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4月20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臺北 讀書會輕鬆對談 導讀方式有創意

讀書會輕鬆對談 導讀方式有創意

E-mail 列印
十月五日晚上,台北地區慈濟志工將近二百五十人,在慈濟台北分會進行每月一次的「北區靜思法脈讀書會」。多年來,讀書會一向採用輪值方式,由各社區的慈濟志工輪流導讀。這天,由板橋大觀與後埔地區志工共同導讀。

為了不讓讀書會太過於嚴肅,導讀團隊以手語歌〈母親的手〉開場,以營造氣氛。[攝影者:鄭榮華 ]
十月五日晚上,台北地區慈濟志工將近二百五十人,在慈濟台北分會進行每月一次的「北區靜思法脈讀書會」。多年來,讀書會一向採用輪值方式,由各社區的慈濟志工輪流導讀。這 天,由板橋大觀與後埔地區志工共同導讀。

導讀的內容以《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一○年夏之卷五月、《證嚴上人思想體系探究叢書》與《真實之路》為主。主題分別為「孝親」、「佛誕日」及「一念心」,志工們運用簡報 及影片,引導眾人體悟上人的慈悲和智慧。隨後,安排了小組研討,從主題做聯想與延伸。

◎對談導讀 容易理解

為了不讓讀書會太過於嚴肅,導讀團隊以手語歌〈母親的手〉開場以營造氣氛,並首度出現對談的導讀方式。慈濟志工黃美惠與洪琇玲,針對孝親為主題,兩人輕鬆對談,引出導讀內 容,讓參與讀書會的人容易理解。

兩位導讀者有問有答,舉出許多孝順的例子,來說明孝順是要學習的。書中,上人談到,中年人對老年人孝順,就是在教育年輕一輩,父母對祖父母的態度,就是自己將來對待父母的 態度。這是傳承孝道的身教。因此,身教是最好的教材。

孝親不只在特定的節日,應該日日、時時銘念親恩,表現在日常生活中。「行善與行孝不能等」這句靜思語時常被引用,表達行善就是行孝的具體呈現。

喜歡參加讀書會的陳樂民,對於導讀的幾個主題有他的看法:「這些內容都是導讀團隊腦力激盪下的呈現,每個主題都與生活相結合;利用這個機會,再一次提醒大家,為人處世要守 規矩。」至於導讀者對談的方式,陳樂民說:「孝親單元,二位師姊交互提問的方式,讓人很快進入狀況,而且印象深刻。」

◎法譬如水 調伏心念

緊接在後的是「佛誕日」及「一念心」的導讀,慈濟志工林神頌與張豐欽,從《證嚴上人衲履足跡》的文字與上人開示影片中,找到關聯與印證。

林神頌說明,慈濟於佛誕日舉行浴佛典禮,目標是使佛教正法常住人間;而浴佛的意義則在沐浴自性、反觀自心、淨除無明。播放影片中,上人提及,浴佛的第一念,就要先降伏自己 的心,先以沐浴自性開始。法譬如水,當手接觸到淨水,就是要反觀自性,洗清自己的心,除掉無明。

學佛者心念很重要,書中,上人慈示:「人的心境不離六道。快樂時如處天堂,心生無明起煩惱時,如處地獄。當心念跳脫苦樂,無罣礙、無得失,清淨自在,當下就是淨土。」

談到心的調伏,張豐欽則引用上人開示影片:「我們心若有入法,無論是什麼境界,無不都是在向我們說法。所以我們若是受到外面的境界這樣一照,應該就要趕緊反觀自照;自然我 們的心,就能夠念念趨向清明。」

轉一念心解脫情執,轉一念心化解干戈,轉一念心慈悲救人,轉一念心智慧處世。張豐欽以〈一念心〉歌曲為導讀劃下句點。

◎討論分享 孝順為先

小組討論階段,在桌長帶動下,每一桌都討論得很熱烈,對導讀的內容吸收之後, 透過分享與延伸,許多參與者發表感言。

來自永和的林三堂表示,孝順很重要,父母養育兒女長大,若不懂得感恩,其他大道理都不必談了。板橋的陳邦記認為,古今中外,行善與行孝都很重要,想要行善,一定要行孝,才 有辦法行善。陳邦記說:「沒有行孝,光是行善那是空談。」

平日在學校社團教授小提琴的王嘉蓮,在慈濟志工的邀請下,開心地參加讀書會。聽到有關孝順的討論內容,王嘉蓮覺得,在「順」這方面做得不夠好,對待父母,時常會有口氣不好 的時候;當下,心中有了反省。王嘉蓮認為,佛法教導人生的道理,落實在生活中,可以讓自己改變不好的習氣。她語帶肯定地說:「如果有因緣,還要再參加讀書會。」

輕鬆充實的讀書會不僅僅是讀書,也能藉由見證與分享,讓與會者自我觀照,內心收穫滿滿,更將上人著作中的智慧妙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

圖左 : 聽到有關孝順的討論內容,王嘉蓮(左一灰衣者)覺得,在「順」這方面做得不夠好,當下,心中有了反省。[攝影者:鄭榮華 ]
圖右 : 台北地區慈濟志工將近二百五十人,在慈濟台北分會進行每月一次的「北區靜思法脈讀書會」。[攝影者:鄭榮華 ]

圖左 : 小組討論階段,每一桌都討論得很熱烈,對導讀的內容吸收之後,彼此分享。[攝影者:鄭榮華 ]
圖右 : 陳樂民(左二)認為,孝親單元,導讀者對談的方式,讓人很快進入狀況,而且印象深刻。[攝影者:鄭榮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