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05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美國總會 慈青幹部雲端研習 帶來希望之光

慈青幹部雲端研習 帶來希望之光

E-mail 列印
適逢新冠肺炎疫情,大學課程都改成線上上課,導致慈青社團(慈濟青年志工,簡稱「慈青」)不只招募新社員或是維持現狀,都非常具有挑戰性。2020年8月16日第一次舉辦「線上營隊」,使用新的科技和線上軟體活潑 呈現,以吸引學員的興趣,是今年極大的挑戰。

◎勇敢地承接變化球

當學員無法面對面相見時,如何在線上創造那一分的溫馨感動與攝心,讓團隊絞盡腦汁。策劃團隊透過每星期兩次各一個小時有效率的會議,彼此合和互協,在遇到困難時陪伴的團隊給予打氣。

這些預期中的狀況可以事先規劃與演練,但是線上即時出現的技術問題,如講師的螢幕無法出現、直播畫面的調整,同時被分配到兩個不同的分享室等等的臨時狀況,都一再挑戰團隊的應變能力。

策劃團隊最終都克服了技術上以及設計創意課程的挑戰,而且營隊中與結束後收到學員的回饋盡是歡喜與感恩,首次全美慈青幹部雲端研習營,終於圓滿達成任務。

負責解決營隊課程連線ZOOM技術問題的慈青學姊鄭琬齡分享,當突發狀況發生時非常緊張與害怕,因為必須要迅速做出反應解決,也深怕狀況會影響學員及講師的線上課程體驗。感恩有團隊的支援,以及過往在慈濟受到接「變化球」的訓練,都能夠在困難的情況下,堅定不移的面對解決。

「因為有慈濟志工如家人般的關愛照顧,讓我重新評估了家庭和社會關係的重要性,如此由內在產生的體認,改變了外在的行為變化,讓我努力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並懂得用無條件的愛去付出,培養出自愛愛人的能力。」德州大學奧斯汀慈青沈善華在營隊後的說出心中的感受。

畢業於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慈青的田益風,則分享參與實驗農場志工的體驗。在澆水、施肥、除草、收割等勞力工作後,汗水淋漓地更能體會及珍惜食物得來不易,同時也啟發了對天地萬物的悲憫。透過外在的行動,藉事練心長養慈悲。

◎時時心懷謙卑平等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慈青翁艾眉表示,以前考試的壓力很大,覺得做志工很難,但是現在了解,只要將心守住當下, 做志工也會很充實。

沙加緬度慈少畢業生王佳盈和王采盈,是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新鮮人。她們第一次參與慈青營隊的課,覺得大開眼界,非常興奮,尤其是志工黃思浩分享愛與希望的連接教育,讓她們印象深刻,發願要陪伴輔導慈少,讓愛與希望延續。

「從慈青劉文婷『你就是答案』的分享中,了解到『用心』和『四好』的真正意義──當我們對事情都設有合理的目標。但沒有預設期待,對於結果就比較不會有煩惱和擔心。」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畢業慈青橫山紗惠(Sae Yokoyama)分享,如果常持四好「口說好話、心想好意、手做好事、腳走好路」,一定會在幫助別人同時,將正向的精神影響他人。

來自中西部合心區芝加哥分會的慈青馬樂,在大學時曾擔任慈青社社長,目前是美國慈濟媒體製作中心職工,協助全美人文真善美活動記錄。他表示聽了靜思精舍的德淵師父的分享,印象很深刻。

德淵師父代表慈濟出席世界宗教議會和2019年佛教論壇的經歷,很高興得知慈濟在主流社會中,得到愈來愈多的認可。而德淵師父回到精舍後,證嚴上人提醒他不要驕傲,回歸一切如常生活。

德淵師父雖然擁有英語能力,可以在國際舞臺介紹慈濟,但是他沒有因此而生傲慢心,仍舊和精舍師父們一同出坡(做勞動性的工作)。他的身行讓馬樂從中體會──不論身處在什麼樣的職位,時時刻刻都要「心懷謙卑」與「待人平等」。

◎傾聽內心深處聲音

去年剛畢業的施美君是印尼慈青,目前在日本上班,特地向公司請兩天假來參與連線課程。「在分組活動中,學員彼此腦力激盪下,思維更開闊了。」她提醒自己在遇到困難時不能放棄,要更繼續向前精進,把困難當作是學習的逆增上緣。

「天下的米一個人吃不完,天下的事一個人做不完。」施美君對於靜思精舍德淵師父的分享有很深刻的體會,想要完成一件事,需要很多人一起做,才能完成。

同樣在地球的另一端,早上五點零時差上線的陳安汀,是亞特蘭大埃默里大學 (Emory University)大二學生。半年前,加入慈青社,他第一次參加慈青營隊有點緊張,但也很歡喜在線上與來自全美的慈青「相見歡」,深感面對疫情蔓延下,正是需要大家團結一心抵抗疫情的時刻,人多力量大,找到方法來解決。

同樣連線參與的亞特蘭大埃默里大學慈青陳怡彤,得知研習的時間是在清晨四、五點時,當下有點想要打退堂鼓,但是看過課程內容之後,受到吸引且非常期待能有所收穫,最終決定頂著時差上陣參與。

經過三天的課程,證明自己的決定是對的,因為從營隊中看到有這麼多有相同志願的同伴,不因為疫情打亂生活與計畫而感到迷茫,反而更堅定相信自己並努力追隨心念付出,不再感到孤單與失落, 帶給她精神能量、信心與勇氣去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陳怡彤分享,志工黃思浩對慈濟理念的解讀,讓她眼睛一亮,更加瞭解慈濟。志工劉文婷的一段話「能摒棄心急與欲望,追隨內心深處的呼喚來做事」,讓她反思自己向來用極度理性思考的生活下所做出的決定,反而讓自己陷入計較得失、利弊等不安恐懼的情緒中,為此更瞭解自己了。

「其實理性的思考,可以讓理想落地開花,但是只有當我首先看清自己內心真正的追求以後,才能找到不會讓我後悔的那個『理想』。」陳怡彤瞭解到要靜下心來,傾聽內心深處真正的聲音。

◎慈青帶來希望之光

陳安汀與學員在討論的互動中,聽取很多有建設性的意見,對於未來在當地推動慈青志工活動有了依循的方向,期許自己向更高更遠的目標前進繼續努力。

北加州慈青黃懷萱,原本擔心今年線上營隊的方式,可能會感覺不到過去營隊中可以培養的互聯感;然而,參與體驗之後,驚喜的感受到學員彼此經驗的連結、溫暖、喜悅和感動。儘管學員們身在不同之處,但還是能夠從他們的分享中學習並受到啟發。黃懷萱驚訝於線上營隊,也能進行得如此順利,激勵她想為慈青校友規劃類似有意義又攝心的在線體驗聚會。

史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慈青社社長柯祥蕾,本來很擔心社團的運作和慈青的接引,但是參與營隊後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因為疫情的影響是大家要一起面對的問題。在認識很多夥伴後,以後可以一起切磋學習,也可以安心地請教輔導志工。他非常感恩在小組的討論中,學習到很多,希望營隊之後,大家能夠繼續聯繫,互相支持。

慈青龔心圓是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社長,她覺得策劃團隊計劃仔細,不只課程內容非常充實,連結慈青目前的需要,而且也提供方法來面對疫情中的情緒起伏。她很歡喜在營隊裡大家可以分享彼此的困擾,一起找出解決的方案。鼓勵大家營隊後要省思為什麼參加營隊,如何將所學帶回社區去應用,並且接引更多人一起來投入。

原本對線上營隊也沒有抱太大期望的德州農工大學(Texas A&M)慈青社長曾力,在參與營隊之後,這樣的想法很快就被顛覆了。因為感受到線上的氣氛是超級溫暖與親和,而且課程中所學到的能立,即運用於當地慈青社,還有促使自己能做更深入的思考,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他表示這三天的體驗,將成為他永遠會珍惜的記憶。

慈青簡華萱看到來自全美慈青及學長姊,在這疫情期間身心不受影響,仍用無私的大愛來付出,為這混亂的世界帶來希望之光,讓她重新煥發活力。

自8月14日至8月16日,經過三天的課程學習,從學員們的迴響中,可以感受到他們對於不穩定的未來,不再感到恐慌與孤單,對於慈青社的發展更有信心。因為知道有一群人可以一起討論面對解決問題而能更勇於承擔。

圖左 :沈善華分享由內而外的改變。參與慈青,讓她懂得用無條件的愛去付出,培養出自愛愛人的能力。[攝影者:陳碧惠]
圖右 :田益風介紹全校社團合辦幫助居民的有意義活動。[攝影者:黃芳文]

圖左 :慈青鄭琬齡感恩有團隊的支援,以及過往在慈濟受到接「變化球」的訓練,都能夠在困難的情況下,堅定不移的面對解決,勇敢接受挑戰[攝影者:黃芳文]
圖右 :翁艾眉以前覺得考試的壓力很大,做志工很難,但是現在了解,只要將心守住當下, 做志工也會很充實。[攝影者:陳碧惠]

圖左 :橫山紗惠了解將正向力量影響他人。[攝影者:陳碧惠]
圖右 :課程最後學員同聲祈禱,馬樂合掌虔誠祈禱。她在營隊中,體會─到不論身處在什麼樣的職位,時時刻刻都要「心懷謙卑」與「待人平等」。[攝影者:陳碧惠]

圖左 :施美君學員在日本無秒差上線參與研習營,聽到靜思精舍德淵師父的開示「天下的米一個人吃不完,天下的事一個人做不完。」印象深刻,體會「團結力量大」的重要。[攝影者:施美君]
圖右 :曾力分享在疫情期間,社團為長者服務的各式活動。[攝影者:黃芳文]
圖左 :陳怡彤無秒差上線參與研習營,讓她更堅定相信自己並努力追隨心念付出,不再感到孤單與失落, 營隊帶給她精神能量、信心與勇氣去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攝影者:陳怡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