養良醫而不是名醫。郭鳯如醫師的身邊有許多慈濟人,從前她對於大醫王這稱呼,覺得承受不起的,後來知道上人的立意後,便發願依教奉行,才不辱上人對大醫王的使命。

北區高鶯鶯醫師的一位醫生朋友,因失去另一半而喪失生活重心,進而關閉自己的心門,足不出戶,她問師父該用什麼方法協助她走出來?

德恭師父分享自身俗家母親的例子,當她專注想解決母親的問題後,方法便如湧泉般出現。這個方法不行,便再試其他方法,若不行,又會再生出其他的方法,這就是「一理通,萬理徹」的道理。母親過去結了很多好緣,還有法親團隊不斷接力關懷,終於讓母親走出幽閉的心靈,踏出家門。

德恭師父的分享觸動了人稱「美惠媽」的洪美惠藥師的心,今年已七十七歲的她,坦誠過去曾有如師父俗家母親的經歷,七十歲時母親往生,因失落感影響了身體健康,進而足不出戶。以前常參與慈濟活動,身體出狀況後,生活也失去重心。

後來洪美惠參加讀書會,上人的法是良藥,以法滋潤心靈,學習放下。資深傳承新芽,到現在已經很自在生活與工作。德恭師父說︰「只要佛法向內求,便會離我們很近,每個人都應該發揮奈米良能,做良醫的種子。」
圖左 :北區郭鳳如醫師(左三)聽了上人開示,改變了她的行醫模式,開始關心病人的心理、家庭狀態,進而建立起與患者間的信任情感。[攝影者:徐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