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全球慈青年會 慈濟法船啟航

全球慈青年會 慈濟法船啟航

E-mail 列印
「船長室廣播,我是今天船長蔣宜妏,現在開始登船,小心階梯喔。歡迎搭乘慈航郵輪,祝您有美好的一天。」在一片藍天、海鳥與燈塔襯托的海景背景前,慈濟大學「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傳播學系三年級同學蔣宜妏,邀請 全球慈青一起登上「慈航」,前往海外各地,聆聽慈青夥伴在所在國家地區,如何在嚴峻疫情下,持續精進,推廣齋戒素食及灑播善與愛的足跡。

2020年12月26及27日兩日,在慈濟大學大愛樓十二樓攝影棚,藉由虛擬空間與景物設計,無論是郵輪、海景或是各國代表景點或旗幟,全球二十三國,一千九百九十八位參與「2020年全球慈青年會」學員,透過雲端科技共聚。

◎慈航啟程

經由包含來自馬來西亞、澳洲、南非及加拿大的九位慈青學長等十位慈濟基金會宗教處同仁,縝密詳盡研討與規畫,試辦雲端年會;今年全球慈青年會首次以網路、社交媒體平臺為工具,在後疫情時刻,大家不出門也能行萬里路;從攝影棚小小空間出發,帶領全球慈濟青年聯誼會成員、學長及各國報名參與精進的青年夥伴,登上慈航一起知天下事,見證慈濟愛的足跡,看見青年慈悲的力量。

而這次年會,除了首創採網路連線方式進行外,還有以中文頻道與英文頻道同時進行的特色。不再是一般營隊所運用的直接翻譯,而是藉由透過英文講述,讓參語者可以學習如何用英文說慈濟,同樣主題課程可能英文說法會不同,針對英語系國家的人文,以不一樣的角度分享。

12月26日,活動一開始,船長蔣宜妏邀請大家建立三點默契。「第一要開啟視訊鏡頭……」第二,她於一天畫面中,將不定時舉起一個英文字母舉牌,共有六個英文字母,收集到六個英文字母者,私訊「慈濟大專青年聯誼會」粉專,將有獲得阿板手繪明信片抽獎機會。「第三打開slido 提問互動區,有任何疑問或心情分享,都可在此分享。」在活潑生動氛圍中,大家以一樣的動作藉科技遠距合影。

「今年因為疫情關係無法在花蓮靜思堂與大家相遇,但我們很幸福可以透過雲端看見彼此。今天大家都是VIP,於是我們邀請到知名……」有後山音樂頑童湯姆與哈克之稱的歌手湯姆(黃黎明)到現場「駐唱」。他自彈、自唱《都會過去》、《蔬食翻轉新生命》及《呷菜》三首自創歌曲,藉由歌曲安定大家的心,一起攜手面對疫情,邀約更多人蔬食守護生命,茹素消弭疫情、災難,世界擁有滿滿完整的愛。

靜思精舍德儀師父、德修師父及德格師父蒞臨現場帶領大家向佛陀問訊後並勉勵大家。首先德儀師父:相信這兩天是一個開心歡喜的旅程,祝福大家在這兩天的學習都可以得到滿滿的收穫,可以將這分愛傳到世界每一個角落。而德修師父則表示,雖然大家今年沒有辦法回到心靈的故鄉,沒有辦法齊聚一堂貼近上人,只要每一個人提起那一分恭敬的心,相信師公上人一定可以感受到那分愛上人的心。

「上人希望我們在這五濁惡世裡面大家要像一朵朵蓮花,出污泥而不染,希望透過我們的愛與關懷來膚慰苦難眾生。」德格師父希望藉由年會期間,大家在同樣的時空裡把心貼在一起,期待大家在法中精進,把靜思法髓妙蓮華深植心中。

◎會務交流

鑒於大家都期待,能把握機會通過年會期間,各個國家互相交流,工作團隊於年會一開始,便安排會務交流,各國分別以十五分鐘短講方式做會務報告。於靜思精舍三位師父向大家祝福後,船長一聲「現在正式啟程,出發了。」

慈航運載大家,前往第一個國家。「我們來到哪裡?這是什麼地方?」戴著船長帽的蔣宜妏,指著背後的景物,驚訝地問著學員們,希望大家留言告訴她,這一站到了哪裡。

「有人說,這是美國的自由女神像,原來我們已經到了美國。」美國慈濟青年以完整的簡報與影片,分享他們如何於COVID-19期間,在美國行善、救助、送口罩、薰法、祈禱、讀書會及推廣素食,並播放自製關懷慰問老者的演奏與舞蹈影片。

而螢幕出現了紅紅的楓葉,代表大家來到鄰國加拿大,看看當地慈青如何運作、推廣線上讀書會、慈青有約、環保活動、蔬食廚房及老人公寓拜訪等慈善關懷活動;當雪梨歌劇院獨特建築展現眼前,表示慈航已跨洋來到澳洲,聽聽夥伴在當地校園推廣齋戒週。

「這個建築物是哪裡呀?有人知道嗎?」一幢幢尖塔式建築,slido留言告訴大家,蒞臨屢屢遭受天災侵襲的南洋國家印尼。「印尼的夥伴在遇到水災風災疫情時,雖然害怕但依然願意一起行善。」隨著船長的引言,大家已起聆聽印尼慈青分享。

結束印尼在當地環保、救災關懷與付出及針對疫情的關懷與協助分享,第一段休息時間。此次年會,更把握分秒,在每一段休息時刻,特別安排「全球大小事」影片輪播,讓大家藉此機會,更多加了解全球脈動、了解天下事。

當精彩多元的影片結束後,大家從畫面中看到一片寬廣草原上,斑馬奔騰,帶全球學員一起見證南非夥伴下鄉關懷及發物資的慈悲腳印;接著看到雙子塔下,疫情依然嚴重的馬來西亞,當地慈青如何透過雲端聯繫彼此,新加坡夥伴在當地推廣的線上讀書會、素食、手語課與機構關懷等,還有菲律賓在馬尼拉、奧莫克、保和島、宿霧、納卯五個地區不同的故事。

最後慈航帶領大家到101大樓前,看看臺灣夥伴,從偏鄉到家鄉,陪伴慈少、偏鄉孩童與慈善腳步,接引大專「心」緣分,共同傳承悲智行,推廣蔬食市集活動,呼籲親手做蔬食,自己做的最好吃。臺灣慈青夥伴並分享2021年願景,要居家訪視,見苦知福;走進社區需要幫忙的每個角落。

◎青年願景

慈青年會工作團隊更規畫青年的願景與使命系列相關課程,邀請慈濟慈善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分享,面對今年疫情大環境,人們日常生活受到很多影響,青年能發揮哪些良能及影響力;慈濟基金會對青年志工的發展及願景是什麼?以慈濟基金會的角度,及整個大方向,分享基金會對年輕人的期許。

在「青年˙願景」課程分享中,以「數位慈航 法船啟航」為題,與全球線上學員分享自己從職業到志業的心得及在志業當中,經過一段學習,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間,讓他學到很多,希望藉由分享能提供大家未來方向。

顏博文從以前在聯電服務說起,他於 2012-2017年擔任執行長。於2015受證的他提及:「在慈濟見習、培訓期間,也學到非常多,受到上人感召,讓我對於每個企業要負擔的企業社會責任,做更多付出,願意以更開廣心胸,來思考這問題。」

在企業中,他擔任第一屆志工隊隊長,成立並參加聯電優人鼓隊,參與公益活動,成立聯電節能服務團,並致力推動減碳、省水,獲得臺灣第一筆,也是目前臺灣唯一碳權交易,賣得三千萬,而成立環境保護基金,自2016年和遠見雜誌合辦「綠獎」,針對在環境保護努力的個人或團體給予更多鼓勵,而服務的聯電企業也獲得多項獎項,於2017年榮獲臺灣幸福企業首獎。

顏博文提及自己從未拒絕工作指派,盡力把每一份工作做好,他以本身事業生涯為例,勉勵慈青們。離開聯電後,他投入慈濟志業,開啟豐富人生,參與環保、醫療、國際賑災、訪視志工各項服務工作,把握每一次學習機會,做一個終身學習的實踐者。

◎中英學習

在顏博文執行長給予滿滿祝福及鼓勵之後,全體學員再跟著慈青學長、學姊的腳步,探詢他們在慈濟菩薩道上的心地風光,如何灑播愛、傳承與承擔使命。

在「完整˙愛」及「擔˙使命」課程分享,分別都設有中、英文頻道,供學員自由點選。「完整˙愛」是關於蔬食議題,鑒於全球推動蔬食活動都是因地制宜,各有不同方式與特色,中文頻道由邱國氣與蔡柏毅兩位職志合一的學長分享。

邱國氣以氣候變遷對整個地球環境的影響,這些影響的數據背後,人類可以為賴以生存的地球母親做些什麼?他更以自身單純認為蛋奶素就是吃素、未殺生,又為何成為一個純素者為例,他藉由簡短影片分享,看到你我不知的真相——小雞、小牛也會因為人們吃蛋、喝牛奶而喪失生存下去的權利。而社會新鮮人蔡柏毅則分享,如何影響推動蔬食,他與團隊共同建立「吃播」影音平臺,結合社區慈濟人或邀約餐飲業共同推動蔬食。

因應當地風土民情,在海外推廣蔬食可能不同,英文分享則邀請四位慈青學姊,新加坡向雯婷、馬來西亞李馨怡、郭美君還有尚薇。她們以在海外推廣蔬食的經驗與心得,以同事度的概念,用年輕人的角度去影響當地年輕人。

同樣地,「擔˙使命」也有提供中文及英文兩種選項;中文分享分別由靜思精舍清修士思擔、美國誠愿與任職Gogoro 軟體工程師,思擔藉由自己的改變勉勵慈青,來自臺北的林彥廷學長談年輕人使命。其中美國誠愿以錄影方式,同步以中文和英文,分享他以年輕人角度,對這個地球與社會有什麼使命及期許,可以發揮什麼影響力。

英文部分有靜思精舍清修士靜恩、美國誠愿錄影及在美國分會負責聯合國事務馬來西亞人的慈青學姊楊宇湘,以處理事務的角度看全球年輕人在各地發揮他們的影響力,還可以擔當什麼使命,將慈濟理念推廣出去,廣為人知與運用實踐。

◎飲智慧水

結束白天在慈濟大學大愛樓現場,慈青年會活動在靜思精舍齋堂圓桌上,多了十五臺手提電腦,十五位精舍師父在基金會同仁協助下與全球各地慈青學長、學姊及慈青夥伴每十人到十五人分組視訊連結,並為大家奉上一杯智慧水,希望藉由一杯杯法水,分享上人的法及慈濟人文,期待大家都能增長智慧。

德傳師父分享自己的慈濟因緣,並以自制竹筒歲月——千萬祝福儲值卡表格,記錄自己善念、善言、善行,「願我日日夜夜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心心念念誠為眾生」祝福自己為有福人,為自己人生打「V」。師父並勉勵螢幕中的十三位馬來西亞、新加波及臺灣慈青級學長姊,每天都要持善念、善言、善行並留下記錄,隨時提醒自己謹言慎行,發好心、做好事、行好路。

一旁德玟師父面對十五位來自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與臺灣的慈青與學長姊:「只要按照上人的法做,一定可以學到很多,最重要的是自己收穫滿滿。」回應新加坡慈青提問,他說:「你們現在讀大學,以後要進入社會找工作,以後不管是職志合一或職志如一,你都秉持慈濟的精神,好的事情做就對了,不管是工作、志業甚至家庭,做就對了。」師父提醒大家,家業、事業、志業如何平衡,也是考驗著慈悲與智慧,在慈濟菩薩道上方向要堅定,不要有偏差。「雖然路上有很多的挫折考驗,但是不用擔心,旁邊有很多慈青夥伴與師姑、師伯陪伴協助,不會孤單。」德玟師父並勉勵大家:勇於承擔責任,為師公上人挑天下米籮。

而德瑼師父則幽默地分享並語重心長強調,齋戒素食的重要性。他也鼓勵慈青們,要在自己的國度裡不畏艱難推素、勸素。「你要用很多、很有智慧,適合年輕人的語言來跟他們互動,就可以變成你們年輕人可以接受的。」

藉由雲端相會,共同分享與學習,師父日常辛勤農禪作息後又連線為大家分享、引導與解惑,相信人人都稍解燕子無法歸來、法親不得相見、共聚,互相學習精進之憾。大家更期待明日增長見聞與新知的課程分享,更期待空中與「師」相會,領受證嚴上人的叮嚀。

圖左 :靜思精舍清修士思擔在「擔˙使命」單元中分享,藉由自己的改變勉勵慈青。(同仁提供)[攝影者:李志成]
圖右 :慈濟慈善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分享,面對今年疫情大環境,人們日常生活受到很多影響,青年能發揮哪些良能及影響力。(同仁提供)[攝影者:李志成]

圖左 :蔡柏毅(右)則分享,如何影響推動蔬食,他與團隊共同建立「吃播」影音平臺,結合社區慈濟人或邀約餐飲業共同推動蔬食。(同仁提供)[攝影者:李志成]
圖右 :慈大慈青社學生在慈誠懿德室連線,聆聽課程分享人人戴口罩及保持社交距離。(蔡柏毅提供)[攝影者:李志成]

圖左 :任職Gogoro 軟體工程師,來自臺北的林彥廷學長談年輕人使命。(同仁提供)[攝影者:李志成]
圖右 :美國誠愿以錄影方式,同步以中文和英文,分享他以年輕人角度,對這個地球與社會有什麼使命及期許,可以發揮什麼影響力。(同仁提供)[攝影者:李志成]

圖左 :在靜思精舍齋堂,十五位精舍師父在基金會同仁協助下與全球各地慈青學長、學姊及慈青夥伴每十人到十五人分組視訊連結,並為大家奉上一杯智慧水。[攝影者:李志成]
圖右 :課程分享,分別都設有中、英文頻道,供學員自由點選。(網路翻拍)[攝影者:蔡翠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