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7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臺灣 志業體活動報導 莫忘慈青那一年 掘井續播種

莫忘慈青那一年 掘井續播種

E-mail 列印
「船長依舊會不定時在鏡頭前舉出數字,大家要記錄下來喔。共有六數字要一起傳喔……」蔣宜妏依舊先請在全球各地的學員們一起建立默契,開啟視訊鏡頭,同時留意今天串場舉牌數字的小遊戲。

12月27日,進入「2 020年全球慈青年會」第二天活動課程。一早,船長蔣宜妏仍在船長廣播室,提醒大家上線簽到,迎接即將到來的登船時刻,延續昨日旅程,一起續航,遨遊全球,放大視野,體驗各處心地風光並看見慈濟青年的力量。

◎隨師見聞

「當敘利亞的孩子看到菲律賓受到風災的侵襲,他們感受到好像自己的親人受到災難一樣,很不忍便想要捐錢幫助他們……」靜思精舍德修師父分享跟隨證嚴上人行腳,看到慈濟志工土耳其胡光中及菲律賓志工的分享,德修師父:「狹小空間和短短的時間,把所有的人的心都牽起來。」當時除了有穆斯林,還有天主教神父等不同宗教人士聚合在一起,他不禁深感大愛無國界,無宗教居別,更讚歎因緣不可思議。

2020年歲末年終,證嚴上人第一階段行腳,自11月初至12月三十餘日,往北走遍半個臺灣,自後半段跟隨上人行腳的德儀師父則分享自己隨師經驗與心得。「我是一個很會暈車的人……」自臺中隨著隨師車隊北上,沿途前往七處靜思堂,一路都是非常不舒服的德儀師父,於每次上車之後,都希望下一站就是終點。

然而同行精舍師父告訴他,上人深恐弟子有所遺漏,沒有看到或沒有走到,希望不斷一直走;就如同慈濟救災關懷,只要能走得到,慈濟人腳步菁會遍及每一個角落。

「隨師見聞」希望藉由分享者於隨師行程,所看到、聽到的趣事,或是上人針對某些特別、重要的人、事、物的開示,除了有兩位師父以中文分享,還有靜思精舍清修士思浩慈青學長,以英文分享隨師所見所聞。

「剛剛聽完分享我想到一句靜思語: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讓我們一起手牽手心連心,把握生命的良能,一起為上人挑天下的米籮。」分享課程結束,船長蔣宜妏心有所感,呼籲大家一起完成上人的心願,淨化人心,讓全球都充滿愛和希望。

◎傳承分享

於隨師見聞後,接下來課程有「慈青悲智行 聯誼啟慧根」、「慈青伴我行」及「志業新知—全球防疫」,三堂課程都是由慈青學長與大家分享。

「慈青悲智行 聯誼啟慧根」邀請很資深的慈青學長,大愛臺主播倪銘均主持,還有目前在執行長辦公室任職的黃芳淇學姊和顏秀雯學姊、曹芹甄學姊,從慈青草創時期第一年到第十年,接著是於臺南慈濟大學附屬中小學的顏秀雯學姊,再到宗教處文教組曹芹甄學姊,一起來分享。

就如同慈青版的「莫忘那一年」,讓慈青學長、學姊一起來回憶、分享,慈青三十年來到底有什麼演變?他們經過什麼過程,如何從草創時期,從臺灣為起源,一直發展到全球?

而「慈青伴我行」就是海外版慈青的「莫忘那一年」,則以海外的角度,看慈青的發展,由很用心陪伴澳洲慈青的慈青學長盧威程主持。他帶澳洲、菲律賓、馬來西亞、美國及南非慈青學長們一起分享,在海外他們如何將慈青帶起來,讓不論是國內或海外,現在仍是大專學生的慈青同學們學習、了解,當初海外慈青又是怎麼草創出來?經歷過什麼事情?

「志業新知—全球防疫」配合疫後新世界的主題,由學姊林裴菲及靜思精舍清修士思弘慈青學長分享全球防疫的種種,讓大家看見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的影響,不論是背後數據所帶來的影響,或擴展到慈濟在全球的援助,無論口罩、醫療防護配備、物資甚或是慈善救助,都不遺餘力在有需要的地方進行著。

◎精舍圓緣

結束在慈濟大學大愛樓攝影棚的連線現場,透過十四條ZOOM連線,以簡單操作網頁,每一條線當作一個攤位,每一個攤位都會有一個簡介,透過簡介選擇想更深入了解,點選進去便可進行互動的「數位公益市集」及圓緣,則回到慈濟人「心靈故鄉」靜思精舍進行,有來自慈濟大學、慈濟科技大學與東華大學的慈青同學、學長,與來自各地的慈誠懿德一同參與在上人會客室舉行的圓緣。

「數位公益市集」分別有「美國中、英文-未來青年全球對話IUN75共創未來」、「印尼-線上聯誼會中文補習班」、「菲律賓2020的力量」、「臺灣慈青FRIDAY NIGHT新芽計畫」、「臺灣北區-慈青心在少年-青少年成長班」、「新加坡用愛連線-學子課輔計畫及慈青手語帶動」、「臺灣中區-慈青有愛、智青無礙」、「臺灣花東區-慈青的一天」、「澳洲-慈善」、「南非-慈青挺疫情-濟貧紓困專案」、「馬六甲-慈青線上共修-薰法香帶動」、「馬來西亞雪隆-健康蔬於你-推素活動」、「馬來西亞分會-線上經藏演繹」等十三個主題。

慈濟大學社工系一年級鄭暐馨同學,第一次參加慈青年會,曾參加過很多營隊,這次雲端線上方式,她覺得很有趣。「連線的收音和效果都很好,當然與實體營隊會有一些差別,但是反而讓更多人同時在線上,身為慈青應該都有求法、聞法的心專心在上課。」

「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誠愿學長,他常想和一些年輕人的理念相差很大;之前他回來隨師的時候,師公跟他說要放寬心、打開心胸,到現在他才知道,就是要去包容大家,才能和人家相處。」認為自己在慈青社很精進的她,也會覺得孤單,沒辦法與同儕相處,聽了誠愿的分享,鄭暐馨便反省自己,是不是有打開自己的心胸,放下對別人的偏見,好好包容對方?

慈濟大學物理治療系二年級張子明,大一下學期就承擔慈青幹部,現在是副社長,這是第二次參加慈青年會。他認為參與慈青幫助他在軟實力有很多增能,就如參與活動的規劃課程表、流程,溝通協調能力都有提升。「大一的時候,我有承擔人文真善美的社員,從中也學到很多剪片、拍攝的技巧,這是我軟實力增能的地方。」

「線上營隊較可惜的是,只能在電腦螢幕前隔著螢幕看對方,沒辦法跟海外的慈青面對面交流,我還是喜歡的是面對面交流。」雖然如此,張子明也很感恩有連線才可以延續這個活動,讓大家可以彼此了解到不同地區的活動是如何進行。

來自馬來西亞吉隆坡的慈濟大學傳播系一年級葉延盈,也是第一次參加慈青年會,她覺得在線上與全球連線,是很特別的經驗。

透過線上,就可以打開視野、了解到各國在做什麼。「因為今年師公上人一直在勸說要茹素、推素,透過線上了解全球慈青他們在各國如何推素,招募更多吃素的人,可以得到很多不一樣的創意。」儘管藉由線上活動,大家在家裡就可以上線,葉延盈認為實體活動,有更多人與人之間真正情感的互動更好。

因為現在的天下像火宅,有陽光的炙熱,加上水分的缺少,沒有影子、沒有樹影是活不下去的,圓緣最後,證嚴上人勉勵大家,不僅要成為庇蔭天下的影子,也要發心立願成為一個掘井人,要為缺水的地方開一口井。「幾十年前薄薄的一本小本子,叫做《掘井人》,我也發願要當掘井人,也是在像你們這個年齡的時候發的心願。」

上人表示,水,不要用桶子裝水,要不斷往下挖,挖出、看見水脈,水脈出水,讓它湧出泉水。在缺水的大地,當井掘出水來,他發願要種下大樹;上人說,但願一棵大樹,能開花結果,纍纍種子,一生無量,無量從一生。

圖左 :透過十四條ZOOM連線,以簡單操作網頁,每一條線當作一個攤位,每一個攤位都會有一個簡介,透過簡介選擇想更深入了解,點選進去便可進行互動的「數位公益市集」。(網路翻拍)[攝影者:李志成]
圖右 :「慈青悲智行 聯誼啟慧根」邀請很資深的慈青學長,大愛臺主播倪銘均主持。(右)[攝影者:李志成]

圖左 :來自馬來西亞吉隆坡的慈濟大學傳播系一年級葉延盈,也是第一次參加慈青年會,她覺得在線上與全球連線,是很特別的經驗。[攝影者:李志成]
圖右 :慈濟大學社工系一年級鄭暐馨同學,第一次參加慈青年會,曾參加過很多營隊,這次雲端線上方式,她覺得很有趣。[攝影者:李志成]
圖左 :慈濟大學物理治療系二年級張子明認為,參與慈青幫助他在軟實力有很多增能。[攝影者:李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