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醫療志業 談健康養生

E-mail 列印
「吃素,黃豆吃那麼多,是不是會痛風?B12是不是不夠?鐵不夠,鈣不夠?蛋白質從哪裡來?」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與臺下三百餘位來自慈濟各志業體同仁及透過網路連線全球二十三個國家地區志工們分享。

一 年一度的「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志業體同仁精進共修,為期三天課程,於花蓮靜思堂講經堂莊嚴登場。10月31日進入第二天課程,慈濟醫療志業的花蓮慈濟醫院張懷仁、臺北慈濟醫院張亞琳及 大林慈濟醫院林名男,三位大醫王及營養師,以「素無量心—健康養生」為題,分別就自己的專業與學員分享。

◎正確觀念

「很多人有錯誤印象,認為素食都沒有蛋白質,等一下營養師分享,黃豆豆類、堅果,都是優質蛋白質,沒有膽固醇,是最健康的。今天醫療志業,來為各位解釋一下……」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為接下來醫療志業三位分享者引言。

素食有很多不同種類,吃素原因也有很多種,而健康因素是其中之一,吃素是健康的;第二,為了環保愛地球;第三,是心靈方面,宗教信仰、不殺生或是動物權利保護者,不忍動物受虐待……

上人常說共知、共識,還要共行;了解吃素對健康和環境有好處,但是要以什麼方式吃素,今天醫療志業以一個小時,分三個階段和大家分享。「醫療分為三階段,一為治療,進一步則為預防,第三階段是健康促進,這是聯合國新定義,認為健康不只是沒有病,而是人應該在家庭、社會、經濟各方面,發揮最大功能。」

首先,以實證醫學來說明哪些疾病可以素食避免或改善,素食有何好處?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懷仁有精闢分享;再來素食營養,由臺北慈濟醫院營養師張亞琳,為大家對素食食物營養與否及其來源何處取得等疑惑解答;而大林慈濟醫院林名男副院長則分享,素食如何預防疾病及促進健康。

◎實證醫學

處於這個疫情嚴峻時期,張懷仁希望大家能夠經由這次課程了解素食好處,進而戒慎防疫,及時齋戒。他從西元前2000年之前的希臘醫學之父,亦稱為西方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便提出食物是最好的藥物,倡導透過食物取代藥物;2019年,領導美國血管新生基金會主要領導人,哈佛醫學院教授李威廉博士也提出五大觀念,血管新生、細胞再生、微生物體、DNA防護與免疫五大人體預防機制,若能適當運用食物並善用體內這五大機制,便能抵抗疾病發生。

張懷仁以其心血管疾病專業談起,心血管三大疾病為腦中風、心肌梗塞與周邊血管疾病,歸根究底都是因為動脈血管粥狀硬化,歸咎於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累積、各種發炎反應,若能降低膽固醇則對此三種疾病定有預防與治療小果。

「真的素食對健康有幫助嗎?」口說無憑,他以歐洲及北美洲美國、加拿大研究資料庫近三十年來的紀錄,就癌症、糖尿病與缺血性心臟病,明顯數據證明素食都可以降低罹病風險。

而紅肉中的肉鹼及蛋裡的蛋鹼,進入人體內經由腸道細菌代謝成為三甲胺氣體,循環至肝臟氧化轉化成氧化三甲胺,自2017年研究已提出它與心血管疾病有很重大關係。除此之外,種種數據也都顯示素食對預防其他疾病,對身體健康有好處。

最後,張懷仁以「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要吃得好,吃得健康,但如何吃?如何煮?坊間有很多書可參考,他推薦一本全素食書刊《全植物蔬食料理》,教大家如何料理素食,既好吃、營養又促進全家健康。「我想起一句話,國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我們勸素還沒成功,大家仍須努力;大家要努力推素、勸素,讓大家做一個快樂的素食者。」

◎素食營養

「我吃素是因為國一時,看到一部動物被殺影片,那時和姊姊就向媽媽提,可不可以吃素,不要吃肉?」當時,張亞琳和姊姊看到動物被殺時的害怕與痛苦,心想肚子餓可以其他食物填飽,不必殺牠們,吃牠們的肉。媽媽雖然認同,但因全家用餐習慣一時無法改變,素食議題便不了了之。

過二十歲生日之前,她和姊姊向媽媽提出,送她們一個不能要回來的二十歲生日禮物。「今年我們的生日禮物,想要一個『全家吃素』。」獲取媽媽應許之後,她們說出了心中想要的禮物。於是,從二十歲生日那天起,張亞琳和姊姊便開始茹素生涯。

張亞琳以營養師專業及自身為素食者經驗分析食物營養成分,如何由蔬果及五穀堅果取得充分營養素以素食取代肉食的方式。「我和姊姊都是運動、打球的愛好者,吃素之後,我們一樣可以在運動比賽中,得到很好的成績,照樣拿金牌;吃素完全不影響體力。」

「國健署也是建議,豆製品是優質蛋白質,包含九種必需胺基酸,是我們蛋白質補充的首選食物之一。」張亞琳並為大家條列出素食蛋白質、鈣質、鐵質、維生素B12等各種營養素來源及注意事項。「早餐一杯200cc豆漿,就有一份蛋白質了。而含鐵量前三名蔬菜,紅莧菜七分滿的量,就可得到11.8毫克鐵質;山芹菜、紅鳳菜也都有七毫克鐵質……」她並提醒大家,一些飲食的禁忌,例如太鹹、高油、高動物性蛋白質飲食,都會影響鈣質吸收,要盡量避免……

自1997年開始,世界營養協會都有一些報告,聲明適當規畫的素食飲食都是健康而且營養充足,同時,對一些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血壓、血脂肪、血糖、某些癌症都有預防及治療效果。而且素食飲食是適合各個生命期、年齡層,包括懷孕期、哺乳期,嬰兒、兒童、青少年……甚至運動員。

◎健康促進

素食除了實證證明對健康有幫助之外,素食對營養獲取也是有所助益,大林慈濟醫院林名男副院長和大家分享全人健康,以四段七級的預防醫學、個人健康與環境健康及一個行動,兩種效果來說明素食對健康的助益。

他並由社會環境、心理與生理相互影響,提及地球大乾坤與人的小乾坤的地水火風與生老病死。而健康促進在源頭,素食一個行動,將有兩種效果,能減少氣候暖化,減少人畜共通傳染病。

林名男語重心長表示,素食是一個環境永續的飲食,對個人健康及環境健康,是能促進健康,而不是只能治療疾病、預防疾病。「為我們自己的健康,也為下一代的生活,我們一起來蔬食。」

最後,他以一段成人組與孩子組畫圖的影片,當大人歡喜選擇喜歡的蠟筆色彩畫出炫麗圖畫後,孩子們只能用他們剩下的蠟筆畫出灰黑圖樣。當兩組相遇,孩子讚歎起對方的色彩繽紛,大人卻驚覺留給孩子的只是灰黒,是否應該折下五顏六色蠟筆,分孩子一半。這為學員們留下什麼省思?

◎力行茹素

已響應證嚴上人呼籲茹素的慈濟科技大學吳晉暉老師,在精進共修中得到吃素的正確觀念與學習,期望將所得帶到自己工作處室與家中,讓同事及家人一起響應茹素,朝健康邁進,並培養慈悲柔軟的心。

本身為放射科專業,吳晉暉泛起笑容分享:「從實證醫學切入談素食,可以讓像我根器比較低的人接受;茹素是比較健康的,這樣向大眾來推素應該是比較容易的。」

第二次參與法脈宗門精進共修的慈濟大學校長室主任秘書何昆益,在課程中低頭寫筆記,認真身影特別引人注目。他讚歎課程中,三位醫師及營養師有次第分享蔬食,既專業又有系統,讓身為人文專業的他,受益匪淺。

「從張醫師大量實證數據中,看到蔬食可以讓人很健康。」最讓何昆益感到意外的是,一直以為蛋是很健康的食物,今天竟意外得知蛋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痛風。「營養師從二十歲就吃素,她分享的時候很有精神,很有說服力。」何昆益深受張亞琳親身經驗分享所感動,二十歲就懂得以善巧方式和媽媽溝通,得以完成吃素心願。

而從林名男副院長分享中,何昆益更獲知宿主、病理還有環境的關聯及重要性。「小乾坤、大乾坤有很大影響,未來有很多疾病,我們只要有健康的心理和環境,對待眾生以和諧相處和尊重的心態,相信就不會出現。」

已茹素三年的何昆益,感恩今天講師的分享,讓他知道什麼是真實的、正確的而且是可以不欠債、斷因果的飲食。「很真切、很實際、很感動。」談起最後一段影片,何昆益本以為僅是簡單地畫圖,沒想到這短短影片竟讓他感到不忍而哽咽。「我們留什麼給下一代?從小到大我們一直在造作,希望這一刻可以停下來,給孩子們一個彩色的、美好的環境與未來。」

圖左 :林名男語重心長表示,素食是一個環境永續的飲食,對個人健康及環境健康,是能促進健康,而不是只能治療疾病、預防疾病[攝影者:邱瑞連]
圖右 :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為醫療志業三位分享者引言。[攝影者:邱瑞連]

圖左 :處於這個疫情嚴峻時期,花蓮慈濟醫院張懷仁希望大家能夠經由這次課程了解素食好處,進而戒慎防疫,及時齋戒。[攝影者:邱瑞連]
圖右 :張亞琳以營養師專業及自身為素食者經驗分析食物營養成分,如何由蔬果及及五穀堅果取得充分營養素以素食取代肉食的方式。[攝影者:邱瑞連]

圖左 :慈濟科技大學吳晉暉老師,在精進共修中得到吃素的正確觀念與學習,期望將所得帶到自己工作處室與家中,讓同事及家人一起響應茹素。[攝影者:邱瑞連]
圖右 :第二次參與法脈宗門精進共修的慈濟大學校長室主任秘書何昆益,在課程中低頭寫筆記,認真身影特別引人注目。[攝影者:邱瑞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