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8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科技入田間 實踐友善農地

科技入田間 實踐友善農地

E-mail 列印
「對於『永續』必須要有長遠的規劃,而不是覺得農業是一個弱勢產業,我們就給錢,那是不會幫助進步的,而是這種對環境掠奪性思考的農業走到盡頭的時候,是該轉彎的時候,尤其臺灣對環境保護是有概念的。」許又仁說。

慈濟基金會獎勵青年創新、投入公益行動,所發起的「青年公益實踐計畫」第三屆已順利圓滿。2020年12月13日,慈濟基金會於臺北市華山文創園區舉辦十三組青年公益團隊的「社創Fun開講系列座談會」,同時會場內也有各團隊的市集,可以貼近與民眾互動、說明創新理念,許多民眾攜家帶眷走進來參觀、了解年輕人的公益創新想法,小朋友更是開心玩闖關遊戲,也學習新觀念。

◎青年公益 地方創生

其中,臺灣農業創新之路,元沛農坊創辦人許又仁,今年三十五歲,從南投農村長大的孩子,是清華大學奈米工程與微系統博士,他畢業後不是選擇成為一名工程師,而是成立社會企業「元沛農坊」,篳路藍縷一路走來也已四、五年。

此次團隊參加「青年公益實踐計畫」活動,提出「進擊的玉里」地方創生類型的計畫,運用嶄新的農業科技,結合生態守護推展友善環境農業,在花蓮玉里打造具有全國能見度的友善環境農業典範,更進一步提升大眾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

當初因元沛農坊曾在花蓮玉里,做過臺灣黑熊保育協會的黑熊彩繪田,而跟當地農民開始熟識。在這個被他們評為地方創生優先區的偏鄉,經過深入訪談,他們看到當地產業市場的重大難處,就是如何把市場連結到北部,也瞭解到稻農想要精進栽培技術,需要有科技陪伴,以及要品牌化的思考,於是產生兩個需求,一個是科技的需要,另一個就是食物設計的需要。許又仁說:「希望把科技的能量,把食物設計好食物的概念,能夠跟花蓮玉里的當地風土做一個連結。」

許又仁規劃呈現如何結合IoT(物聯網)天候偵測技術、微生物技術、以及無人機應用協助友善農業的升級,並透過對玉里農產的特性深度理解,透過食物設計讓美味讓消費者認同玉里、喜歡玉里,進而協助玉里品牌的提升,希望最終達成天人共好,生態永續的目標。

◎科技農法 友善耕種

沒想到今年卻困難重重,不只受到covid-19疫情的影響,而且在花東地區是稻熱病特別嚴重的一年,他們連除夕夜、農曆年節、元宵節、中秋節、重陽節等大節日,團隊全部都還在田裡面,跟著農民的栽種二期的時間去發現栽種的細節問題,想盡辦法提供相應的資源幫助農民成長、解決問題。

因此,許又仁運用了培養微生物光合菌的技術,給予作物充足營養,在當地建立IoT氣象站,精準掌握天候,並結合中興大學無人機技術,觀測作物生長,讓田間管理更省力、精準,還與中研院的中分院合作,在試驗的園區下了二公噸的碳化稻殼,相當於運用了二十九公噸的稻殼,變成了有用的碳化資材後,去幫助改善田區的環境。這樣的作法,得到地方上的迴響,玉里的玉溪農會總幹事也因此跟元沛有很緊密的合作,凝聚了一定程度的地方共識,讓這個計畫能夠繼續走下去。

除了用科學計畫去陪伴農民外,元沛也不負所託的去完成食物上的設計,用米釀造的日本關西風味的淡口醬油,叫作「黑熊釀」,開始把米開發做鮮食以外的其他用途。還研發了適合癌症病患的術後餐食用的米,照顧病人的健康,以及跟臺東「孩子的書屋」合作,設計成米的公益禮盒,把扣除成本後的收益,全都捐給書屋去照顧需要被陪伴的孩子。

雖然計劃的執行有很多甘苦,許又仁及團隊一個月內要去玉里二、三次,甚至在那裡工作一個禮拜都沒有回家,但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他真正感受到地方上農業的生命力,他直說:「玉里的土地會黏人!」

◎農業升級 盼創造典範

許又仁認為臺灣面臨最大的挑戰在於,科技業的產品大多屬於娛樂性或電子性消費的產品,但事實上農業是很需要科技的,因此未來要讓農業能夠產業升級,變成典範,甚至去幫助未開發國家。他也希望透過技術結合各方的能力,在未來可以變成是一個很好的「Taiwan Can Help」的技術可以輸出到別的國家,促進臺灣糧食、農業在全球的供給鏈上能夠存在「永續」的價值,這是他在過程中印象最深刻且辛苦的地方。

一路走來,曾有許多人的幫助,這次慈濟計畫中,團隊歷經約十個月的培力訓練,經業師家樂福文教基金會蘇小真執行長的密集會面與陪伴下,輔助他們落實創意發想。許又仁表示,業師給予我們很大的幫助,第一是讓我們瞭解通路在想什麼,第二個是品牌的定位要怎樣來疏理,以及學習在市場通路端很重要的思考點,例如:此產品要先跟誰合作?還是直接鋪到市場上去?幫助我們釐清概念,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喜歡、需要此項產品的消費者,很快達成完售,這其實對於團隊的永續性發展,其實是有很長遠的影響力。

因為許又仁是從農村長大的孩子,本身對於農村的議題有很深的感受,他在科技學理上的學習時,就有著信念相信科技可以解決人類與環境之間的衝突,可以為人類社會創造福祉,那時他就在思考到底要怎麼做,不要讓弱勢產業因為沒有錢,而變成科技的孤民,找不到轉型契機。

有生物科技及半導體背景的他,認為科技應該要具有更大的福祉意義,帶到其他各行各業都可以變成智慧化,因此投入自己所熟悉的農業,把技術帶到田間,去做跨領域的長期發展,事實上這是因應社會的趨勢所需。許又仁說:「我們感覺到社會上願意把科技的知識跟能量分享出去,讓他們能夠趕快就地運用的那一群人,是現在社會最缺乏的。」

因此,他很早就思考著未來農業要產業轉型的話,就需要有一群願意用科技陪跑的人,能夠伴隨著產業升級,希望可以幫助臺灣的產業,或是對於幫助個人的成長,可以有不一樣的領域發展,而不是侷限於一個清華人畢業後只能進去臺積電工作,然後就結束了一生,他希望趁年輕的時候,能夠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永續生態 環境共好

未來全球氣候越來越極端,今年臺灣就面臨到很嚴重的乾旱,水資源的分佈南北不均,臺北會一直下雨,但南部是沒有雨水的,這些現象讓他去思考如何運用臺灣窘迫的資源,讓農業能永續做下去。例如:借助科技的力量,讓碳化稻殼變成是農業資材的一環,並透過不斷試驗,研究出真正有用的使用方法。

許又仁認為是到了對「環境永續」必須要有長遠的規劃的時候。玉里距離海不會很遠,常有過冬的水鴨、高腳鶴,還有海口的候鳥會遷徙,並利用水田的環境作暫時的棲身之所。所以因為臺灣物種的多樣性,從全球的視野來看,臺灣的水稻田在候鳥遷徙的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棲地。

因此他也發現臺灣其實陸續有人關心為什麼他們要推廣友善農耕,少用一點農藥,和對環境友善一點,不只是讓人們吃得更健康,而是人類有一個更重要的世界公民責任,不要對環境再掠奪下去,要讓物種經過臺灣的時候,可以有個棲身之所,可以繼續繁衍,不要讓下一代人只能看野生動物的圖鑑而已。他期盼友善農耕可以藉由科技、科技陪跑,可以讓環境保護的議題,能落實到田區裡,是很重要的事情。

他希望培養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做一個選擇,是想要對環境的支持投一票,還是想要對掠奪性的選擇投一票,透過商品或消費者選擇的價值,能促進一股改變社會的力量,讓更多人來參與,這是元沛農坊用科技跟環境共好的初衷的連結,也能夠外溢到讓更多人跟他們一起參與。

◎奉獻心念 創造公義

談到當初決定走向與別人不同的這一條路,他表示,從事這種人家看不懂的社會企業,脫離了清華,又沒有去臺積電,當然家裡會很挫折,就說一個孩子養大了,怎麼會去做一個不如他預期的事情?每個父母當然希望孩子有成就,沒有煩惱,可以穩定的生活,但許又仁的心裡總是有一個聲音,告訴自己要多做一點什麼,於是他跟家裡溝通:「至少我還有一點飯吃,如果不求功名利祿、大富大貴,從人生意義這件事情跟家人溝通,還是可以溝通得過去。」勇敢的決定,背後其實有著體諒的家人的支持。

說起理想,許又仁的眼睛發出光亮,侃侃而談,黝黑的臉龐,是從實驗室出走到田間的陽光印記,這位熱血青年用悲天憫人的信念,用不屈服的實際行動,堅強地向前走,希望為靠天吃飯的農民、為環境永續,也為自己走出一條光耀動人的開闊大道。

對產經農業,當離開了科技業的環境,他到底要如何走下去?他發現其實臺灣社會真正的進步的動力,不是在於菁英的教育階層,而是要讓跟你距離比較遠的那一群人也要一起進步才有辦法。又仁說:「很多人沒有辦法進步,是因為沒有資源,或沒有像我們在平時的學養上,得到那麼多資源,而有觀念上的轉換。在我們受高等教育出來以後,應該要有奉獻的心,能夠把這些帶到我們眼中不公義的事情,有一天問題才能夠得到解決,所以社會是會進步的,這是一個君子式的概念,是要讓後段的人可以跟得上前面的人的步伐。」

◎公益計畫 利益社會

他覺得公益計畫應該是一場又一場最好的社會試驗,是一個不求回報,但求社會續存的具體行動,我們有一個經驗和成敗的結果後,就可以促進社會的共同認知,知道做這個有用,我們就會有一個信心往正面的方向走。

許又仁說:「慈濟的計畫非常棒,除了有專業人士的陪跑,也給予我們資源進行一場又一場的試驗,等於是幫臺灣的未來開路。當我們知道方向該往哪裡去時,讓大家知道做什麼有用,就能匯聚更多善良的力量,再從臺灣出發,擴散到更多我們需要被關懷的角落去。如果沒有公益計畫願意支持的話,我們的計劃是沒有機會落實到社會的。」

他很鼓勵年輕人們可以思考不是賺錢是唯一的路途,而是為長久的永續經營,必須先為社會、為利他作出奉獻,才有一個長久的未來,鼓勵大家都來申請慈濟的公益計畫,在年輕時做一點事情。

◎知識落地 學以致用

另一位創辦人是二十五歲的林儀嘉,清華大學化工碩士及服務科學碩士,是許又仁口中的學霸,從二十一歲就開始加入許又仁一起創辦元沛。大學的時候,年輕的女孩就在思考要如何把化工系的知識,實踐在真實的世界裡面。

為了要實踐「知識落地」,她尋求了很多的管道,想要去找不同的專案實做,那時候剛好有一個嘉義的茶農,要做行銷推廣,雖然她也不是很懂茶葉,但同為嘉義人的關係,所以就加入茶農的協助計畫,也因此認識了許又仁,跟他學習茶葉、農業的知識,就漸漸加入元沛農坊。

創業過程充滿艱辛,對於不是學商出身,也沒有商業經驗,是在學校一路考試、讀書到大的林儀嘉,面臨到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弭平學用之間的落差,她做了很多的努力,盡可能讓自己在知識和能力上面,可以達到完全協助公司的營運之外,也要想一些比較柔軟的方式,譬如:對外如何重新闡述元沛農坊做過的事情,或對內要構想明年的計畫、未來五年的計畫,慢慢的把這些事情完整的規劃,以及實際的實行。

這群年輕人在合作的農民身上,看到他們為了農業、或種植的品質,還有守護地方的風土,花很大的力氣在做,所以也促使元沛農坊為了這些堅持努力去找一些內外學術期刊的資料,或跟不同的老師學習,儀嘉覺得的確有達到知識交流的效果。

還有合作的廠商,像是一些加工廠商,對於食物味道的要求及風土味道的展現,廠商們為了把很細節的事情作到最好的這種精神,讓儀嘉覺得是非常職人的精神,她看了非常感動,所以也是鞭策著元沛農坊願意一直不斷投入的原因。

◎學習轉念 堅持不放棄

她感恩在創業的這一路上,遇到非常多的貴人,「有很多老師、業界的前輩,都很樂意把所學的知識和經驗分享給他們,甚至是同樣參與慈濟計畫的同儕朋友,他們做的每一個行動,我們看到他們的背後為了這件事情契而不捨,堅定地做好一件事情的這種用心,就是這些疊加的身影,一直不斷的影響著我。」

今年天災比較多,元沛農坊因此遭遇很多技術和心態上的調整,「這條路,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或自己過不去的檻,不是來自外界的挑戰,反而有時候是自己想要放棄,這時候轉一個念來調整心態,堅持下去不放棄。」儀嘉說:「我們都是在做善意的事情,所以並沒有好或不好,不用跟別人去比較,只要專注地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就好了。」

她認為慈濟的計畫是很深遠的計畫,不是很短期的、單純地給與即刻性的協助,反而是透過培力訓練的方式,讓不同業界的人士,從不同的觀點做知識和經驗上的分享跟交流,同時也會有很多連結的活動,例如:可以一起跟同樣參與這個計畫的團隊,建立未來的連結,就會產生一些業界合作的關係。不同的團隊會有不同的社群影響力,當不同團隊彼此互相連結合作時,就可以形成更強大的群眾力量。

儀嘉說:「在慈濟的計畫裡,重要的並不是短期的協助,而是長期為了協助我們走到更遠的地方,為了實踐我們心中的那個善意,而慢慢累積出來的軟實力的培養。」

◎熱血青年 感動會眾

會場裡,聽完許又仁的解說後,會眾張智凱覺得許又仁的作法都很務實、蠻好的,在臺灣務農的人年紀都比較年長,對於科技脫節、都沒有接觸,他可以用科技的方法來實際幫助農民,利用新科技讓農民的勞動量可以降低,但產值、產量可以更多,張智凱覺得對農民、廠商和對環境是一個雙贏的機會。

張智凱表示,慈濟的活動讓年輕人在切身的各個方面發現到問題,也可以想出解決問題的方式,並且可以執行,解決問題可以對臺灣社會、環境有幫助,而且幸福感會提升,生活更愉快,讓我們參觀的人了解現在社會上有一群人,正為社會發生的問題而努力。

會眾熊青蘋對於許又仁的分享一直聽了很久,還買了產品,她說:「在臺灣的偏鄉農業,看到那麼年輕的人對土地的友善,我真的很感動!看到他們從無到有,我也想要鼓勵這些人,縱使他們的路途很艱辛,透過今天的活動讓我了解到這些過程,希望能幫助他們統合資源,也希望我可以做到這一點。」

這些熱血青年勇敢追夢,經過一年期的培力計畫,他們的目標是要邁向永續發展。慈濟基金會期盼年輕人發揮無限潛力,從公益的角度放大視野,築夢踏實,再加上利他精神,把公益化為實際行動。

圖左 :當初因元沛農坊曾在花蓮玉里,做過臺灣黑熊保育協會的黑熊彩繪田,而跟當地農民開始熟識,在這個被他們評為地方創生優先區的偏鄉,希望把科技的能量,把食物設計好食物的概念,能夠跟花蓮玉里的當地風土做一個連結。(圖片來源:元沛農坊提供)[攝影者:羅景譽]
圖右 :元沛農坊創辦人許又仁,今年三十五歲,從南投農村長大的孩子,是清華大學奈米工程與微系統博士,他畢業後不是選擇成為一名工程師,而是成立社會企業「元沛農坊」。[攝影者:羅景譽]

圖左 :元沛農坊另一位創辦人是二十五歲的林儀嘉,清華大學化工碩士及服務科學碩士,從二十一歲就開始加入許又仁一起創辦元沛。大學的時候,她就在思考要如何把化工系的知識,實踐在真實的世界裡面。[攝影者:羅景譽]
圖右 :元沛農坊創辦人許又仁(中間)和其他青年團隊在座談會上分享創業的理念。[攝影者:羅景譽]

圖左 :慈濟基金會於臺北市華山文創園區舉辦十三組青年公益團隊的「社創Fun開講系列座談會」,同時會場內也有各團隊的市集,可以貼近與民眾互動、說明創新理念,許多民眾攜家帶眷走進來參觀。[攝影者:羅景譽]
圖右 :元沛農坊創辦人許又仁(左)在市集攤位上跟會眾分享友善農耕的方法,會眾專心聆聽。[攝影者:羅景譽]

圖左 :許多民眾攜家帶眷走進來參觀、了解年輕人的公益創新想法,小朋友更是開心玩闖關遊戲,也學習新觀念,其雄木偶戲劇團團員與孩子們互動,小朋友深受木偶的吸引。[攝影者:羅景譽]
圖右 :會眾張智凱(左)和朋友參訪,聽完許又仁(右)分享,覺得他的作法都很務實、蠻好的,利用新科技讓農民的勞動量可以降低,產值、產量可以更多得對農民、廠商和對環境是一個雙贏的機會。[攝影者:羅景譽]
圖左 :會眾熊青蘋對於許又仁的分享一直聽了很久,還買了產品,她說:「在臺灣的偏鄉農業,看到那麼年輕的人對土地的友善,我真的很感動!」[攝影者:羅景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