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社區網

05月13日
  • Increase font size
  • Default font size
  • Decrease font size
首頁 全球新聞、活動 美洲 美國 美國總會 黑暗後現黎明 開啟志工路

黑暗後現黎明 開啟志工路

E-mail 列印
曾經,躺在病床的她眼泛淚光,用顫抖的雙唇問他:「我會死嗎?」他擁她入懷,溫柔地說:「不會的,不要害怕,我在這裡陪著妳……」

於是他知道,當她軟弱的時候,自己必須堅強。

◎纏綿病榻 情比金堅

亞瑟 (Arthur Sandoval)與蕾妮(Renee Cypert)是高中同學,倆小無猜,懵懂走過青春歲月,畢業後各奔前程,直到她透過臉書找到他,才又走在了一起。正式交往六、七年,戀愛成熟了,亞瑟跪地向蕾妮求婚,她嬌羞應承,而彼時的一陣隱隱作痛,阻斷他們走向紅地毯的路,取而代之的是癌症與化療的交替折磨。

2017年,蕾妮確診罹患乳癌,情緒隨著病情惡化而逐漸失控,當亞瑟離開病房去打工賺錢,有時她會跟護士吵架,有時會像孩子般坐在醫院地板上,揚言放棄治療。亞瑟不得不推著她向前行,哄著她下床走路:「親愛的,我們試著從這裡走到那張桌子,可以嗎?」

亞瑟帶著蕾妮四處求醫,因為阮囊羞澀,那飽受死神及沒錢沒資源的威脅。初發病的第一個月,拉斯維加斯的醫師告知有三個選擇:「一是帶她回家度過餘生,二是入住臨終病房,三是繼續住院治療,但可能徒勞無功!」他們不願放棄,央求醫師為他們轉診去加州,聽說那裡有一個「希望之城」,為末期病人提供癌症治療。

亞瑟深刻了解蕾妮的恐懼,她不想死,那段日子她最常問的就是:「我會死嗎?」他一度以為這個問題是全世界最難的問題,總是讓他語塞,直到他想起母親的叮嚀:「要有信念。信念來自相信上帝,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自有天神眷顧、度過難關。」

◎生死抉擇 死神止步

亞瑟取出所有積蓄,美元二千一百七十七元(約合新臺幣六萬八百元)孤注一擲。兩人飛奔加州的「希望之城」,院方對蕾妮提出的解決方案是「骨髓移植」。他們也滿心盼望骨髓銀行可以提供合適的骨髓,然而,幾個月後,希望落空。

院方要求亞瑟住在醫院附近,或者聘請專人就近照顧蕾妮,而他們的積蓄正被無盡期的等待慢慢蠶食,即將見底的荷包,促使他們黯然離開「希望之城」。

作為她的保姆,亞瑟陪伴蕾妮在人生的狂風暴雨之中匍匐前進,他們經歷過無家可歸,也墜落過一無所有的人生谷底,但他們仍堅信明天會更好。

蕾妮說起飢腸轆轆卻求助無門的某一天,亞瑟信步走到旅館外,竟發現門前躺著一張二十美元(約合新臺幣五百五十元)鈔票,她破涕為笑,告訴亞瑟:「天上那位好男人,總會在最合適的時機伸出援手!我們要有信心,要相信了不起的上帝會以不可測的方式幫助我們!」

時間流逝,亞瑟與蕾妮在各醫院之間來回奔波,尋求「活下去」的任何可能;蕾妮經歷了手術、化療、骨髓移殖,一次又一次與死神拔河,她秀髮脫落、形銷骨瘦、形容枯槁……亞瑟卻仍然站在原地不放棄,為什麼?亞瑟哽咽,試圖止住即將溢出的淚水,他紅著眼眶說:「因為我愛她,這就是唯一的答案。如果今天生病的人是我,她一定也會守護我,一如我守護她一般。」

◎認識慈濟 大愛後盾

有一次,當他們去加州就醫,被安置在破舊髒亂的汽車旅館,徒步走向山麓聯合濟貧中心(Foothill Unity Center)的食物銀行去領取食物,因視力欠佳,而被轉介去慈濟眼科醫療巡迴車配眼鏡,那是亞瑟、蕾妮與「大愛」的第一次接觸。

其實,慈濟與山麓自2015年底計畫大愛車的合作,執行長葛濟捨及孫慈喜拜會山麓主任貝蒂並達成協議,每月舉辦眼科及牙科義診各一次。眼科義診從2016年2月開始,牙科從4月開始提供篩檢、洗牙、補牙及拔牙等醫療服務。

貝蒂主任讚揚慈濟人本著「心寬念純」的天性,善心自然流露,力行「感恩、尊重、愛」,經由兩個慈善團體的合作,改變了許多人的生命,亞瑟與蕾妮就是一個成功案例。

那是他們第一次看到巡迴義診的大愛車,經慈濟志工說明方知,慈濟醫療大愛巡迴車發源於南加州及中加州的佛雷斯諾,經年累月攜帶醫療設備及醫師奔走在窮街陋巷,將眼科與牙科的醫療服務送到偏遠及貧困的社區及學區。

大愛醫療巡迴車的成功,促使許多機構和善心大德,捐款護持大愛車開往更多更遠的地方提供義診,至今慈濟美國醫療基金會已有十臺大愛醫療巡迴車,包括紐約醫療團隊所新增添的兩臺。大愛車從美西開到美東,慈濟的醫療服務也從此邁向新的里程碑。

◎真誠陪伴 找尋生機

亞瑟回憶說:「我們在眼科醫療巡迴車遇見林孟潔醫師,訴說求診的心路歷程,林醫師從口袋裡掏出所有的現金送給我們,鼓勵我們堅持下去。」從此以後,林孟潔便成了他們生命中密不可分的摯友,陪伴他們勇敢地找尋生機。

經由互動得知,林孟潔在大學時代即參加慈濟,911事件後,開始每月一次到阿罕布拉(前義診中心)擔任志工醫師;2014年起轉任全職醫師,投入社區醫療志業,除了慈濟的全職工作,每逢週日還會隨著大愛車前往各處義診。

看出亞瑟的拮据,林孟潔溫柔告知眼鏡是慈濟免費贈送的,他們這才舒了一口氣,因為已傾全力來到「希望之城」接受治療,面對不可知的茫茫前途,不敢亂花錢,瑟縮在車子裡兩個星期,等待「希望之城」為他們提供住宿之所。

沉默的蕾妮低頭看手機,臉上的表情有如受驚嚇的小動物,林孟潔注意到她戴著假髮,覆蓋著因化療而落髮的腦袋,假髮難掩她倉皇的神色,她體貼地關上檢查室大門,讓蕾妮遠離旁人的注視。

在蕾妮治療期間,慈濟人組隊到醫院看望她,對待他們像家人一樣。林孟潔時常打電話給亞瑟,關心蕾妮的治療進展,過年過節都會發送明信片及賀卡祝福他們。亞瑟曾經好奇地問林孟潔:「幫助基督教徒,這是否不合你們的佛教教義?」當時的亞瑟尚不了解慈濟的「大愛跨越宗教」,經過三年多的互動,他與蕾妮歷經大愛無界的洗禮,真心讚歎佛教團體的愛與關懷!

在那個寒冷無助的冬天,求醫旅途中的亞瑟與蕾妮,必須在加州地汽車旅館度過感恩節,林孟潔帶領慈濟團隊送上食物,表演手語及歌唱。亞瑟至今仍保存著慈濟人唱歌的視頻,因為這份祝福,是他們最珍貴的感恩節禮物!

此後,慈濟一直提供經濟支援,並一直保持聯繫,林孟潔經常打電話關懷他們,提醒他們:「慈濟的愛,一直都在!」

◎信人有愛 順利手術

令人失望的是,他們在車上睡了兩個星期後,不得不回到拉斯維加斯的家。他們意識到,必須有另一種選擇,取代那遙遙無期的等待。蕾妮聽說有人去猶他州做了類似的移植手術,就遠征聖喬治城拜訪醫師,萬幸他們被接受了,院方也願意幫她做骨髓移殖,但給蕾妮一個答案:「妳需要找到願意移植給妳的骨髓捐贈者。」

當時蕾妮已知的一位繼姊妹與她配對成功,但她們之間並無聯繫。她不確定人家是否願意幫忙,猶豫著是否應該向姊妹開口求救?經過亞瑟及林孟潔的加油打氣,她鼓起勇氣打電話給身在夏威夷的姊妹,沒想到對方不加思索地答應:「沒問題,我捐給妳!」姊妹的骨髓於2019年2月從夏威夷飄洋過海而來,蕾妮及時做了移植手術。

骨髓移植手術後,蕾妮必須在當年3、4月間留院察看,亞瑟也得就近看護,美國癌症學會安排的旅館很髒,後來聽說醫院附近有公寓,就安排他們住在那裡。這時,蕾妮的病情產生排斥現象,必須在醫院待上很長的時間繼續治療,而盤纏用盡的亞瑟必須返回拉斯維加斯工作。

7月,亞瑟找到工作,先行回到拉斯維加斯,兩人只能靠電話連繫,聊解相思之苦;所幸8月傳來好消息,蕾妮終於可以出院回家了。儘管家徒四壁,身無長物,但他們相信,只要他和她還在,幸福就會一直都在。

◎願為志工 愛傳出去

亞瑟與蕾妮希望自己的住宅更靠近拉斯維加斯,方便他們從事志工服務。由於他們剛剛經歷了戰勝癌症的歷程,對一切過程記憶猶新,可以為正在受苦的病人及家屬提供經驗分享,陪伴他們度過最陰暗的療程。

亞瑟說:「我一定會盡我所能,像醫生一樣回答每一個疑問,解釋每一個細節,如果病人預知將要發生的事,可以較輕鬆地面對及接受。」

他們認識一位女士,是牧師,正在經歷同樣的移植,即將去加州進行骨髓移植。她打電話向他們諮詢:「我需要準備什麼?做些什麼?我將會經歷什麼樣的痛苦?」而亞瑟與蕾妮已經成功擺渡彼岸,走過了那許多的坎坷及跌宕起伏。

蕾妮願意參加拉斯維加斯聯絡處的「病友會」,每月一次分享經驗,為病友加油打氣,她說:「這是我們必須做的事情,如果我的經歷可以幫助下一個人度過難關,那麼我過去所受的苦都有了意義!」

亞瑟與蕾妮於2021年1月15日前往猶他州醫院複診,確定康復後,他們將帶著志工的祝福,攜手走上紅地毯。過去四年多的痛苦折磨,就像一條又黑又長的隧道;現在,前方是柳暗花明的錦繡前程,一路陪伴的慈濟志工用微笑,祝他們幸福!

圖左 :處在捉襟見肘的窘境中,當亞瑟與蕾妮得知眼鏡是慈濟贈送的禮物,當下感到非常歡喜!(亞瑟提供)[攝影者:李慧瓊]
圖右 :亞瑟與蕾妮於2020年12月21日前往慈濟拉斯維加斯聯絡處,接受志工鄭茹菁的採訪。[攝影者:李慧瓊]

圖左 :亞瑟與蕾妮傾其所有,前往加州「希望之城」尋找活下去的機會。 (亞瑟提供)[攝影者:李慧瓊]
圖右 :蕾妮與亞瑟情比金堅,期待能夠早日攜手走上紅地毯。(亞瑟提供)[攝影者:李慧瓊]

圖左 :在那個寒冷無助的冬天,求醫旅途中的亞瑟與蕾妮必須在加州地汽車旅館度過感恩節,林孟潔醫師(左一)帶領慈濟團隊來到了旅館。(亞瑟提供)[攝影者:李慧瓊]
圖右 :志工為他們帶去食物,表演手語及歌唱,亞瑟至今仍保存著慈濟人唱歌的視頻,那是他們最珍貴的感恩節禮物!(亞瑟提供)[攝影者:李慧瓊]