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還好 當初沒選擇離開

E-mail 列印
「還好,當初沒有真的離開。」透過聞法,讓張筱辰了解「緣」很重要,「每件事情都有它的因緣,如果沒有這個緣,就不會有後續的事情了。」今年二十三歲的張筱辰,從慈濟科技大學護理系畢業後,便毅然決然回到靜思精舍 的宗教處精進培訓組工作。

就讀高三時,張筱辰曾經萌生起退轉心,心想,「就跟慈濟這條路斷了緣吧。」只是沒想到,到了大二時,參加「全球慈青日」活動,遇到慈悅師姊,頓時讓她又勾起了國二那年,參與《慈悲三昧水懺》演繹的回憶……

張筱辰紅著眼眶說:「感恩自己當初沒有調頭離開慈濟這個大家庭,才有機會去努力,成為自己想要變成的樣子。」

◎水懺演繹 茹素志不變

在張筱辰的求學生涯裡,只有國小階段不是就讀慈濟學校,其餘從大愛幼兒園到大學,都是在慈濟教育體系中學習。

就讀花蓮慈濟中學二年級時,剛好遇到慈濟四十五週年的《慈悲三昧水懺》經藏演繹,從那時候開始就對演繹產生興趣,希望跟慈悅師姊學習籌劃這件事,張筱辰說:「把她當成典範來學習,有一天自己也能做到傳承這件事。」

求學過程中,就有滿滿的經藏演繹或手語演繹的經歷,一路走來──在慈濟高中二年級遇到慈濟教育二十五週年,高三又遇到慈濟五十週年,再到慈濟科技大學四年級時,又遇到慈濟教育三十年。

水懺演繹那一年,是第一次接觸大型的經藏演繹,那時候她負責手語部分。當時的假日都去採排練習,「假日無法休息,都奉獻在採排與練習上」。但當整個成果呈現出來時,她卻被大家的整齊隊形與投入的精神,深受感動!

「經藏演繹,是改變我飲食習慣的重要關鍵。」張筱辰因為入經藏,要茹素一百零八天,從那個時候開始,她就一直茹素到現在。

經藏演繹後,那年回到家剛好遇上農曆過年。當時,家人還沒有茹素的習慣,為了不讓阿公、阿嬤擔心,張筱辰一不小心吃到葷食,「結果那一整天都待在廁所裡面」。她一直坐在馬桶上拉肚子,拉到脫水,整個人很不舒服。

於是,張筱辰就跟阿嬤說:「我再也不要吃那些東西了。」這次的經驗,讓她更加堅定地走在茹素這條路上。

◎職志合一 假日不空過

慈科大畢業後,回到志業體工作快滿一個月了,一開始當然會有剛進職場的壓力與挫折感,很多事情都是第一次接手,許多細節都還不知道。但宗教處同事也很用心、耐心的一步一步地教導她。

當資訊量一次來得太多時,張筱辰學會拿著筆記本一條一條寫下來,先把事情梳理清楚,記在心裡、記在腦海裡,處理起來就會很順手,也不會造成同事的困擾。她也覺得很充實、很快樂,在慈濟志業體這條路上,走得更堅定。

回到志業體的每個週末,幾乎都有活動,有些活動都需要去協助支援,這對她來說,是蠻有挑戰性的。「以前學生時期,遇到假日就是放鬆,出去玩。」當假日變得不是假日時,她的心態就得調整成職志合一,「讓假日,成為不空過的時間。」

◎教育很重要 氣質就不同

高中三年級考完學測,原本想到外面的大學,看看不一樣的教育領域,那時候也有申請到別間大學,最後仍然選擇留在花蓮就讀慈科大。她覺得花蓮是很棒的地方,「慈濟的教育志業是很不一樣的教育體系,學生從小就落實生活教育與品格教育。」

記得大學時期,張筱辰有一次到婦產科實習,遇到一位媽媽,開口就問說:「你是慈濟的學生嗎?」「妳怎麼會知道?」因為實習證放在隔離衣裡面,這位媽媽並沒有看到名牌,當正疑惑著,這位媽媽說:「你們散發出來的氣質,其他學校的孩子不一樣。」

「哪裡不一樣?」這位媽媽則回饋說:「你們會問我哪裡不舒服?與我聊懷孕、生小孩的心路歷程?懷孕期間心態上有沒有什麼改變?」當時的張筱辰,只是用同理心去真心關懷她。

「慈濟的學生,品格教育、人格教育,落實得非常完整。」這位媽媽如此肯定地說著。也希望她肚子裡的孩子,也能聽得到媽媽的期許。

因為沒有離開,所以有所感受;因為有所感動,所以堅定留下來;而且報名參加2020年志業體同仁法脈宗門精進研習營,藉由營隊更加充實自己的能量。這也正是目前張筱辰的最佳寫照……

圖左 :年紀輕輕的張筱辰才二十三歲,畢業於慈科大護理系,畢業後,毅然決然回到精舍的宗教處精進培訓組工作。在法脈宗門營隊,與各志業體同仁互相交流經驗。[攝影者:張清和]
圖右 :剛進入志業體工作,即參加2020年志業體同仁法脈宗門精進研習營,藉由營隊更加充實自己的能量。[攝影者:張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